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晚唐体”在宋代有过两次兴盛,一次在宋初,一次在南宋后期。前者以“九僧”等人为代表,后者以“四灵”为代表。“四灵”的诗歌在艺术风格、创作题材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宋初的“晚唐体”都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积极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2.
“代表性”是民主场域下人民间接参与的具象表征,其随着代表制的建构而自发生成,且有着广泛的展衍,渗透到社会的诸多层面。当下,“代表性”有着“谁之代表?能否代表?如何代表?”的困惑。当前重构“代表性”,需加快促进“代表”选举机制的优化创新,着力实现沟通渠道的丰富多元,建立健全“代表”的监督、考评体系,完善“代表”的罢免、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
“法与(和)经济学”,又称“法律经济学”,或者“法律的经济分析”,这是对法与经济学的一般理解。实际上,法与经济学就其内涵来说,可以划分为以麦乐怡为代表的“广义的法与经济学”,以及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狭义的法与经济学”,它们之间不但研究的内容有所不同,而且研究的方法也有所区别。正确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警御侮”的思想产生于清末对西方近代警察制度的探索过程中。清末是中国传统治安走向终结的时期,也是西方近代警察制度引进萌生的阶段。从改良派到维新派,从封疆大吏到中下级士绅,均有代表人物赋予警察以“御侮”的职能。“以警御侮”的思想对中国近代警察的建立有着深远影响,其内容与渊源值得我们思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关于“何以立国”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此次争论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社会名流,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守旧派”、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运动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董时进为代表的“创新派”坚持“以农立国”,他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对于农国地位以及农国精神的维护;吴景超、张培刚、孙倬章则是“以工立国”派的重要拥趸,他们主要着眼于现实,提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此外“非名流”乃至“草根”阶级也参与到了论战中,与他们相比,“名流”论战者有着更为宏观、全局性和深层次的把握。传统认为“工农之争”的论战以“以工立国”派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农立国”的观点不无道理,甚至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义同条”是《尔雅》中一种重要的释义方式,“二义同条”的训字有的代表一个词,有的代表两个词,其训字与被训字之间的“二义”更是有着复杂的关系。以《尔雅》中的“二义同条”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王引之、郝懿行认定的“二义同条”条目为分析语料,分析训字与被训字的具体义项,考察“二义”之间的内在与外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诗歌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和哲理诗等三类。陶诗一般均呈现为情与景会、物我相融和意境浑成的特点。在以《饮酒》、《杂诗》和《拟古》等为代表的咏怀诗中,陶渊明亦有着独特的艺术创造。其具体表现为用高度概括的形象化方式,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怀,特别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使情感客观化。诗人或侧重于写“景中情”,或侧重于写“情中景”,但都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符号学理论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锐利的反思锋芒,既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又具备方法论的可操作性;既强调形式立场,又超越了形式研究的局限,是整个当代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基础。通过对符号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史考察,可归纳出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一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符号学”,二是以皮尔斯为代表的“三元模式”符号学,三是以卡西尔为代表的“符号形式哲学”,四是以巴赫金为代表的“文化符号理论”。这些代表性的符号学理论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解释譬如敦煌艺术符号、民间视觉符号、当代互联网符号等具有中国意味的研究对象时,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试图以“中国方式”重新阐释符号学理论,这种阐释旨在符号学理论的本土化,使符号学理论成为解释“中国问题”更有力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学发端于上世纪 2 0年代 ,在 80年代后其影响日渐扩大。现代新儒学实质是一股人文主义思潮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一般认为 ,现代新儒学产生缘于对“五四”精神的回应。“五四”时期 ,民族的深重危机唤起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产生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和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主义 (马克思主义 ) ,要求以西学重建中学 ,以现代革新传统。与此相对应 ,出现了文化保守主义阵营 ,现代新儒学就是其代表。在当时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代表的激进主义、以现代西方思想为主体的自由主义和以现代新儒学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 ,是中国大陆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想流派。三者既相互争论、批评 ,又有相互协作、支持 ,都为中国文化的重建作出了的努力和贡献。新儒家们主张中西融合 ,并不一味复古 ,他们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有生命力的部分 ,加以创新 ,使之与现时代对接。他们认为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传统、马列、西化三者的“健康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发掘分析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背后的理论依据,将有效说明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以巴黎公社的“公仆”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收入分配公正思想、列宁的公开性原则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当前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这些经典理论从体现公职身份的本质属性、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3个方面对构建中国特色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有着积极的启示,可以为该制度的实施扫清认识上和思想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晚明以汤显祖、冯梦龙为代表的主情论,将情视为人生的根基,赋予情"人生不朽"的价值,提倡真情、至情,追求理想的有情之天下,对其时的文学创作带来了积极影响,又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其时创作情欲的放荡横流.  相似文献   

12.
汉代思妇诗是汉代社会的反映,它与汉代力役、兵役、游学、游宦制度、汉代女性的婚恋与守节,以及汉代文人尤其是东汉文人的婚恋思想密切相关,呈现出丰厚深挚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分制实施中几种认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所推行的学分制中存在一些缺乏求真务实的现象。其中主要反映在认为学分制下学生与学校及教学是一种市场关系,选课制如选课、选教师、选时间、选地点的具体做法,实行选课引起的课程过分细化,导师或导师制的作用等等的认识与做法上。对它们进行探讨,有利于学分制的作用及意义更加积极的发挥和显示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革命家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为代表的革命家诗人群体,以传统的诗歌形式——旧体诗词创作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宏伟画卷。他们的诗词,视野开阔,大气磅礴;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既继承传统,又为我所用,充分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理想远大、立场坚定、情操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20世纪革命家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应有自己的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近代湖南人物群体对传统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学风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他们以今文经学为武器,将变法与经世结合起来;既注重宣传,又躬行实践,将理论阐发与变法实践结合起来;他们提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风俗习惯上进行变法维新的主张,因而其经世内容非常广泛;在改良失败时,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断然倡言流血革命,以唤醒世人的觉醒。所有这些,都表现出与他们的先辈们一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之佳诗多产生于贬谪时期 ,其中描绘巴山楚水的部分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景物色彩明丽 ,寓含乡国之思。其描述当地的民俗风情 ,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劳动生产习俗、崇巫好祀风俗、喜好歌舞风情。这些与诗人坚定的信念、豁达的心态 ,及其心系朝廷、关心百姓疾苦 ,受南方文学、文学传统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批判与怀疑精神,是对当时主流思想的坚守和对自己所坚守的理念的批判性审视,是以质疑与批判为主要表现的深刻自省,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主要体现在从维新思想转为启蒙运动、对启蒙主义的坚守与拷问、女性启蒙话语关注的转移等。  相似文献   

18.
顾客在新产品开发中的角色扮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在新产品开发(NPD)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渐渐成为企业知识的主要来源。顾客在NPD中的作用可以用三个不同角色来描述:资源、使用者和共同创造者,并分析了在NPD过程中这三个角色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乾坤并建是王夫之解易的重要体例,也是他的哲学思想在易学上的鲜明体现。在《周易外传》中,对乾坤并建的诠释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进行批判,以突出天地的本体地位和对万物的统领作用;其二,对乾坤所代表的知与能、易与简、纯与杂进行阐发,彰显乾与坤在万物的存在与运动中的不同作用:乾给万物以存在及其性质,坤给万物以存在之展开与性质发生功效的能量。乾为健,坤为顺;乾始物,坤成物;万物为杂,乾坤为纯,万物在健与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与运行。其三,太极有易以有于易,代表天地总体的太极就体现在万物之中,太极与万物是体与用的关系,以此拒斥道家的宇宙生成论。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时期,以龚自珍、林则徐为代表的西北边疆史地研究者,着眼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以对国家和民族之深沉的挚爱和高度的关注为底蕴与内涵,注重研究和探讨如何筹边谋防、抵御外侮、消除“边患”,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方略与对策,为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摇旗呐喊、振聋发聩的作用,为以后收复新疆失地、实现新疆建省及晚清新疆防务建设的全面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