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颖 《日本研究》2003,(2):60-66
川端康成是二十世纪国际文学界名人 ,196 8年成为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国自 1981年第一次出版川端康成的《雪国》和《古都》中译本 ,到 1996年出版《川端康成文集》(全十卷 )。历时十余年间风雨 ,说明川端康成文学已突破某些禁锢。但是在川端康成文学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困惑 ,总觉得川端文学是个谜 ,有的则对川端文学中的性爱心理描写颇有微词 ,如 1999年某出版社推出世界百部书时 ,编者在序言中说 ,川端文学中“另一类表现病态的性爱心理 ,带有比较浓厚的颓废色彩。”“许多作品甚至把那些污秽、丑恶、违背人伦的行为当作艺…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至于两国在文学方面的联系,据有的学者考证,在屈原的《天问》中即有内容反映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印度诸天搅乳海”的神话(参见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第69- 7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 987年版)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两国的文学交往更加频繁。中印文学的交流不仅有了文字记载,同时还有考古实物可以证明。中国文学深受佛教和印度文学的影响,前人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论述,但是专门、系统地对中印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并不多。②薛克翘先生的《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 0 0 3年4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3.
史晓雷 《创新》2018,(3):30-37
李约瑟1969年完成的《文明的滴定》在2016年有了首个简体中文译本.文章通过对比之前潘吉星等人的选译本,评析了中译本若干译词的问题,分析了误译的原因.若要准确译介《文明的滴定》,应该了解李约瑟描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一些特定用语,回归原有的语境.  相似文献   

4.
《德国古典哲学》(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6年,334页)是A.B.古雷加的又一部新著。提起古雷加,中国读者都比较熟悉。他撰写的《黑格尔传》、《康德传》、《赫尔德》的中译本均已分别于1978、1981、1985年出版,《谢林传》的中译本不久也将问世。除上述传记性著作外,他还著有《德国唯物主义史》(莫斯科,1962年;柏林,1966年)和《美学史》(莫斯科,1974年)。这些专著资料翔实、观点全面,颇得苏联国内外读者好评。据作者自己说,本书是在上述著作的基础上撰写的,是作者30多年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社会》1989,(4)
迪尔凯姆是社会学史上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是一部经典性的著作。此书我国在解放前已有中译本,但译文带有文言文色彩,读来不太顺口,且老的译本今天也难以见到。华夏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胡伟译的新译本,译文简明流畅,读来轻松。  相似文献   

6.
幸德秋水是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发表过揭露帝国主义罪恶的《二十世纪的怪物——帝国主义》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神髓》,还与界利彦合译成《共产党宣言》的最初日文译本,对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幸德秋水还十分同情中国革命,与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青年建立过亲密的友谊。幸德秋水的主要著作《二十世纪的怪物—帝国主义》、《社会主义神髓》、《长广舌》、《基督抹杀论》在20世纪初期曾被译成中文先后出版,《共产党宣言》的早期中译本也是根据幸德秋水的日译本转译的,这些对中国革命也曾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幸德秋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钟江信光教授为团长的“日本中国语学会”友好访华团全体成员(23名)于1979年3月7日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在北京举行了学术交流座谈会。日本代表团成员中有五名教授、九名副教授和四名讲师,另外还有几名中国文化学院的研究员。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对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有一定研究,其中有的还发表过研究著作,团长钟江信光曾编写过《中国语辞典》、《中国歇后语的研究》等十几种有关中  相似文献   

8.
《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8年第3期上撰文庆贺苏联东方语言学专家瓦季姆·米哈伊洛维奇·松采夫60岁诞辰。松采夫现任苏联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松采夫研究的范围很广: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东方语言学(主要是汉语、越南语、东南亚和中亚语)、孤立语的语言理论和语言连词类型学。他发表的论著达200多种,其中有的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较高评价。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概论》(1957)、《论语言中的语言》(1963)、《类比是类型学的研究方法》(1965)、《孤立语的类型属性》(1970)、《语言学中的抽象法和抽象本质的问题》(1972)、《亚非语言》(1979)等。松采夫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他是苏联列宁奖和国家奖委员会语文学分会主席、全苏  相似文献   

9.
二自1881年马克斯·米勒首次校订出版了《金刚经》梵本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对《金刚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欧洲学者和印度学者的主要贡献是发现和刊行了《金刚经》梵本和其它一些语言的译本。日本学者早年主要研究汉译诸本的年代和版本等问题,近年来在研究梵本以及汉梵本的关系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学者,如吕澂先生,很早就对《金刚经》梵本、藏本和汉译本进行过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歌东 《唐都学刊》2002,18(4):5-10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自 196 3年初版 ,经 1980年再版 ,迄今已将近 4 0年之久 ,不仅现仍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通用教材 ,也被普遍列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 ,其地位举足轻重。然白璧或有微瑕。细审该教材唐代文学部分 (中编第一册 )、宋代文学部分 (中编第二册 )计 2 0处注释 (含 1[解题 ]) ,或有其误需正 ,或有其缺需补。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金刚经》梵本及汉译对勘的几个问题(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大乘佛典中,《金刚经》是一部提纲挈领的重要经典。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般若思想的核心内涵,观点鲜明地阐述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的根本命题,在整个佛教发展史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这部经典在古代流传甚广,现在保存下来的梵文写本和各种语言的译本之多在佛经中恐怕也是首屈一指的。《金刚经》目前在世界上共有三种刊行梵本(即马克斯·米勒的校勘本、新疆和阗本和吉尔吉特本)和六种汉译本,此外还有尼泊尔写本、藏文译文、和阗语译本、粟特语译本、回鹘语译本、蒙古语译本和满语译本。从现存的这些传本来看,《金刚经》在古代流传的主要地区是印度(尤其是(?)宾)、尼泊尔、中亚、中国、日本和朝鲜。  相似文献   

12.
茅盾,是享有国际声望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几个国家的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其中译本最多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集,而国外研究论文比较多、意见又比较分歧的则集中在短篇小说方面。不同倾向、不同流派的理论家们各自按照自己对社会现实和文艺现象的理解去解释他的作品,呈现出一幅国际间百家争鸣的局面,了解这些研究成果,包括其中和我们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思考许多问题。在编辑《茅盾研究在国外》一书的过程中,虽辑入不少国外对茅盾短篇小说的研究论文、外文译本序跋和目录索引,但限于篇幅,未能全部入选。下面,就我们所见到的资料,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饶有兴味地读了美国历史学家阿古什(R·D·Ankush)教授的《费孝通和在革命的中国的社会学》(中译本改名《费孝通传》,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感到它发扬了中国古代史家那种秉笔直格的精神。中国修史素有直笔、曲笔之分,作者不是修史,用的却是直笔,他对于费孝通这样知名度极高的社会学家,不溢美,不虚夸,客观地把他置于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学的  相似文献   

14.
<正>《明清文学与文献》由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杜桂萍教授主编。《明清文学与文献》力求反映黑龙江大学在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方面的优长与特色,以前沿性、创新性和笃实的学风追求为目标。《明清文学与文献》欢迎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彰显明清文学及其相关之历史、宗教、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学术活动     
印度哲学名著《圣教论》汉译本再版1999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圣教论》(Agamasastra)汉译本(乔荼波陀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巫慧教授从梵文译成汉文)。2000年,该馆将其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再版发行。《圣教论》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吠檀多”学派的根本经典。吠檀多哲学从七世纪发展到近现代,已成为印度哲流派中的主流哲学。它不仅在印度知识分子中,而且在印度普通人中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哲理性和精神的影响。中国人对吠檀多哲学似较陌生,对其根本经典《圣教论》则更不甚熟悉。现在,《圣教论》汉译本的再,对当代印度主流哲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西方出版了不少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著作,《多多益善——法国社会生活内幕》便是其中一部。它的问世,在法国和西方世界引起了普遍和强烈的反应。该书自1982年初版、翌年再版,畅销百万余册(1984年已出中译本)。作者弗朗索瓦·德克洛泽是法国著名电视记者和作家,他对法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颇有研究,在书中围绕法国社会不平等这个矛盾的轴心,以极其丰富、翔实的材料和详尽的数据,剖析论证了当今法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令人注目的是,作者对法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里,有关非工资系统的不平等的分配关  相似文献   

17.
李平 《阅江学刊》2010,(2):111-115
林语堂1936年离开上海,开始了30年的海外创作生涯。他连续在美国出版《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瞬息京华》等畅销书,名震一时。但是林语堂的英文写作,早在1927年就开始了,而且有些作品先在中国出版,后在美国再版。通过比较分析这两个文本在文化方面内容的处理差异,探讨林语堂面对不同语境、不同读者时所采取的不同写作策略,以及该策略对当今的华裔文学研究、汉英翻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可以看出,林语堂的作品在中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写作技巧上,而非写作题材上。  相似文献   

18.
我对沟口雄三先生的访问是在2 0 0 3年年初,樱花绽开的时节进行的。沟口雄三先生1 932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1 95 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专业,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他从2 0世纪5 0年代起一直从事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是一位不仅在日本学术界享有盛名,也对许多国家的中国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学者。他发表过大量研究成果,其中有5 0余部(篇)被译为英文、法文、韩文和中文。被译为中文的著作有《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95 )、《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96)、《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现代派文学受到我国文学界的注意和研究,现代派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评论逐渐增多.不久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山东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日本现代派文学——"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中译本;武汉《外国文学研究》开展了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我们认为,加强现代派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介绍,将有利于现代派文学的研究工作.川端康成是日本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在创作上,他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吸收了西方文学流派的创作手法、特别是英国作家J.乔依斯的"意识流"手法,并运用于创作实践,在一些作品中表现了颓废思想和没落感情.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今英国最重要的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J.Hobsbawm,1917-)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尽管他主要是研究18世纪的英国、欧洲历史,涉及中国的著作并不多,但是他的著作几乎都有中译本.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就开始翻译出版他的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