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与上海因其在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紧密联系进入学术批评视野。李碧华、黄碧云与王安忆等沪港两地作家的小说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文化信息,清晰地表达了两座城市在文本中“镜像”式的互涉关系。近年文化界兴起的“老上海”风尚,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香港制造”。出产于香港的“上海怀旧”以“精神还乡”的形式,体现出更为复杂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流行情报”中的时尚之物走进大街小巷时,时尚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流行色彩、流行时装、流行发式、流行妆容……时尚的力量是巨大的,从不理会某些人的拒绝,因为钢筋水泥筑就的现代城市需要时尚。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紧张压抑,不甘寂寞的都市人需要叛逆,需要新奇,需要冒险,这一切都注定了“流行”必定流行。 时尚的轮回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令拼命赶流行的人们身心疲惫。其实,时尚之于个人并非人人都可以追赶的,它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6,(9)
在成都,就像展开写满“闲适”的纸卷。世世代代的成都人为一生写下闲适,它浸染了每一个流动至此的生命。于是这里是生活的天堂。在飞机上,我盼望着抵达那座城市,那座被称为蜀、锦城、蓉城的城市。常常为了旅游,人们涌入这座城市。古城有很多历史言说,它们分散在城中,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古老建筑记载着被缅怀的物像,写出成都古老、博大、传奇的历史。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温和气候构成一个个城市的亮点,却不足以撑起一座城市的厚度。在街头,在小巷,在茶馆,在耳边处处飘荡的四川话中,巴蜀人的生活态度却真实地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一文中说:“这个世界主要的辉煌壮举就是造就了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包含着所有人的性格特征”;在《草叶集》中,惠特曼不仅“歌唱一个人的自我”,而且“也唱出‘民主’这个词,‘全体’这个词”;在《帕特森》中,威廉斯写道:“这座城市/这个人,一种认同.”可见,爱默生笔下这个“包含着所有人的性格特征”的“一个人”在惠特曼笔下变成了一个包含“自我”和“全体”的人,而在威廉斯笔下,这“一个人”又进一步与一座“城市”相互“认同”.本文围绕“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这一主题,深入揭示威廉斯创作抒情史诗《帕特森》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2006年,温州城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整座城市涌动着的时尚潮流,拓展着我们今天的视线、丰富着明天美好的未来。这一年,谁站在流行的潮尖浪头?怎样的创意让生活愈加情趣化、风格化?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细节在悄然地变化?而这些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具个人品味、健康文明,充满和谐阳光。这些变化,不是史诗似的地覆天翻,而是  相似文献   

6.
洮州地区的各民族在生计发展历史中不断地发生着交往交流交融,并在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空间。洮州内圈的农业经济带、中环圈的农牧交错地带以及联结洮州与外界的资源流动链,共同构成了“圈序-互嵌型”的洮州地方社会。而与“圈序-互嵌型”社会相辅相成的地方文化秩序,发挥着一定社会效应,为洮州这一多民族地区创造了和谐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7.
周彪 《社区》2003,(23)
出了拱北海关,就一脚踏进了美丽的珠海市。这是我们“香港澳门五日游”的最后一站。虽然就那么一河之隔,但一种“回家”的温馨却洋溢在大伙的笑声里,得轻松的感觉在全身荡漾开来…… 旅游车载着我们一行50多人,在空阔干净的珠海市内绕了几圈,让我们领略了这座新兴的花园城市的美丽。按“旅游菜单”的编排,接下来的“节目”是导游带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中后叶,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行割走香港、九龙半岛南端等地,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及附近235个岛屿,租借期99年,到1997年期满。这是中国历史上耻辱的一笔。 从那时起,亿万炎黄子孙就盼着“1997”的到来。 中国历史于1949年翻开新的一页,于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翻开更加辉煌的一页。共和国的强盛迫使历史结束这长达百年的不平等条约。 国务院港澳办建在北京的倒计时电子钟的声响激荡着国人的心潮,1997年7月1日在向我们快步走来。这是一个神圣的日子,这个日子意味着历史性的转折: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人们瞩目、关心着香港的前途与发展,瞩目、关心着香港怎样走向1997,希望探索这块土地上的奥秘。“香港——1997”已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焦点。所有的中国人,不,应当是全世界所有龙的传人,都应张开双臂迎接这个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 为此,我们《江海侨声》杂志与金陵之声广播电台联合推出“走向1997”专栏,展现“东方明珠”回归过程中在祖国大陆、在港澳台、在世界造成的挑战、机遇与反响。 这个专栏将报道:贯彻落实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各界人士尤其政协香港委员、港事顾问、实业家、名流学者的思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尽管,时下的流行歌坛一年也生产不出几首广为传唱的好歌,但这丝毫不妨碍一批批立志成为流行歌手的红男绿女前赴后继地涌入京城,寻一个叫梦的东西。随着岁月或湍急或缓慢地哗哗流淌,他们不再虚幻地梦想“一夜之间红遍祖国大江南北”。于是,他们为了能够继续在京城漂泊,为了等待文化伯乐的发现,义无反顾地走进酒吧、夜总会,当起了驻唱歌手。据业内人士估计,这类歌手在北京有千人之众。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另类一族,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浮光掠影,他们是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10.
城市景观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将人类历史典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城市景观审美的历史感在某种意义上是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具体而言,城市景观审美的历史感主要表现在城市景观的典与雅、古与今以及观与思这三个层面:“典与雅”侧重于历史价值中的审美品格层面,典意味着历史悠久,人类可凭藉此而回忆城市过去,并审视现今城市所面临的境遇,而雅则意味着城市文化悠远、品格高雅;“古与今”侧重于历史价值中的时间韵味,主要阐明城市中历史景观的“古”与当代景观“今”因时间距离而呈现出的张力之美;“观与思”则侧重于城市景观历史价值中的主观心理感受,观主要意指观照城市景观的外在形式,观照景观上呈现的形式美,而思则意指审美主体对形式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所发生的事迹进行想象,力图重现城市的过去与憧憬城市的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