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演进趋势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合,应着手加以完善,主要目标是在赋予其弹性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钉住一揽子货币汇制不符合中国国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恰当的汇率形成制度,但要逐步实行意愿结汇制,逐步取消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周转尺寸的限额,逐步扩大外汇市场参与程度,使一些资质和信誉都比较好的外资银行甚至企业也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近年来实际表现为钉住美元,但中美两国间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且两国通胀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单一钉住美元一方面不利于准确评价汇率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不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在此情况下采取钉住多元货币组合的汇率制度,则可以使人民币基准汇率更能与中国的对外经济相联系,降低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行贸易的汇率风险.同时多元钉住制让人民币汇率及时随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而调整,有助于内外均衡的调整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利也有弊。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基本稳定;长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 制需要完善,包括:钉住一揽子货币制度、实现意愿结售汇制、扩大浮动的范围、实现真正的自由浮动。  相似文献   

4.
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在此期间,人民银行也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弹性化改革.通货膨胀与汇率机制之间存在着关联性.通货膨胀在钉住汇率制下较低,在单一钉住下又比一篮子钉住下低.因此,汇率机制的转换应关注宏观经济目标和经济基本状况等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揭示了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在实践中却已演化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分析了这种汇率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的若干缺陷:外汇供求不反映市场参与者的意图,维持汇率的成本较高,影响汇率形成的因素单一,外汇市场上交易主体缺乏、交易币种少,汇率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善以及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制约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汇率的弹性、改革结售汇制度、将现行的钉住美元改为钉住货币篮子制度以及建立有效的利率与汇率的传导机制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变动趋势再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lab平台下的Dynare软件包模拟了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持久;来自我国和美国的利率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极其微弱,且与利率平价理论不符。基于此,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从1998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的基准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人民币汇率从有管理浮动汇率制转变为事实上的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几年来,中美经济基本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不适宜性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我国人民币汇率与汇率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世贸组织将减弱中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 ,有效地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 ,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更趋合理。为此 ,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应由过去钉住于美元转为钉住于包括美元在内的一揽子货币 ,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起伏动荡 ,并确保我国对美元区、日元区和欧元区整体经济贸易关系的相对稳定 ;而且 ,在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而宏观经济环境又十分稳定的条件下 ,改革现行钉住美元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一直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稳定中国外汇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中国也因此付出了较大的成本。几年来的市场表现说明,人民币汇率已异化为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国际上关于人民币价值的争论趋热,亦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埋下了伏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行汇率制度从改革伊始至今10年间产生的积极作用,并立足于当前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制度改革的压力,着眼于发展,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分近期、中期、远期三阶段改革的可能路径:近期保持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中期选择钉住“一揽子”货币;远期的终极目标则是实现人民币的浮动汇率制。并针对各阶段实施的政策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后,关于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的争议也日渐增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主张用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来代替现行的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文从钉住一揽子货币制度的实质入手,分析其区别于固定钉住美元制度的关键在于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性.只要我们解决好钉住美元的浮动问题,就没有必要变革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1.
美元霸权:生存基础、影响和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的生存基础是美元无可比拟的国际地位,维持美元地位的主要条件之一在于国际货币合作。在实践中,美元霸权给美国带来了诸多经济利益,同时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乃至引发货币危机。由于浮动汇率制有利于美元霸权的维持和为所欲为,为此,在历次的汇率制度讨论中,美国均坚决地维护浮动汇率制。基于美元霸权和浮动汇率制之现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尽早放弃钉住美元,回归真正的管理浮动制。  相似文献   

12.
分析民币升值的各种压力来源,剖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指出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人民币不宜升值。对于人民币客观上业已存在的升值压力,可通过采取各种释放升值压力的举措缓解,同时,可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适度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对其国际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主要体现在其国际影响力及对国际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的反应程度。人民币纳入SDR 货币篮子将会改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基于2015 年8 月11 日至2016 年3 月16 日的样本区间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能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加,但是其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影响力仍显不足;第二,样本区间内,人民币自由化程度并没有提升,因为人民币汇率并没有随着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中国对美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中国对美出口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出口收入效应极强,中国对美出口汇率波动效应较弱,中国对美出口的价格效应不存在。在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暂缓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不断强大的中目整体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金融危机造成的环境有利于逐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以下建议:从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入手,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实现人民币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自由兑换;完善人民币国际化保障制度;以区域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加剧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积累,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降低货币错配风险,又加大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成本,而巨额外汇储备从形式上有利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持,但在实践中效果却并不理想。要跳出固定汇率制、货币错配风险积累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循环怪圈,应该从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加强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制度作为制度变迁的一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革,依靠市场力量还很不够。这就彰显出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真正症结在于我国一系列制度因素存在着缺陷。因此,现在的关键并不在于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而在于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创造真正的市场机制,最终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J曲线效应理论是探讨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得到了证实。研究还进一步显示我国农产品出口与当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地呈反向相关关系,且与前2年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的反向相关程度小于当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此外,出口退税率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