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我们须下大力气学习、研究知识经济,积极主动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人们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和理解中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如知识经济就是学历经济,知识经济不需要物质资源,知识经济必然使失业增加等。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对于更加准确地把握知识经济,并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快步走进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而这个理论基础本身又从来不是僵死的教条。本文针对时下流行的若干模糊认识 ,分别从哲学、科学和意识形态三大层面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应有内涵 ,警惕把马克思主义标签化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的价值观对青年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当前青年中存在利己价值观的现实 ,敢于面对和承认青年的利己价值观。为了避免利己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德育和法治上的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87-191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苏区精神的精髓要义。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对于我们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期我们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价值观,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决定了个人的言行举止、理想追求。核心价值观是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那一部分。价值观是多元的,核心价值观是唯一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涉及到反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运行之中,蕴含在制度、政策、法律、道德之内。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价值取向,价值实现,价值追求起到引领作用,对多元价值观起整合作用,对我们的意志和力量起凝聚作用。对我们境界提升起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氛围,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此,本文谨就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氛围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我们的价值观建设,一个有机的重要环节在于:必须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实现科学合理地传承和超越。只有传承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才有坚实的实现基础;只有超越古代的传统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才有时代生命。  相似文献   

8.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是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我们时代的主导价值观,反对个人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但必须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主导价值观。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精神。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不应该实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或者认为市场经济本能地趋向集体主义,因而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论,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损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论模糊性认识及其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指客观事物在多种条件相互制约和作用下所呈现出的游离性或不确定性.运动造就了事物的千变万化,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只能具有亦此亦彼的动态认识,而不能仅用非此即彼的逻辑来判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必须是具有一定游离度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处理所谓的全球"普适价值观"与中国的特殊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有学者认为要使中国融入全球化,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必须坚持普适价值观而摒弃中国的特殊价值观;也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基因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有差异,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中国的特殊价值观而拒斥普适价值观。鉴于这一争议,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展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考察。马克思一直坚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进行价值观的考察,其这一考察集中体现在其鸿篇巨著《资本论》中。《资本论》通过"感性具体与思维抽象"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经济状态及与其对应的普适的价值观状态,然后通过"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找到了一种现实的经济状态及与其对应的特殊的价值观状态。在这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展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价值观普适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分裂。马克思给出了处理这一分裂的方法——"理性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方法论",按照这一方法论处理价值观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矛盾,才能带领中国走出价值观普适主义与价值观特殊主义给我们带来的发展困境,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181-187
现代性是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视角。深刻理解现代社会变迁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变迁,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内生性演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未来前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以增强我们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依靠企业主体搞好国有企业刘仁同杨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的根本指导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有的国有企业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中国的改革开放,肇始于思想解放运动.二十年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又一次洗礼.在对“左”的思想进行反思与批判的过程中,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既澄情和纠正了我们以往对马克思王义哲学的一些模糊认识,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以来中央电视台传播价值观的历时态演进和共时态特征做些梳理,我们进行了学术考察。对于历时态演进我们划分了这样四个时期“省悟拓展期”、“反思厘定期”、“调适推进期”、“提升强化期”,并互动考察了变化着的电视传播方式。对于共时态特征我们又对中央电视台传播价值观的“终极性传播价值观”与“工具性传播价值观”分别进行了考察。尤其是在对“工具性传播价值观”的考察中,又以分层研究的方法,对中央电视台的“政治传播价值观”、“经济传播价值观”、“文化传播价值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设立社会救济金,以赈济那些陷入贫困的或无法维生的公民。我们国家也不例外,需要从同民收入中拿出一定的份额,救济那些陷入贫困状态的居民。但是,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许多模糊认识:或者把社会救济金看成一种纯粹的消  相似文献   

16.
社会核心价值观或者说社会主导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不同的。我们必须深入把握社会核心价值观演变的历史规律,努力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视野来把握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置身于全球性的现代化潮流中,展望即将来临的新世纪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中国应该带着什么样的价值观跨入新世纪的门槛。传统价值观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它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并还在发挥作用。古老的观点、缓慢的节奏、平均主义的理想、禁欲主义的蒙昧、对中庸的偏爱、对人性的压抑,所有这些,都与现代化事业尖锐冲突。不解决这些冲突,现代化事业就不能获得最后成功。我们唯一的出路是,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努力建构起新的价值观。这新的价值观应该是面向未来世纪的现代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新的社会生活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性质发生了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哲学党性问题?很显然,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新时期的哲学也就难以健康地发展起来。事实证明:由于在哲学党性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已经导致一些哲学理论研究走入歧途,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联系中国哲学界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哲学党性观,籍以澄清模糊认识,批判错误思潮,保障新时期哲学的健康发展,是哲学理论工作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引导当代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条件,应当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春节礼俗表现了中华民族强调“责任”、“和谐”的传统价值观。在社会转型、价值体系重建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发掘并宣扬这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相信,未来适应于中国社会的新的价值观一定是综合了当代科技理性与中华传统价值观后的产物。中华传统价值观会对全人类的幸福和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民俗学可以在价值重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