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人曾问过马雅可夫斯基:在俄罗斯古典作家中他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契诃夫。一九一四年是契诃夫逝世十周年。年青的马雅可夫斯基也撰文纪念,写了一篇题名《两个契诃夫》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年青的诗人提到了两个契诃夫。一个是被资产阶级文学评论所曲解了的契诃夫。这个契诃夫似乎是一个“黄昏的诗人”是一个“无病呻吟的人”……马雅可夫斯基旗帜鲜明地否定了这个契诃夫的存在,他认为这是资产阶级文学评论家们对契诃夫的歪曲。年青的诗人满怀激情地声称:契诃夫是一个“描写平民的作家”,是“坚强而又乐观的语言巨匠”。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国外评论界写了很多著作。影响最大的是苏美两家观点。以美国教授雅可勃松为代表的观点是吹捧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吹捧未来主义,贬低和否定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巨大成就。但在苏联国内广泛流传的观点则粉饰或冲淡未来主义对诗人早期创作的严重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全集的编者写道:“马雅可夫斯基和未来派搞在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国外评论界写了很多著作。影响最大的是苏美两家观点。以美国教授雅可勃松为代表的观点是吹捧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吹捧未来主义,贬低和否定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巨大成就。但在苏联国内广泛流传的观点则粉饰或冲淡未来主义对诗人早期创作的严重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全集的  相似文献   

4.
加里宁在评价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在苏维埃文化发展史上的意义时曾经说过:“我觉得,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为苏维埃人民服务的光辉的典范。他把自己看成革命的战士,而就他的创作的实质说来,他也的确是个这样的人。他不仅竭力把自己作品的内容,而且连形式在内,与革命人民融为一体。”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  相似文献   

5.
加里宁在评价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在苏维埃文化发展史上的意义时曾经说过:“我觉得,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为苏维埃人民服务的光辉的典范。他把自己看成革命的战士,而就他的创作的实质说来,他也的确是个这样的人。他不仅竭力把自己作品的内容,而且连形式在内,与革命人民融为一体。”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诗人自己就曾这样宣布过:  相似文献   

6.
亚历山大·勃洛克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诗坛的一颗巨星。长诗《十二个》是诗人创作的顶峰。它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也遭到一些误解和非难,后一种情况在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好》发表以后更为突出,至今无多大变化。对此,我们想谈一点肤浅看法。(一)一个向着我们这边突进了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好》的第七章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勃洛克的俄罗斯正在沉没。”诗人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赞同,如有人就认为马雅可夫斯基“艺术地再现了勃洛克内心的两重性。对于勃洛克来说革命是高兴的事,也是悲哀的事,因为勃洛克本人所属的那个世界正在革命的汪洋大海中沉没。”几十年来,已形成一种观点,即马雅可夫斯基是为新俄罗斯文化奋斗的勇士,勃洛克则是旧俄罗斯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马雅可夫斯基与未来派,这是国内外马雅可夫斯基研究家瞩目的课题.多数苏联学者趋向粉饰甚至否认马雅可夫斯基与未来主义的长期联系.季莫菲也夫教授主编的《俄苏文学简史》就说:“马雅可夫斯基在十月革命以前的创作活动,当然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和挫折的.这位才气横溢的大诗人,所走的是一条复杂而又矛盾的  相似文献   

8.
马雅可夫斯基在新中国“十七年”形成影响事实的同时也受到“十七年”现实语境及传统文化的过滤,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十七年”诗人在热情宣扬马雅可夫斯基的同时,其接受行为已然发生了变异。由于深受苏联对马雅可夫斯基带有选择性介绍的影响,我国文艺界忽略了其未来主义思想中的分裂性、虚无性及俄罗斯民族文化中一些固有的悲剧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误读。马雅可夫斯基对“十七年”诗人的影响并非“直接而深远”,而是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复杂性和浅层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造就了不同的诗歌艺术,马雅可夫斯基和贺敬之的诗歌表现了两个民族语言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两个民族语言艺术各自的美和两位诗人的真情美。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是世界工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人们在探讨短篇小说创作的各种问题时,除了莫泊桑,就必定提到契诃夫了。甚至像拥有莫泊桑这样一位值得骄傲的前辈的法国人也说:“恐怕没有一个法国小说家,能够断定他不曾受到过(直接或者间接地)契诃夫的影响。……在所有现代小说家的脈管里,都至少流动着契诃夫的几滴精神的血液。”契诃夫一生写了二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从一八八○年到一九○四年为止,在这不算太长的二十四年的创作生涯中,契诃夫从一个幽默小故事的无名作者的地位迅速登上成熟的大  相似文献   

11.
袁可嘉同志在《译林》创刊号上《谈谈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一文中,对现代派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他说:“有些现代派作品不仅没有毒,还有益,例如属于未来派的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诗篇。”他把马雅可夫斯基不分前期后期都划为未来派。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一共经过了三个阶段:前期(1912—1917年)是未来派阶段;中期(十月革命起到1923年)是无产阶级思想和未来主义激烈搏斗的阶段;后期(1924—1930年)是无产阶级诗人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是列宁逝世后塑造列宁的艺术形象的第一部诗篇,也是世界诗歌史上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艺术形象的第一部诗篇.关于《列宁》这首长诗,马雅可夫斯基早在一九二三年就开始构思.一九二四年一月,列宁逝世.这一噩耗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深沉哀痛加速了长诗的构思.一九二四年三月到十月,诗人用了半年时间,赶在第一个没有列宁的国庆——十月革命七周年纪念日前夕完成了这部庄严史诗.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五十五周年,也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斯大林语)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问世五十五周年。马雅可夫斯基在长诗中,以宏伟的气魄,充沛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列宁的光辉形象,讴歌了列宁的丰功伟  相似文献   

14.
契诃夫短篇讽刺小说的独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契诃夫的作品中,讽刺性短篇小说占据重要的一席。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年青的契诃夫就十分关心俄国的命运,他细心观察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和生活里发生的一切,满怀激情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讽刺篇章。《查问》、《在敞篷马车上》、《一个官员的死》、《胖子和瘦子》、《变色龙》、《假面》、《普里希别叶夫中士》、  相似文献   

15.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有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曾吸引过我国的一些诗人,对我国新诗的发展有过一些影响。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之一的贺敬之也确实与这种影响有关。当前,注意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新诗的发展是不无补益的。但读了陈守成同志《论马雅可夫斯基对贺敬之诗歌创作的影响》(见本刊1980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我校举行了马雅可夫斯基讨论会。讨论会是由全国苏联文学研究会、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和我校联合举办的。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著名翻译家、诗人、作家和外国文学研究人员:戈宝权、陈冰夷、徐迟、骆文、杨平、余振、兰曼、汪飞白、陆风、高莽等同志。在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副校长刘道玉同志首先致词。他代表武汉大学党委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到会学者、专家和全体研究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他说,马雅可夫斯基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诗人的一生对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17.
在不断创新中追求不朽--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诗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俄国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早期 (未来主义时期 )大量的诗歌创作的分析研究后 ,指出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诗歌体现了作者追求创新与不朽的伟大创作气魄。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抒情短诗和五部长诗。其不断追求创新与不朽的特点与作者的性格有关 ,他精力旺盛 ,渴望创新 ,同时又特别希望在当代生活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些体现在他诗歌创作中 ,便表现为竭力追求创新与不朽 ,这一总体特征在其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均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十周年的时候,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苏联社会主义祖国唱出了宏亮的赞歌《好!》。这首长诗被卢那察尔斯基誉为十月革命的青铜塑像。五十年过去了,历史的灰尘未能掩盖它夺目的光辉;岁月的长河也没有冲淡千万读者对它向往的热情。中国共产党卅五周年的前夕,贺敬之也象马雅可夫斯基一样,给自己的祖国和党献上了一支壮丽的颂歌——《放声歌唱》。两首长诗的标题切中肯綮。马雅可夫斯基热情欢呼十月革命好呵!社会主义祖国好呵!布尔什维克党好呵!千万读者却向诗人喊道:你的  相似文献   

19.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有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曾吸引过我国的一些诗人,对我国新诗的发展有过一些影响。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之一的贺敬之也确实与这种影响有关。当前,注意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新诗的发展是不无补益的。但读了陈守成同志《论马雅可夫斯基对贺敬之诗歌创作的影响》(见本刊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影响》)一文,反而产生了一些疑问,觉得其研究方法和对贺敬之的具体评价等尚有不尽妥当之处,现提出几点粗浅意见,就教于陈守成同志和读者。一《影响》一文是研究马雅可夫斯基对贺敬之诗歌创作之影响的专论,然而卒读全文,我对贺敬之到底在那些方面受到了马雅可夫斯基“最深刻的影响”,这影响对于贺敬之的创作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仍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20.
一今年四月十四日,是马雅可夫斯基逝世的五十周年纪念。当这个日子来到的时候,我就回想起,那已是四十五年以前的事啦。我在一九三五年的寒冬三月到了莫斯科,正好是马雅可夫斯基逝世五周年的前夕。为了纪念这位“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斯大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