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活”文化;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新疆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共享”文化。新疆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价值认同功能;娱乐交流功能;凝聚团结功能;形塑功能;信息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新疆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加深了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认识,这对新疆各民族团结、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对待我国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文化因子的同时,抛弃其落后、愚昧的文化因子,使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发展中求精、求团结、求稳定、求繁荣。  相似文献   

3.
马大正 《学术探索》2006,1(2):100-108
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发展,展现出了若干特点和规律,值得人们总结和借鉴。从政治上看,自西汉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一直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治理之下,尽管各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管理不断深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行省,新疆由此完成了和我国其他地区融为一体的进程。从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上来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众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在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和好交往是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战争和冲突,这是阶级社会各民族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宗教上来说,新疆有史以来即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伊斯兰教从来都不是新疆地区唯一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历史经验表明,宗教与世俗权力分离是保持新疆稳定的基础。从文化上讲,新疆文化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相互认同,既是新疆文化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各民族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从屯垦戍边政策的历史定位来看,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的重要内容,屯垦戍边既有利于保障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各民族诚信文化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诚信文化和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历史遗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建设的传承和创新的最新成果,即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以诚信文化和谐关系为内涵的“一体多元”的理念价值体系,以党群、军民关系为内核的诚信文化和谐关系发展的融合凝聚体系,以地方民族立法为准绳的诚信文化和谐关系的法治保障体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思想文化活动开展为形式的诚信文化和谐关系的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走向21世纪的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卷)是一部由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王拴乾同志主持、新疆社会科学院近30名各民族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百万字的巨著。其中的文化卷是一部有关新疆文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轨迹与转型进程的著作,通过对新疆各民族文化百年来的发展与转型进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努力把握20世纪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从而对21世纪的新疆各民族文化建设、文化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获得启迪,对于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正确认识新疆各民族文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  相似文献   

6.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和新疆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新疆解放以来半个世纪的历史,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邓小平对民族团结合作思想有重要发挥,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疆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一、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坚持各民族大团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列宁说:“在一个国家内把各民族分开是有害的,因此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力求使他们接近和融合。”①他还说:“工人阶级及其反资本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沟通、交往等日益增多,一方面各民族因“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的居住格局而形成了多民族城市社区,另一方面使多民族城市社区的各民族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其主要表现在社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观念文化等三方面。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下,新疆多民族城市社区的多元文化在普遍性、特殊性、和谐性特征的基础上,朝着现代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疆各民族宗教文化是新疆传统历史文化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不仅流行过原始的萨满教,还曾有袄教(琐罗亚斯德教,俗称拜火教)、佛教、道教、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派)、摩尼教、伊斯兰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以及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他一些派别的传布。这些宗教的传播,沟通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丰富了新疆地区的历史文化库藏。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有些宗教(如祅教、景教、摩尼教)在新疆历史上衰灭了,有些宗教(如道教、天主教)的流传时停时续,有些宗教(如东正教与基督教某些派别)输入较晚,传布面很有限,因此,在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保有深广影响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萨满教文化、佛教(包括喇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 一、萨满教的文化遗存 萨满教是新疆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古代信仰的宗教,以该教在通古斯语中称为“萨满”(原意为“狂舞的人”)而得名。萨满教是原始宗教晚期形式,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以对“腾格里”(天神)的崇拜为核心,同时保留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信仰。萨满教在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如匈奴、乌孙、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契丹、回纥、蒙古等族中曾普遍存在。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在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中国新疆地区多次发生民族分裂事件,严重地危害了我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稳定和国家安全。“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是伊斯兰世界和突厥语族抵御西方殖民侵略、谋求自身发展的特殊时代产物,但其传入新疆后,被地方民族分裂势力利用,成为新疆现代民族分裂主义的理论依据,并被不断付诸于政治实践。通过对“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形成、在新疆的传播和对新疆民族分裂活动的影响做一历史地探索,进一步揭示开展反对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运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证了“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和“维吾尔斯坦” ,得出的结论是 :一 ,所谓的“突厥斯坦” ,只是漂泊不定的 ,类似香格里拉那样历史地理概念。二 ,“双泛”传入新疆之前 ,无论是汉文还是当地民族文字史料中 ,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东突厥斯坦”这个词。三 ,就好比奥斯曼突厥人对“突厥”的历史集体地失去记忆一样 ,皈依伊斯兰教后的畏兀儿人的后代也对畏兀儿的历史集体失去记忆。这是内亚“伊斯兰化”后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四 ,不要天真地以为“东突”分子对所谓“突厥历史”、“东突厥斯坦历史”和“维吾尔斯坦历史”仅仅是津津乐道 ,事实上 ,他们正是在“东突厥斯坦独立”、“维吾尔斯坦解放”的黑纛下开始了疯狂的民族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诗歌语言是人的心态与情感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是自然流落的心灵之声,是民族心路历程的写照。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称誉,也是多个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子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自古就有较为深厚的诗歌传统。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流传地区和从民族角度上分。与新疆民族文化信息相关,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语言修辞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情歌为例,从词语的特征及修辞格运用方面揭示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爱情”这个特殊的社会切片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灵均 《西域研究》2014,(3):128-131
正新疆历史一直是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历史以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新疆的现实问题,近些年来持续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认真总结、研究历史上各族人民开发建设大西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解决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王欣教授将其二十多年来以新疆为中心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编辑  相似文献   

13.
解放新疆,治乱兴业,开创新疆历史新纪元;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解决新疆民族问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是新疆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新疆民族文学遗产的整理与研究刘宾文学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集中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美德和民族特性。它们是折射各民族历史的镜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彭无情  刁龙 《兰州学刊》2011,(1):150-153
受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强烈影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新疆历史上众多民族角逐争衡、多种宗教文化争奇斗艳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萨满教文化、祆教文化、道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和景教文化。结合当时历史史实,对这六种宗教文化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亚与我国新疆毗邻,不仅边境地区地形较为复杂,而且在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很深的渊源和密切联系。近年来,中亚的宗教极端势力与我国“东突”恐怖势力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疆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精神”作为“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核,涵盖了“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主流思想。“新疆精神”是时代要求与历史传统的统一,是义与利的统一,是惠民生与聚民心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西域”的概念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域,是我国汉文史籍对于我国古代西北边疆地区的专门称谓。学术界诸凡研究新疆地理、历史、民族者,多已习惯这样一种套语:新疆,古称西域,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分等等。然而仔细分析,这里西域所指,是地理概念、政治概念、文化概念,抑或是历史概念?无论是从其内涵以及逻辑结构上都不是很清晰,从而导致概念混乱而难以自圆其说。显然,我们要拓展西域史地研究的范围,就须正本清源,先将这一称谓之概念及其内涵搞清楚。“西域”首先是一个历史概念“西域”之称谓初在汉代出现于我国史书里,迄清季为新疆替代,具有比较严格的使用时间范…  相似文献   

19.
贺萍 《新疆社科论坛》2009,(3):24-28,62
新疆各少数民族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在群体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困惑、倒错和焦虑的现象。现阶段,新疆各民族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重塑和建构民族认同这一重要问题历史地摆在新疆民族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强化公民身份是第一身份的意识,构建各民族社会成员文化多元和国土与政治一体的认同结构,应该成为新时期新阶段新疆民族认同教育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强化“四个认同”教育是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治疆“心药”。新疆应当高度重视“四个认同”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灵魂,确立“文化育民”的正确导向,自觉维护、不断巩固“四个认同”,使之成为教化社会、引导群众、教育人民、凝聚人心的核心思想,成为维护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的精神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