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以道德情感作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以人性本善作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荀子则以人性本恶作为其政治伦理思想之基础,他们的不同主张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基础方面的讨论定下了基调。《中庸》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提出"知行相顾"作为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基础,这无疑是对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基础问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先秦时期的经济思想演变过程中,儒家消费思想独树一帜,后经孟子、荀子、曾子等人的补充和发展,从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先秦消费经济思想体系,并在中国经济思想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先秦儒家消费思想的主张可归纳为:1.黜奢崇俭;2.等级消费;3.礼仪和宗教消费等。先秦消费思想的演变是以其深层次理论和逻辑底蕴为背景的,包括:生产决定消费论、欲望论、义利论等理论和思想。先秦儒家消费思想在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既有积极作用,也产生过负面影响。从现在市场经济观点来看,先秦儒家消费思想既有指导人们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积极一面,也有限制消费从而扼杀经济增长的消极一面。其中,等级消费及礼仪性消费思想中的不合理部分应予扬弃。  相似文献   

3.
姜洪斌 《理论界》2006,(11):165-166
先秦时期儒家的政治管理思想认为“人性可塑、导人为善”,并以此为出发点,倡导施“仁政”、贵“和”、惠民与富民、“教化”等管理方式,进而在儒家理想的“大同”蓝图里实现“安人”这一儒家管理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德治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期望作为一种可以参考的统治模式 ,但直到孟子时代也没有被统治者采用 ,原因是无论孔子或者孟子都没有找到这种思想与现实统治者的切合点 ;到战国末期 ,荀子对传统德治思想作了彻底的改造 ,德治思想才成为统治思想中的内容。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有九项内容 ,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众的利益 ,但它们不过都是为了统治阶级能够长治久安而释放的怀柔声音罢了 ,统治阶级或者它们的代言人都不可能站在民众的角度发展这种思想 ,更不可能把这种思想推向民主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中庸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们都认为中庸是最高德行。本文主要论述了两者中庸思想的特质及其异同,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诸子身处社会动荡的时代,因此他们社会思想的主旨和目标都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其中的和谐观念便涉及个人修为、人际关系与社会整合等方面.尽管这种和谐观存在着理论上的不足,但我们若能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个人贫困观和结构贫困观,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贫困致因理论.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普遍认为统治者应该对百姓的贫困负主要责任,并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让百姓脱贫致富的设想,其贫困致因的核心思想可归为贫困结构观.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为核心内涵,并嵌入先秦儒家“天命”思想体系中的“贫困天定论”的影响超过了其贫困结构观,并内化为一种世俗的道德信仰或文化氛围,影响着中国人的个体思维、群体意识及统治理念.在许多国人潜意识中,至今仍然认同具有宿命色彩的“富贵在天”.以“责怪受害者”为核心内涵的个人贫困观在中国社会中没有成为主流贫困观  相似文献   

8.
任强 《学术研究》2000,(10):62-68
本文梳理了20世纪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各种相关学说的内涵和思路,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和反思。作者认为,20世纪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礼法思想的超越根源;礼与法的关系;礼法的“无讼”取向三个方面。为了深化这一主题的研究,还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要对先秦儒家的礼法思想进行扩展性研究;第二,要探究先秦儒家礼法思想自身的理解和体悟方式,发掘其中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修辞思想的特点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修辞思想很丰富,从系统性上看,体现出如下五个特点:鲜明的伦理色彩,强烈的使命意识;极端的二元对立,明确的精英取向;辩证的文质一体,单一的根本标准;零散的叙述模式,缺序的结构体系;直觉的断言推理,乏力的逻辑论证。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经典中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和谐思想,涵盖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深入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摒弃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继承其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矫正现实生活中的人性扭曲、道德失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对于解决当前全球性的环境、资源、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秦社会普遍存在的契约活动,为儒家社会契约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先秦儒家契约观的内核是使民"心服",即邦国政权的兴与亡取决于"民心",换言之,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与安宁,百姓或家族自愿放弃自然社会的部分主权,归附国君并成为邦国成员;但是,当国君严重侵犯百姓或家族利益时,他们有权"革命"。儒家社会契约观与法家社会契约观相比,更注重公意;与道家的相比,更注重"规则";与西方的相比,更注重家庭。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人性论中,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合和融汇,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孔子肯定人的“性相近”,是指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无本质差别,“习相远”则表明人性是可以改变的。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思想,论证了“善”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荀子侧重在孔子“习相远”的思想方面探索,认为“恶”是人的社会属性。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内部虽存歧义,实则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其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为建立现代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道”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各家各派的经验、价值、思想与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诸子百家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自觉。“道”是先秦社会思想的本质与灵魂,是考察先秦的社会思想的起始点与落脚点。“士志于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基于性善论,强调个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不可剥夺,个人在精神上不必屈从于政治权威, 个人自主决定自己的言行出处,并有权获得相应的个人利益。同时,个人需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负责,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负责,对有相互关系的他人负责。我们可以把这些思想称之为“儒家个人主义”。先泰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对于塑造当代人的独立个体人格,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与法制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艺"与"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审美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先秦儒家首先构建了"乐者,与伦理通者也"的"艺德模式",打通了"艺"与"德"的内在融合以及互化通道,提供了由"德"向"艺"的审美化转化途径,主要包括对"心"的认知和表达、对"性"的理解和肯定、对"情"的呈现和把握。强调"艺"与"德"的和谐统一、融合一体,在内容表现上要做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审美境界,在为艺做人上要具有"德艺双馨"的高尚道德情操,才能实现"闻乐识德""以乐育人"的功能作用,使"艺"的感性体验与"德"的精神境界融合统一,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道德品格,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治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以人性论、民本论为其理论基础,以为民表率的君德思想、保民富民的民生思想以及宽猛相济的社会治理思想为其主要内容。在当今社会,正确反思和清理"德治"与"人治"的关系,积极挖掘和总结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精华,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于欣 《兰州学刊》2004,(6):286-289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基于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深切关注,系统阐发了以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人学思想。他们通过论欲、论心、论群,揭示了人之现实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预设了以仁义德性为本质特征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模式,指出了一条由他律到自律、道德主体自觉修习践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先秦诸儒的人性理论被不断误解以致聚讼纷纭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人性的定义各不相同,并且从属于道德建构的不同层面。先秦诸儒对道德根源的探索,经历了由天命到天生再到后天人为三次层面选择的演化;与之相应,作为道德建构的重要途径,他们对人性的定义也经历了从生来固有到价值取向、自足无待再回到生来固有的三次演化。对此,后学长期缺乏深解。至宋儒出,始能综合道德建构的各层面与人性诸义,创立新的性命理论体系。考察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在其新体系中对旧说的安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先秦人性诸说的理论效力与局限。  相似文献   

19.
论先秦儒家的社会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以人为社会管理的中心 ,以分、和为两种必要的社会管理方式 ,以礼、乐为社会管理的激励和教化机制 ,体现了社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可以为我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提供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唐爱民 《齐鲁学刊》2000,(3):114-116
乐教是儒家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关于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主要是音乐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音乐教育的内容等的认识,是儒家乐教思想乃至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