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95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心理资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较好,心理应激反应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学习成绩、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应激反应存在显著负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35.5%)。因此,对"95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可通过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有效控制其心理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
心理资本也叫积极心理资本,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学习和生活对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并且大学生的心理塑造能力很强,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有助于其更好地完成学业,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通过介绍积极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开发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途径,提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上海和台湾地区在校大学生对象的调查数据,从"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两个维度探讨了现实资本与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关系以及不同资本因素对不同社会背景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共同对大学生期望薪资产生影响,但在沪台两地呈现影响因素差异和作用方向差异;个人人力资本对台湾地区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家庭资本对上海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大学生基督徒的研究多关注于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动因,缺乏对农村大学生基督徒的专门研究,也缺少对皈依历程中内在心理机制的探索。通过对农村大学生为主体的"约瑟"团契和"天使"教会进行的参与观察和后续访谈发现,"祷告"仪式对信仰的发生及维系起着关键作用。皈依即是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逐步转变为上帝的过程。同时,基督教信仰中的平等、关爱等理念对农村大学生有着格外的吸引力,帮助他们在大学场域之外融入有相似经济社会地位的同辈群体,免于由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匮乏而面临的社会排斥。通过教会,他们融入了一种联合生活,获得了归属感、秩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基于心理资本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心理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堂效果的可测量性的观点,运用问卷法对某成人全日制教育133名在校生进行调查,探讨偶像崇拜和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偶像的个体对偶像崇拜有非理性的认识;有偶像的个体,偶像崇拜处于娱乐社交维度时心理资本水平较高。建议院校可以在思政课程中融入理性崇拜内容,以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促进思政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现今存在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大学生面对危机的承受能力,拓展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领域。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理应构建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中心,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强化三项措施,突出"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发表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集中报告了本次论坛发布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存在的自卑、社交回避、抑郁、焦虑、自杀等心理问题,展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出现的"积极"转向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资本是个体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相比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研究而言,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青少年的心理成熟需要心理资本的积累,青少年发展的危机应对与潜能开发需要心理资本的支撑,一方面,学校教育改革呼唤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另一方面,教育向本体价值转型为青少年心理资本开发提供了条件。学校教育要重点开发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这四种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最低工资价位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最低心理工资价位越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去农村更愿意选择从政。  相似文献   

10.
青年志愿者心理资本对志愿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者心理资本包括感恩感戴、责任使命、乐观希望、坚强韧性和自我效能5个维度,且各维度正向影响志愿行为。在对18名青年志愿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志愿者心理资本影响志愿行为的机制模型,即社会支持和志愿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志愿行为关系中起链式中介效应,角色认同在其关系中起调节效应。为促进志愿行为可持续发展,就要培育志愿者"为国谋发展、为民造福祉"的价值理念,赋予其更加崇高美丽的价值形象;培育志愿者理性强烈的需要动机,促使其坚守"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初心和使命;培育志愿者积极乐观的心理预期和理性的归因方式,涵养强大的心理复原力;构建完备、体贴、温馨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志愿行为产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闫国君 《职业》2014,(32):53-55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效果。以往研究多强调改变外部因素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忽视了辅导员自身所拥有的心理资本。本文在借鉴相关实证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资本(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达到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对于徐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践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知真空、理想模糊、知行脱节的现象,进而分析了"趋荣避辱"的心理机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心理基础,最后从"趋荣避辱"的心理机制角度入手,提出创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生 《现代交际》2013,(1):9-10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值得关注,有很多研究角度,但是还需要新的路径。本文拟通过对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正面、负面影响的分析,结合学校和学生这两大主体,谈谈社会资本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的正确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社会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的类型、机制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网络本身携带的突发性事件或个体已有的心理问题,通过网络来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危机现象,被称为网络心理危机。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可以分为外源性心理危机和内源性心理危机两大类。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的形成过程主要由"初现端倪""自我救助""社会支持"以及"危机形成"四个阶段构成。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应遵循以来访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和以积极心理干预为基调等原则,并采取"确定问题—积极支持—提供方案—行动计划—获得承诺—目标检测"等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不足。职业发展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而目前关于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并没有重视大学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开展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职业发展教育.创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特点是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大学新生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数据为进一步研究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的心理演变提供了基础.本文以四川大学2004、2005、2006级学生为例.分别用"中国大学生心理测评量表"、"SCL-90"、"16PF"等量表对大学新生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7,(2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因择业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视。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曰益凸显,大学生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随之增高。本文根据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从而选择适当的调适方法,促进大学生平稳有效地就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怎样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详细解释了各个概念,并在最后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微博的出现,一系列以"微"冠名的微媒体便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人们面前,宣告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微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新兴事物的前沿者,更是这些微媒体的主要体验用户和使用者。"微时代"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同时也对他们心理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日常生活学习的辅导者,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相对优势。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探索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搭建微媒体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及网络平台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理论是分析研究女大学生创业难问题的独特视角。当前,女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其社会性别身份造成的社会认可度低、创领域与行业结构化以及自主创业意识与主动精神淡薄等方面,社会资本理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这是由社会资本的社会性特征与女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社会资本的投入性特征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条件性特征共同决定的。在社会资本理论下,女大学生应增强社会资本积累的主动意识,在构建社会关系中积累社会资本,在社团活动中拓展增值社会资本,高校也应当积极作为,为女大学生创业者与高校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