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苯骈卟啉钴(Ⅱ)与咪唑、吡啶、2-甲基吡啶、2.4-二甲基吡啶配位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平衡常数。研究了反应前后体系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讨论了配体的磁性和空间位阻对配位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H_2O—HCONMe_2混合溶剂中,[Co(N_3)(NH_3)_5]~(2+)被Fe(Ⅱ)还原的反应,X_(HCONM)<0.3时,反应的二级速度常数 k 随 X_(HCONMe2)增大而增大;X_>0.3后,k 随 X_2增大而减小.在 H_2O—HCONMe_2混合溶剂中,Fe(Ⅱ)的吸收光谱显示:近紫外区,溶液的吸光度随 X_(HCONMe2)增大而增大;Fe(Ⅱ)的电极电势与 X_的依存灶:随 X_增大,Fe(Ⅱ)的下降,但在X_>0.3后,趋于一定值.因此,反应速度的变化,可认为是由于 Fe(Ⅱ)配位圈中水分子的被取代和 Fe(Ⅱ)电极电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 5- (4-羟基苯基 ) - 1 0 ,1 5 ,2 0 -三苯基卟啉 (H2 L)在醋酸中电子吸收光谱 结果表明 ,5- (4-羟基苯基 ) - 1 0 ,1 5,2 0 -三苯基卟啉在冰醋酸中以二酸形式H4L2 和游离碱H2 L形式存在 ,二者之间存在着电离平衡 :H4L2 =H2 L 2H  相似文献   

4.
研究单取代苯丙氨酸四苯基卟啉锰(简记为MnLphcCl)与锌粉(Zn)、乙酸(CH3COOH)和咪唆(Im)组成的氧化模拟体系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吸氧动力学曲线和不同助催化剂对体系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催化四种烯烃环氧化产物收率(Zn%)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环已烯>1-癸烯>丙烯酸甲酯>烯丙基丙酮,用吡啶(Py)代替咪唑(Im)可明显提高体系的吸氧速度.  相似文献   

5.
用密度泛函方法的B3LYP在6-31 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底物对-氨基苯甲酸与芳基胺-N-乙酰基转移酶之间的乙酰化反应.该反应共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协同反应和分步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协同反应机制在竞争中占优势,是势能面上的最低能量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6.
为查清碳酸钴的热分解行为和性状遗传特性,对Co—C—O体系的稳定区和碳酸钴在不同气氛下 的分解平衡进行了研究。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到,在无氧状态下CoCO3主要分解为CoO,分解反应是在温度 高于200 ℃时进行;在有氧状态下CoCO3极易发生氧化并分解生成Co3O4,在含氧体积分数为1%的氧气-氮 气混合气氛中温度为930 ℃时Co3O4开始分解为CoO和O2,且分解温度随着系统中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CoCO3的热分解试验证实了热力学分析结论,同时表明CoCO3的热分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性状遗传性,Co3O4 的形态依赖于CoCO3的原始形态,分解温度的升高会导致产物结块收缩,使CoO颗粒增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各种条件下铜(Ⅱ)盐催化2,4,6—三溴间甲苯酚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当[CuCl_2]<0.05mol/L时,r-(k_1k_2)/(k-1)[2,4,6—三溴间甲苯酚][CH_3ONa][CuCl_2];当[CuCl_2>0.05mol/L时,γ=(k_1k_2)/(k-1)[2,4,6 —三溴间甲苯酚][CH_3ONa][0.10-[CuCl_2]);实验所得的速度方程式与铜(Ⅱ) —酚氧配合物中间体形成机理相一致.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为2,4,6—三溴间甲苯酚钠与铜(Ⅱ)盐配合物的反应,并且由实验求得了反应速度常数及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赵敏光等提出的半自洽3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建立了过渡金属离子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Cu(H2O)2(en)][SO4]晶体的局域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统一解释,还预测了其EPR谱的值.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合成的一种外向式杯 [4 ]芳烃偶氮衍生物新试剂 ,试验其性质 ,并研究它与钴(Ⅱ )的显色反应条件 ,在CTMAB存在下及pH 1 0的缓冲介质中 ,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nm ,ε =2 .4 8× 1 0 4 L .mol- 1.cm- 1,钴含量在 0~ 2 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本方法灵敏度不是太高 ,但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若定义了标准化学势μ—,其他标准热力学量可从μ—和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得到.本文定义了凝聚相和溶液中物质B的标准化学势,根据标准化学势选取了相应的标准态,并讨论了活度、活度系数以及渗透系数等,对方程中有关符号和术语也予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离子簇近似下四角场中3d3离子EPR参量的微扰公式,通过配位场方法对LiF和AgCl中四角V2 中心的缺陷结构和EPR参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V2 在LiF和AgCl中的缺陷结构模型,即处于杂质离子与C4轴方向上VC间的配体将由于VC的静电排斥作用而朝靠近杂质离子的方向上位移一段距离?Z。根据上述缺陷结构模型得到的EPR参量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等温管式微分反应器,研究了常压下在铁系无铬(NBC-1)型催化剂上CO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应用参数估值序贯实验设计的原理优选实验点,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幂函数型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参数估值,获得本征动力学模型。并经F检验,相关指数检验及应用该数学模型进行某厂变换炉催化剂用量的计算,证明了实验数据及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λ=760nm,I=0.5×10~3mol/m~3(KNO_3),T=25℃,[Cu~(2+)]_(tot)=10[CyH]_(tot),和pH为3.30、3.50条件下,测定了大环配体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乙酸(简写为CyH)与Cu~(2+)的柠檬酸(LH_3)配合物配体交换反应。用ELORMA等计算程序算出假一级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_(obs)以及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k_(Cu)~(CyH)和k_(CuL)~(CyH),且得到了相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脉压(PP)、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498名患者,检测血压、hCRP、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尿酸等。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hCRP为(2.22±2.81)mg/L比(1.32±1.41)mg/L,P<0.001。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相比,hs-CRP为(2.41±3.03mg/L比(1.86±2.38)mg/L,P<0.05。Hs-CRP最高四分位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最低四分位组,均有统计学意义。脉压与hs-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hs-CRP与高血压有关,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考虑成键元素的电负性|△X|和化学键之间的相互作用对CH_mX_(n1)X'_(n2)的生成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公式 △_fH_m(CH_mX_(n1)X'_(n2),g)=716.67+∑_(n_1A')+∑_(C_1a_1)其中,A'、a_1是结构参数,716.67是气态碳原子的标准生成焓。 23个化合物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合,相关系数为0.995。另外,预示了9个化合物的气相标准生成焓。  相似文献   

17.
用反应截面移动法研究了氯化镍与H_2DMG的固相配位反应。首次提出了用反应截面移动法计算等温固相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由三价稀土镧、钇、钕的硫氰酸盐分别与穴醚(2.2)、穴醚(2.2.2)反应,合成相应六种固体配合物,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室温下[Fe(bpy)_3](ClO_4)_3·3H_2O与NaI发生的固-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结果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快,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害虫综合管理策略,利用脉冲比较定理、Floquent理论及微小扰动法,研究了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反应、脉冲比例收获和脉冲常数投放的两食饵一捕食者系统的复杂动力学性质,给出了投放临界值,得到了系统灭绝、持续生存及一食饵种群灭绝其余两种群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数值模拟表明,随着投放量的增加,系统出现倍周期分支、混沌、吸引子危机、半周期分支等复杂的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