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经济权利的证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权利学说的理论扒梳是经济法学研究绕不过的问题,无论在逻辑、立法、还是现实层面,经济权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权利形态。民族经济权利包括民族经济平等权、民族经济自治权和民族经济扶助权,具有集体人权、发展权和宪赋人权的性质,能够促进民族地区民主法治、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实现,体现社会和谐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传统宗族治理、人治思维和宗教文化影响,民族地区法治文化滞后,法律运行不畅,民众法治意识淡薄。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推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为此应加大经济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法治文化教育事业,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因地制宜、渐进推进,还要加强普法学法,增强法律实施的实效性,让法律成为人们的内在信仰。  相似文献   

3.
从实践看,民族商事习惯蕴含多种内涵属性,主要包括:习惯内涵属性,道德内涵属性,民事内涵属性,商事内涵属性和民族内涵属性。民族商事习惯所具有的这些内涵属性,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交易效率,有利于提升民族类交易的法治品质,有利于优化特定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颁布实施后,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治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民族类高等院校因其独具的民族特色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特殊使命,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本文在阐释民族院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治教育特点及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民族院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建议。对我国各民族院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的各民族人才队伍,依靠法律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经济与民族生存、民族个体发展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民族传统经济既要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特点,还要走向现代化、多元化和市场化,才能有效促进民族成员形成多元文化素养与跨文化生存能力,成为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人才,从而促进民族经济、民族个体以及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民族经济体制是阶段性的民族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伴随民族经济矛盾的演变,应以自主积极的民族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坚持民族主体性,充分考虑民族经济发展特点,考虑各民族的经济发展需要,注重与其他民族的经济联系和交往。  相似文献   

7.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党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以江泽民民族经济发展观为报导思想,以民族经济科学发展观为报道理念,努力做好民族地区的经济新闻报道工作,真实地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革、发展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鸣锣开道,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动态稳定,是整个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必须通过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党的制度,确保政治稳定;必须通过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保证和促进政治稳定;必须通过构建民族法律体系,使党政机关依法办事,使公民依法参与政治活动,从而保障政治稳定,进而为民族地区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拓展民族立法领域提高民族立法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方立法是我国民族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单行条例的制定在民族立法当中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 ,在立法的广度和深度上与地方性法规有较大差距 ,制约着民族法规体系的完善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从民族地方立法的含义、加强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及完善民族地方立法的途径等方面论述拓展民族立法领域 ,提高民族立法质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探求加强民族地区地方立法 ,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法治之途。  相似文献   

10.
民族法律资源利用与民族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经济资源的新视角 ,对民族法律资源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初步考察和探讨。指出 :民族法律资源同其他社会经济资源一样具有价值 ,充分利用民族法律资源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文章对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法律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的西南指以云南为中心 ,包括川西南、桂西、黔西。该区为古羌人族系、古越人族系、古濮人族系的交汇地 ,他们与今之藏缅语族各族、壮侗语族各族、孟高棉语族各族有着渊源关系。清楚地认识这些渊源关系 ,对国家的稳定及民族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滇中南彝族民间一个大型传统节祭,咪嘎哈祭俗具有多重生态意义。年度性咪嘎哈习俗,通过一系列严格而神圣的祭祀仪式,不断强化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传递着民族文化心理。咪嘎哈节祭酬神、娱人的民间艺术展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传播,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丰盛的飨食互动,推动村寨内部及其与外部社会多向交流,整合村落间各文化主体,构建良善的民间社会生态关系,维系和谐至亲的地域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从主张民族自决转变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共不断探索并成功构建了符合国情的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适当模式。1940年代以前,接受列宁思想和共产国际决定,以民族自决为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方案。抗日战争期间,淡化民族自决观念,树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共同纲领》独创性地规定在全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980年代,第四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先后颁行,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得以加强,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及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创立并实施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条件。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坚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群集歌唱习俗自远古开始,流传至今,时间在春闲秋闲,地点在圩场村外,歌节名称各异,歌唱形式多样,歌唱内容丰富,婚恋、美育、道德教育、民族团结、知识技艺传授、经济文化交流诸意义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5.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特定 民族共同拥有的大脑与机能系统的特点,也就是构成民族 共同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民族意识则应该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 的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民族意识概念。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界定的标准有题材论 ,作家论 ,作家、作品民族特点统一论 ,作家、民族文字统一论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涉及作者的民族出身问题。而由于现当代少数民族作者民族出身的复杂性 ,造成了对少数民族文学范畴和界定的混乱及不确定性。少数民族文学应是少数民族作者创作的 ,体现本民族独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问题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政府部门、知识阶层还是普通民众,对于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都有了新的认识。要解决中国民族关系问题,就要淡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民意识、公民意识。真正要加强的政治认同的对象应当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各自所属的"民族",对于56个"民族"这一层面的群体的认同,应该逐步"去政治化",保留各自传统的文化认同,尊重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宗教和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8.
撒拉族的族群认同以1954年政府确认其为一个民族以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为分界线。之前主要表现为与周边文化互动的文化群体;之后的种种族群想象和民族认同具象表明族群的政治性认同始终是族群认同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民族心理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应从三对矛盾同与异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纯与不纯的关系中 ,来看民族心理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制约作用 ,所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应用问题 ,必须联系民族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本文以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为主题 ,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流迁的背景、现状及其趋势 ,阐述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关联性 ,强调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提出了建立健全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机制的迫切性及其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