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满族采参     
“东镇三宝”:人参、貂皮、东珠,而人参又为三宝之首。满族称人参为“沃尔豁达”;东北土语呼为“货”、“根子”、“棒槌”;而汉文典籍则又称为“人葠”、“人微”、“神草”、“地精”、“人御”、“鬼盖”等。苍莽的长白山野,是我国盛产人参的宝地,也是满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满族,是明朝末年以建州女真部族为主体的女真部族与蒙族、汉族及东北其他部族逐渐融合的共同体。“满洲”这个名称1635年正式出现,而其主体“女真”之名,则早在十世纪初,就见称于世了。到十四世纪后  相似文献   

2.
清代布特哈打牲鄂温克人的八旗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八旗前的社会 自崇德年间,鄂温克各部落便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任命了佐领“达如汉”管理鄂温克族,按时向盛京纳贡,统属于乌喇(吉林)章京,不设兵额。当时每个男丁要向满族统治者献一张貂皮为公差。  相似文献   

3.
“东镇三宝”,除了人参,便是东珠和貂皮。东珠亦称北珠,即松花江、黑龙江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这种珍珠大小不一,颜色微青,浑圆而晶莹,是珍珠中最珍贵的,满语叫作“塔娜”。貂皮是貂鼠的毛皮,是毛皮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貂鼠大都穴居松林中的土洞或树窟里,以松籽为食。我国东北的莽莽长白山和滔滔松花江、黑龙江是这两宝的产地。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民有着长期的采珠和猎貂的传统。即使在十六世纪,满族(当时还称为女真,1635年才正式改称满族)逐渐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之后,采猎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然,采珠和猎貂不  相似文献   

4.
满族,是我国的北方民族.他们很早就生活在东北的广大地区,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其势力逐渐强大,后来入主中原建立了清王朝. 满族人是不食狗肉的.相传,当年努尔哈赤遇难时大火烧身,一只大黄狗在水中沾湿了毛在草地上滚灭了火,救了他.努尔哈赤当了罕王以后,为了报答"湿草之恩",就规定满族人不准吃狗肉.这是有些传奇色彩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人参崇拜     
人参(Panaxginseng)原产于中国,深受汉、满和朝鲜等各民族人们的喜爱,被认为是包治百病的万灵药(panacea);在中国医学史、政治史、民族史L均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国人对人参的利用和崇拜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梁书》将人参当作神草,《隋书》将人参看成妖草·王安石不接受人参,元人用人参为牛治病·明后期国人对人参崇拜达到惊人的程度……人参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纬书和本草。《春秋纬·运斗枢》:“摇光星散而为人参,人君废山读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礼纬·斗威仪》:“君乘木而王有人参生,下有人参上有紫气”。…  相似文献   

6.
满族人在北京已经有34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可称得上是老北京了。1644年满族人人关时据说来京的有12万人,1982年人口普查时差不多还是这个数,仅占全市人口的1. 2%左右。这300多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满族也是褒贬不一。过去的褒也好,贬也好,大多是说清朝统治者的事,但也有刺伤满族人民自尊心的事。满族人常为此不平。北京的满族人在一起拉家常,满族人可以举出许多事例来证明自己的民族不像某些书本或电影上所描写的那样。  相似文献   

7.
满族体育项目“采珍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珠,在满语中叫尼楚赫,满族人把它当做光明和幸福的象征。采珍珠是占代满族人民的重要生产活动,满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关于珍珠的  相似文献   

8.
在清代,赫哲族要定期定额向朝廷进贡貂皮,清廷则以布匹、衣服等物回赐,此即贡貂与赏乌绫制度。通过缴纳貂皮贡赋,体现了赫哲族对清朝政治臣属关系的认同,在客观上促进了东北边疆的稳定、赫哲族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赫哲渔歌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之称始见于康熙。初年,《清实录》《皇清职贡图》载曰:"康熙,三年癸卯,三月,壬辰,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至此,赫哲族之称延用至今。赫哲族傍水而居,素以"夏捕鱼作粮、冬捕貂皮易货为生计"的渔猎民族。富饶美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赫哲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船是赫哲族每家必备的重要工具,即用于生产,又用与交通。  相似文献   

10.
布特哈贡貂制度始于天命、天聪年间,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这一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赋税制度,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统治管理方式,是巩固东北边疆的有效手段,也是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布特哈八旗贡貂制度使布特哈地区成为朝廷的貂皮供应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统治阶级对貂皮的需求,并有利于保持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征,在有清一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太祖、太宗“奉安”福陵、昭陵地宫年代匡正李凤民,陆海英福陵、昭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各自的“万年吉地。”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七日,努尔哈赤因病于清河温泉治疗无效,从大子河乘船回沈阳着手准备自己身后事。同时,急旨命大妃乌喇纳拉氏...  相似文献   

12.
张鸿铨是满族人,因为他有一个正白旗的外祖父。如今让张鸿铨最为骄傲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外祖父,将西藏推介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第一人;二是不久前他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舰船与车辆模型博览会”上,辟出了惟一一个古炮展柜。  相似文献   

13.
楚勒罕     
楚勒罕清朝统治者为了征收打牲部落的貂皮所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定期交易市场。每年农历五月在齐齐哈尔城附近举行。到市场交易的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外,还有附近蒙、满、汉等民族。届”时,由黑龙江将军、布特哈总管也率领大小官员前来挑选所征收的貂皮和贱价强...  相似文献   

14.
2016年4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班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开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是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与关东风情相结合,依托东北地区的地产资源和文化资源,立足于东北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富的民族形态、鲜活的民俗风情,将非遗传统技艺和当代剪纸艺术形式相融合,将关东风情剪纸建设成为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为东北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既有艺术造诣,又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感的艺术精英,创作一批极具地域风情、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力作,进而推动东北民间美术文化事业稳步前进与发展。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对关东风情剪纸课程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闯关东人的性格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闯关东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这种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天人合一思想、齐鲁文化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东北特色,为实现民族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6年4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班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开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关东风情民间剪纸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是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与关东风情相结合,依托东北地区的地产资源和文化资源,立足于东北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富的民族形态、鲜活的民俗风情,将非遗传统技艺和当代剪纸艺术形式相融合,将关东风情剪纸建设成为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为东北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既有艺术造诣,又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感的艺术精英,创作一批极具地域风情、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力作,进而推动东北民间美术文化事业稳步前进与发展。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对关东风情剪纸课程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富裕县西部的三家子村住着五百多满族人。中、外语言学家发现,这里是研究古代满族语言使用情况的理想地方。住在三家子村的满族人所使用的方言,非常接近原始的满语。  相似文献   

18.
老舍与他笔下的满族人物文/舒云新中国要找几个人代表满族,周恩来说,老舍同志,就您了,您代表满族比谁都强。老舍高兴地答应下来。老舍是满族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可能没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老舍在解放前写的那么多长篇短篇中,人物众多,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  相似文献   

19.
闯关东人的性格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闯关东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这种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天人合一思想、齐鲁文化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东北特色,为实现民族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你来到辽宁省岫岩一带地方,会发现许多流传在那里的满族风土人情,择其要者记之于下。旗、卜子在岫岩,被叫做旗或卜子的地方,往往是满族的聚居处。这种名称的产生是有历史原由的。300多年前,满族人初到岫岩落户时,大多以氏族为单位,成为“占山户”。随着他们开发山林土地的辛勤劳动,人口也繁衍了,便开始形成以氏族为单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