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最近指出:“四五”(2001—2005)普法期间,是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同国外企业按照同一规则进行竞争与合作的新时期。大力开展企业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企业讲信用、讲制度,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处理经济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大型外资项目需用地1000亩,甲乙两市都在争取,甲市地价零地价,乙市测算谈判地价为每亩10万元。不料,外商最后决定落户乙市而放弃了甲市。外商的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这表明,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无节制的优惠,往往事与愿违,甚至自吞苦果,非优惠竞争时代正向我们走近。讲信用是头等大事。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通行证。中科院《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了最新经济发展成本:“因为信用缺失,用1美元在世界平均状况下可办到的事,在我国就需花费1.25美元。”更为严重的是,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  相似文献   

3.
(一)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所谓信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践约能力。即常说的“讲信用”、“守信誉”、“一诺千金”等。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指的信用 ,是一种狭义的信用 ,它把信用从纯人情的、社区的、家族的以及政治的和其他社会功能的信用关系中区分、剥离开来 ,形成一种新的体系 ,并使之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一种基础制度。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受信方向授信方在特定时间内所作的付款或还款承诺的兑现能力 (也包括对各类经济合同的履约能力 )。因受信对…  相似文献   

4.
<正>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本是大自然进化演变的法则。同样,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也是优胜劣汰。英国一位名叫艾伦的社会经济学家描述了“破产”的作用:“破产即是债权人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新陈代谢的一个契机。” 然而:“破产”一词我们祖先却解释为:“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产失业,亲戚别离。”前人对它的诠解是: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5.
论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破产企业的财务进行审计,是清算组破产清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清算组真正开展破产清算工作是从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开始的。同时,破产清算中的许多问题的处理,许多情况的了解,也是直接依据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所以,做好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清算组完成整个破产清算工作至关重要。一、破产企业财务审计的目的是:1、为了进行破产清算。一方面,对破产企业财务进行审计本身就是破产清算的组成部分。破产清算离开对破产企业财务审计,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准确的。所以,对破产企业财务进行审计,既是破产清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6.
战略绩效考核国有资产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考核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现实中,有的企业昨天是世界500强,是世界著名的企业,因为一个突发事件今天破产了。有的企业资不抵债了,种种原因不能破产,也许可能扭亏为盈了。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把企业管理成什么样才算管好了?把企业引导为什么样才是成功?对企业应该是“管控”、“掌控”还是“导控”?考核这个“指挥棒”,在国有资产经营中如何引领企业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实现价值及反馈价值。然而,价值被衡量才能体现,这都需要考核,而且是科学的考核。  相似文献   

7.
贾坤 《决策探索》2004,(10):49-49
一、公民信用权公民的信用,是与法人的信用相对称的概念。是指公民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信赖与评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缺少不了的就是诚实信用。参与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应严格遵守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没有诚实和信用.人类的交往和社会生活就没有了安全感。信用是一个文明社会中作为人必不可少的资格。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换活动。必须以交换者相互之间的人格认可和对交换规则的共同信奉为前提。他们之间是不是讲信用、是否能够信任对方或被对方所信任、是否真诚地遵守交易规则,是市场能不能够存在的基础条件。在具体的交易活动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格。公民信用首先作为一种道德评价,要求公民于内心及民事行为中蕴含恪守信用、童叟无欺、买卖公平、适时履约的品德操守。一旦公民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就要在交易中注重打造信用,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进行行为.将自己的良好品格、一定的财产保障作为信用的保证,珍惜信用、维护信用、拒绝失信。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促进交易迅捷.提高交易效率.使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序体系。  相似文献   

8.
《决策与信息》2006,(9):73-7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刚刚获得人大通过后的第5天,湖北7家国企踏上了政策性破产的“未班车”。9月1日,湖北省国资委对外宣布:东风轮胎集团公司、湖北蒲纺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自行车一厂等7个特困劣势企业,正式通过国家严格审查,获准实施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  相似文献   

9.
李棽 《决策探索》2001,(10):32-33
破产收购是指:已受法院破产宣告的企业,在破产程序中为了-防止破产财产因变价、分配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系统被肢解,生产能力完全丧失,严重浪费企业资源的后果,由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将破产财产整体接受,依法成立一家新设公司的方案。破产收购,既能消除企业因破产而引起的消极影响,又能使破产企业的财产在保持完整性和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新设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正> 实行破产制度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优胜劣汰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公布实施以来,至今已10周年了。但目前就全国而言进展缓慢,破产仍未走出“国企破产、银行赔钱、政府作难”的怪圈。由此出现两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视国企破产为危途,踌躇不前。该破产的企业破不了,长期靠政府“输血”、“救济”,有的甚至成为“植物企  相似文献   

11.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公司间接的信用行为,也是融资方式的一种。商业信用融资方式速度快,而且融资的弹性高,因为购货企业可以灵活选择自己的策略。对于很多成功的运用这一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方式,而是成为了一种直接增加财务收益的商业模式。下面我们通过对国美和苏宁两个连锁商业经营企业的案例来对如何运用商业信用融资及其风险控制的策略进行分析。国美和苏宁是我国家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业的“龙头”企业。由于各自拥有全国性的、较合理的网点布局,使得它们可以凭借其渠道价值在产业链中拥有很强的谈判能力,从而运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国美和苏宁  相似文献   

12.
杨合理 《领导科学》2012,(26):53-54
在我国,提升社会信用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党和政府的依法推动和引导,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信用缺失及其危害 社会信用一般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社会信用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个人信用缺失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企业信用问题表现在:一是企业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二是企业不讲信誉,相互之间拖欠货款;三是企业合同违约严重,利用合同进行欺诈:四是企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五是假冒伪劣盛行,制假贩假猖獗.政府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 ?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 ,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 ,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传统的“言必信 ,行必果”、“言而无信 ,行之不远”等古训的约束 ,因此 ,中国人是守信的。但是 ,也有人说 :中国人没有信用 ,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用危机。这两种回答你认为哪一个对呢 ?中国———信义之邦我国自古就有“信义之邦”之美誉 ,国人视信义为面子 ,为命根子 ,历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舍身取义为的就是这两个字。孔子的“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这句话也成为国人最正统、最经典的人生哲学。因而…  相似文献   

14.
<正>唯开手机虽然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毕竟是内力不够,破产也是“天经地义”。办公楼前来自全国大量经销商、供货商集结,追讨欠款;员工集体上访,包围办公室,要讨回工资;多名外方高层突然神秘蒸发,离开中国,下落不明;总部手机仓库被当地人民法院查封。“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一个曾经信誓旦旦要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 讲价值得到者的“保证”。所谓有人讲“信用”,也就是价值得到者的“保证”能够完整地实现,即是借入的价值能够按照约定回归,俗称“有借有还”;所谓有人不讲“信用”,也就是价值得到者的“保证”不能够实现或不能够完整地实现,借入的价值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回归,俗称“有借不还”。应当说,生活中对信用的表达与经济学上对信用的理解,本质上是同一的,借入者的“保证”是信用关系的最核心部分,经济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只有在“保证”之下才能发生。 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信用…  相似文献   

16.
信用和风险是与生俱来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对其生存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承担着受信用的交易对方破产或其他原因造成无法履约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因此,在通过企业信用方式交易的同时,风险是应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涉及商业信用企业不多牛败的睾例。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风险意识不足,只见眼前的繁荣,看不到将来的隐患;二是担心有损与潜在客户的关系,怕失去市场、失去客户,三是企业不愿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防范风险;四是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难免出现上当受骗的结局。原因尽管…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13,(10):I0002-I0005
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城市亦然。 “诚信既属于道德的范畴,也是经济资源的概念;既是政府的基本遵循,也是全社会的行为准则。”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如是说。对一个城市来说,良好的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资源和无形资本,  相似文献   

18.
公司重整也称公司整理或公司更生,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出现破产原因或有破产原因出现的危险时,为防止公司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公司破产,在法院的干预下对该公司实施强制治理,以使其复兴的制度。重整制度既注意调整债权人和债务人、公司股东等利益关系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又强调维持、重整企业的各项措施。市场上广泛运作的“重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下的债务解决方法,任一当事人的反对都可能使债务解决方案无疾而终,而重整制度中的分类表决制度能够保证体现大多数利益关系人的重组方案得以通过,并且在司法的监督下不强制执行。破产重整制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纽约一市民办理购房贷款时,银行告知他12岁的儿子因闯红灯被记录于家庭信用档案,按照规定要缓贷一年作为处罚。连闯红灯这样的“小事”都被记录于信用污点,可见美国社会对信用的高度重视,也让我们看到了发达国家信用信息系统的细致、完善和运作的有效性。目前北京已有800万人进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记载的内容包括房贷、车贷等,今后物业费、水电费、采暖费缴纳也将列入其中。“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初步建成由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个人在贷款、纳税、缴费等方面的不诚信行为,企业的偷税、骗贷、拒缴社保基金…  相似文献   

20.
魏爱琴 《领导科学》2001,(10):38-39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强调要“以德治国”。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思想。治国如此,推而广之,治企也应如此。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就应该把“依法治企”与“以德治企”结合起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企业经营哲学,探索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