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制度环境、信息需求与政府财务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已被提升到党和国家的决策层面,这凸显了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构建对于我国未来政治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从国外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建设经验来看,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构建尚有若干问题亟待决策。由于我国包含政治、经济等在内的制度环境与国外差异悬殊,构建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不能"东施效颦"。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建设应以制度环境为背景,以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为导向,并在若干具体问题上做出选择,循序渐进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制度经济学核心概念的交易成本至今存在着界定上的混乱状态.通过对交易与制度、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的深层挖掘,对交易成本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并提出了必要交易成本和非必要交易成本的概念,从而为厘清交易成本提供一个可信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制度、交易成本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交易成本对制度演进进行了严格的界定 ,在对社会责任提出本质的定义后 ,探讨了必要交易成本和它的关系 ,并在这个基础上 ,分析了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的制度为什么必将趋向这一共同的社会责任 ,最后 ,揭示了交易成本在这种趋同中的本质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农业保险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的作用,分析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交易成本视角找出农业保险供需失灵的原因,提出城乡一体化中农业保险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交易成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易成本理论是上个世纪 7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经济理论。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扩大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而且还使西方经济学的整个研究基础发生了改变。近年来 ,随着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各种新的观点和看法仍在不断涌现 ,这些新内容从不同角度对交易成本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居民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民保险需求是影响保险供给、影响保险业险种开发和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分析研究居民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保险业的险种开发,也有利于政府对保险业的宏观调控和保险政策的制定。经过运用模型对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保险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城乡居民的保险需求更多是出于人身保障动机,属于一种保障型储蓄行为。保险业的险种开发和政府部门的监管,应突出险种对生命的保障功能,而不应偏重于投资功能险种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人口的迁移与居住地域的变化,更要注重让农民拥有和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为此,本文基于财政学中"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保费补贴联合作用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本身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较小,而保费补贴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使得公共服务水平 、农民收入结构、受教育水平等许多不显著的因素成为了农业保险需求增加及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就此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2007年在安徽部分地区的农业保险需求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logit模型对安徽省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纯收入、是否购买过农业保险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显著,并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其他几个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各地的巨灾损失呈现上升趋势,我国也是自然巨灾频发的地区。巨灾保险作为重要的风险分散手段,其发展仍然面临着困境。通过预期效用理论模型的构建,可以发现风险偏好的类型变化、支付意愿和财富不匹配、巨灾风险集聚都导致了巨灾保险的需求不足。基于预期效用理论的结论,建议我国应该通过强化巨灾风险宣传和科普、发挥政府作用的方式,推广强制保险、进行保费补贴、提供综合保险、推行供给侧改革,加快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和有效市场。  相似文献   

10.
保险有效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保险有效需求与潜在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原因有:受传统思想、计划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保险意识薄弱;由于收入分配不均而引起的贫富差距过大、以及居民的习惯性投资理念也影响着保险市场的需求量;另外,保险公司所开发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品种单一也是造成中国保险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一大因素。基于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关部门应对症下药,将中国保险业逐渐引入正轨,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上市银行股利分配的数据为基础,采用事件分析法针对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后的异常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对公司价值不造成显著影响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中国某些IT业上市公司企业业绩与员工个人收益非同向变动的现象 ,论述了IT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从业人员主权倾向 ,并从我国IT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方面分析了IT业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57家深、沪A股民营上市公司,分别从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与股本扩展能力四个方面来分析高管现金报酬、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现金报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即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激励作用;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不显著;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越大,公司高管的现金报酬越多等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并购绩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是一种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关于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以往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并购在短期内会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但绩效的改善缺乏长期性.而通过对我国2002年并购活动进行实证分析,统计处理结果表明,2002年的并购活动并没有使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改善,相反,还使之有所下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并购绩效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对于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日益突出.本文认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公司高管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更替作用.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大多是绩差公司,且转移前后的高管变动与企业绩效无明显相关关系."二元经理人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更处于超强的内部人控制状态.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未能发挥相应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上市公司规模和行业差异对其融资行为的影响。其论点主要建立在对西方融资偏好顺序这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之上。对深圳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进行随机抽样,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在对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公司规模差异影响公司负债融资决策;(2)公司的行业差异影响公司自我融资政策。  相似文献   

18.
公司多元化会带来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更高的代理成本,预期将表现为较低的盈余质量。采集2000~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面板数据,选择盈余管理、应计质量、盈余稳健性、盈余价值相关性、盈余持续性和资产减值计提水平六个盈余质量指标对此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相对地区多元化,行业多元化具有显著的盈余质量效应,公司行业多元化程度越高,则其盈余质量越低,表现为更高的操纵性应计、更低的稳健性水平及更低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这为多元化的代理成本与多元化折价找到了新的证据与解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应更加关注多元化公司的盈余质量及其盈余管理动机、方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整合企业资源、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一种杠杆收购模式———“管理层收购”应运而生。引入英美国家MBO的发展及融资行为 ,分析国内MBO的现状及政策导向 ,抽取其中六家作为分析样本 ,对收购资金的构成和缺口资金的融通渠道展开分析 ,提出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可能融资渠道主要有以股权为资信进行融资、通过MBO基金融资、借助信托资金方式融资、横向资金融资、公司资信融资、卖方信贷融资等  相似文献   

20.
对沪深两市2009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情况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如公司规模、上市年限、审计机构、大股东股权比例都对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产生影响。其中,规模越大,大股东股权比例越高的公司越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相反,审计机构规模越大,上市年限越长,越不愿意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