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波 《现代交际》2003,(8):23-24
“妈妈,那里的小朋友我一个也不认识,我该和谁说话?”有一天你的孩子也许会这样问你,而这个问题后面的意思是,你该教我一些最基本的社交礼仪了。 不管你的孩子在家的把戏多么逗人,总有一天,并且这一天比你预想的时间要早,人们会用一些规范来评价他们的行为,会对一些行为提出严厉的批评。而做父母的却很容易忽视这点,甚至轻率地认为不必对小孩子太过认真。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他们意识不到这样下去他们的孩子早晚有一天会当众大出洋相,更不懂得礼仪训练要在很小的时候开始。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主讲:15岁小虎的妈妈蔡红我是一所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师。我的儿子小虎长得虎头虎脑,既聪明,性格又比较单纯,从小到大喜欢看漫画书。他不像别的孩子那么早熟、有心计、这也是让我们当父母的最满意的一点。要知道,单纯、晚熟的孩子更不容易在学习上分心,更不容易学坏、早恋,做  相似文献   

3.
做好父母     
<正>不知道如何做未婚妈妈我是一个即将生子的未婚妈妈,不畏惧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但对于如何照顾生活在残缺家庭里的孩子,我的确有些畏惧。因为我不打算结婚,想一辈子一个人带孩子。现在,我应该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做哪些心理准备呢?你有没有问过你自己:要孩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因为被伤害了,想生下孩子给伤害你的人以报复和惩罚?还是根本不想结婚,但却需要一个孩子陪伴自己?如果是前  相似文献   

4.
10岁的儿子不喜欢干活,我就用金钱奖励的方式来鼓励他:刷碗5毛钱、洗袜子1元、拖地2元……钱不多,儿子却很踊跃,而且活儿也干得不错。但我没想到,后来他下楼给妈妈送钥匙也要价1元,帮忙照顾小弟弟也要5元钱。我不想再物质奖励了,但希望孩子能养成帮家人分担家务的习惯。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用物质来奖励,表达的是我们对孩子某个行为的肯定、鼓励和"你要继续这样哦"的期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要有让这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诊室里,常听到妈妈们抱怨:如今的孩子的心思很难猜,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为此,她们啼笑皆非,甚至恼羞成怒,认为孩子不诚实、不听话,故意跟大人作对,于是对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打骂。其实,大多数孩子是被冤枉和误解了,原因在于妈妈们不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个孩子,没想到,他早已懂得了生离死别,并且用他能想到的方式,给了我一份这么朴实而又深远的爱。A儿子从学校回来,问我:"妈妈,你最希望我爱你的方式是什么?""什么?"他说得太一本正经,我一时有些愕然。"就是最爱你的方式。"他不满地重复。"你要乖一点,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就像隔壁家的小姐姐那样。"我随口说道。  相似文献   

7.
正发脾气时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很重要,至少,不要让孩子觉得你每一句话都在告诉他:我不爱你。周末带苏宝去儿童博物馆,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不远处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忽然大哭起来,妈妈先是抱起来哄,孩子一边哭一边蹬腿,最后变成了满地打滚。孩子妈妈发飙了,对孩子大吼:"你怎么总是这样!以后再也不带你来了!"  相似文献   

8.
正每朵花都有结果的心,每个妈妈都是深爱孩子的。可是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用爱绑架孩子的心灵。一天,儿子告诉我,他同学准备初中毕业后去当职业游戏玩家。一句话说得我愣住无语,世界上职业有千百种,从没听说过还有把打游戏当职业的。我问,他父母能同意吗?儿子说不知道,他没说他父母啥意见。然后,儿子话锋一转说:"妈妈,我也想像他那样,也不上高中去职业打游戏,你同意不?"我怎么能同意,这不是开玩笑吗?天天玩游戏,也是一个职业?儿子说:"你不懂,这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狼爸"萧百佑刚窜红网络那阵子,我也曾挤在围观的人堆里,准备给他一板砖,不曾想看着看着,竟发出一声长叹:"‘狼爸’真是不容易呀!"从孩子3岁起为他们制定计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走样地执行下来,仅此便可称作奇迹;将孩子一天的时间细化成三段,标出时间刻度,列出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对照时间表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还要对孩子的心理活动、生理成长、身体状况了如指掌;随时与老师保持联系,连孩  相似文献   

10.
喜欢     
爸爸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女儿和妈妈每天在医院里照料爸爸。几天以后,妈妈急火攻心,也病倒了,并且做了手术,15岁的女儿从此要照料两个病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女儿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她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其他孩子还在酣睡的时候,她已经做好饭披着晨曦送到医院。看着孩子日夜忙碌一脸倦容,妈妈很心疼,也很不放心:“累了就歇一歇,你要是也病了,可就全家覆灭了。”女儿却一个劲儿地安慰妈妈:“没事,我什么都会做了,您想吃什么就告诉我吧!”妈妈笑了,说非常想喝鱼汤。“好啊,我中午就给您做鱼汤。”下午很晚的时候,女儿才把饭送到医院来。打开饭…  相似文献   

11.
当我用爱因斯坦的故事鼓励豆豆时,他却委屈地说:"妈妈,我又不是爱因斯坦,干吗和他比呀?你不是总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吗?"曾经有一阵子,豆豆很害怕失败,不敢尝试,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想退缩。一次,豆豆从幼儿园带回来一个迷宫玩具,连续两次没走成,就再也不肯玩了,沮丧地对我说:"妈妈,我一定做不到!"还悄悄把迷宫玩具藏了起来。玩不玩迷宫无所谓,但是这种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的心态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鼓励他,我给他讲了爱因斯坦和3个小板凳的故事,说:"豆豆,只要你肯用心和努力,一定会玩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2.
怨言娜娜;“妈妈,叔叔的婚礼真隆重,有这么多好吃的,真是吃也吃不完。”妈妈:“这有什么?我结婚时比你叔叔的婚礼更隆重,好吃的数也数不尽!”娜娜噘起了小嘴:“妈妈,你为什么不带我参加你的婚礼呢?”舅妈“你和朱丽娅的婚约解除了吗?”’“他不愿嫁给我。”“为什么?”“我没钱。”“你对她谈到你舅舅很有钱了吗?”“谈了,所以现在她是我的舅妈了。”解除婚约维拉:”你为什么要和沃克解除婚约?”诺娜:“昨天我们去看相,算命先生说我会生两个孩子,但却说沃克会有四个。想想看,那多出来的两个孩子,是他跟谁生的?”要吃…  相似文献   

13.
姜涛 《现代交际》2008,(12):29-29
亲爱的妈妈:您好!妈妈,26年来,我从来没有给您写过信,在这里,我想对您说一说我一直憋在心里的话。我一直都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懂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是因为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我从小就见他不多的原因吧。但在我的心里,您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不容易的母亲。我知道您只是一位普通工人,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您没有什么文化,但我知道您人实在、善良、勤劳。这么些年,我一直记得您教导我的那句话——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做坏良心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当孩子闹着要看电视,不断挑战家庭规则时,你是无奈屈服,坚决回绝,还是想一个有趣的方式来解决呢?现在的小孩都爱看电视,4岁半的小美也不例外。我给女儿小美制定了一个规则只有周末才可以看电视,每次看30分钟。这个规则实行一个月后,小美开始不满足了,频频向我发起挑战。无论是早上刚起床,还是放学刚回家,甚至睡觉前,她都要对我重复一句话"妈妈,我要看电视!妈妈,求求你啦!妈妈,你是天下最好的妈妈!"小孩看电视的坏处太多了对眼睛和大脑都不好;孩子总看电视会变得身懒、脑懒、心懒……可是这些跟她说没用,她早就  相似文献   

15.
随着儿子一天天地长大,我也在学习不再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否则我累,孩子更累。那天我闲来无事,打电话给巴图,是录音留言状态。"嘀:一声响后,我欢快地对着电话说:巴图,妈妈给你打电话,妈妈很想你,你方便的时候来个电话好吗?拜拜!"等了两小时,没有回应,我又把电话追过去,仍是留言:"巴图,妈妈一直在等你电话,你怎么不回  相似文献   

16.
代表观点:照顾孩子,还得亲妈上阵 代表人物:周萍,29岁,全职妈妈 如今,好保姆难寻,有些保姆价高还不放心.不论衣食住行还是教育陪伴,全职妈妈都能更精心地照顾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更有安全感的成长空间. 我觉得当全职妈妈有4大好处. 1.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由于长时间与宝宝相处,亲子关系自然比较亲密,因为对孩子来说,妈妈是最重要的人,容易产生依赖感.  相似文献   

17.
<正>10岁的儿子迷上了某档电视相亲节目,老怂恿我去参加,征婚给他找一个爸爸。离婚4年一个人带孩子很不容易,考虑到孩子我也曾想过再婚。但是,我在KTV当领班,这样的工作很多男人瞧不起。我学历不高,年龄也到了36岁,很难换一份正常工作。我很想满足儿子的愿望,但却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18.
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假如人生注定是一场目送,我只愿陪伴孩子过好每一个当下。闺女上幼儿园那天,我一整天都心不在焉。同事问我怎么了,我说孩子第一天入园,也不知道怎么样。同事笑我,你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还真是这么个理儿。记得生孩子前,我也常嘲笑闺蜜重娃轻友,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自己要做个潇洒的辣妈。可生了娃后,分分钟打脸。特别是两次因病分离的经历,让我恨不得将娃揣进兜里。  相似文献   

19.
渐渐地他长大了,大概是13岁以后,我发现他不愿意跟妈妈一起了。很多妈妈只看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其实很多情况下,倒是母亲更离不开孩子,我便是如此。丈夫从儿子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外地工作,儿子基本上是由我独自抚养长大。小时候,儿子跟着我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20.
正谢谢你,超级小爸爸,因为有你,我才知道当妈妈可以这么幸福。A周末,我带儿子在小区里晃悠,因为刚下过雨,所以小朋友很少,只有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广场玩,两个孩子相差3岁,一人手里一个飞车,玩得很开心。儿子想加入,可是努力了好几次无果。他求助似的看着我,我走过去,问兄弟俩介意不介意多一个朋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