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快改革开放,统筹区域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今后的任务是实现全面的小康、更高水平的小康。十堰市必须把握“四大主题”,全面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2.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 ,落实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25年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 ,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第二步 ,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 ,全面总结了基本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昌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3年是落实贯彻实现“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 ,全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小康畅想曲     
宏伟蓝图振奋人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发展规划出的一幅美好蓝图。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是一幅凝聚人心的蓝图,更是  相似文献   

5.
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规划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号召,确定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这是造福于河南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贡献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河南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尤其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人均占有资源少.人们受传统生产观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单元,立足本 地人文、地理、经济、社会等资 源,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由此产生对内 发展扩张,对外吸引资金、技术,最终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独立完整的 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 本单元。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 GDP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 上,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 上。县域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国力 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性标 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 在。县域经济能否做到长期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7.
<正>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包括“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个方面,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地反映和体现在其中。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把邓小平同志三步走  相似文献   

8.
《决策与信息》2005,(12):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0一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汉字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目标,为刚跨过小康门槛的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全面小康”这一新目标令中国人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人们不禁对这一目标的内容实质以及如何实现小康也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时将比2000年翻两番,那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5万亿元,人均2万多元(3000美元),因此,未来20年,中国经济至少要保持7.18%的增长速度。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人民如期顺利完成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有能力也有信心带领人民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00年的5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跨越是用万亿元作为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在2003年1月份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重点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阐述了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关键还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1.农民收入的增加受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过剩的农  相似文献   

12.
辉煌——2007     
时间已经走过令人难忘的2006年。过去一年里,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继续上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5年到2011年17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劳动适龄人口比率和抚养率比率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劳动适龄人口比率,人口抚养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经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适龄倒动人口比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口抚养率比率成负相关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我国在人口红利上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弱,有预测指出,我国的人口红利可能会在2030年前后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意味着我国由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点已经不复存在,这就对我国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令人振奋,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有个全新的理解,在认识清楚的基础上,在奔向小康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走弯路,不延误时间,在快车道上直奔“小康社会”。“小康”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概念,属于经济范畴。人类经济生活水平一般分为穷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不同阶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  相似文献   

15.
王治通 《决策探索》2005,(11):32-34,4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通过今后20年的奋斗,逐步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化。其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中的大多数,约有8亿是农业人口,低收入者中的绝大部分也集中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未来现代化必需完全解决而不能回避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长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实现经济强省目标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增长速度”,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答案:①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讨论,我省已基本形成关于“经济强省”目标的共识,其核心内容是:到2010年,全省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宽裕型小康,有条件的地方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要实现这个远景目标,未来10年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就不能低于9%。②国内专家预测,我国“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要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去把握。本文结合实际对四川省成都市做实证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成都市目前人口的现状,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相互作用的主要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咨询与决策》2004,(2):1-1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十六大提出的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总的特征,就是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就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