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合理的参数选择是提高煤粉燃烧效率的关键。针对特定的煤粉燃烧器内部动力场,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二次风的风速及旋流强度对温度场、燃烧率、平均混合物分数、CO质量分数的影响,其结果与燃烧理论有较好的一致性。进而得出二次风速度的合理取值范围为50m/s~60m/s,二次风旋流强度的合理取值范围为0.25~0.75,为煤粉燃烧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钝体可以改变煤粉气流的流动状态,加速二次风和煤粉气流在燃烧室内部的混合,改善煤粉燃烧环境.提高煤粉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本文基于Fluent软件平台,以CO/CO_2比值作为煤粉燃烧效率的评价指标,以NO的质量分数作为主要污染物的评价指标,合理简化并构建煤粉热燃烧行为的控制模型,以煤粉燃烧器和烘干筒作为分析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煤粉燃烧器钝体关键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端径比和钝体锥角显著影响煤粉燃烧性能,随着端径比的增大,NO质量分数和CO/CO_2比值先降低后升高;钝体锥角对NO、CO、CO_2的质量分数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燃烧性能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当端径比为0.55,钝体锥角为50°时,NO的质量分数最小;当端径比0.55,钝体锥角55°时,CO/CO_2比值最小.从煤粉燃烧器燃烧效率和NO排放量的角度综合考虑,适宜选用端径比0.55和钝体锥角55°.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硫磺回收装置中主燃烧炉的燃烧情况,参照现役结构建立了燃烧炉的三维实体模型,依据忠县天然气净化厂燃烧炉的实际运行参数对炉内组分及入口条件进行了设置,采用realinzable k _ " 双方程湍流模型及EDC 燃烧模型对炉内燃烧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炉内燃烧情况;现役燃烧炉结构可促进气体间对流换热,实现炉内气体的强力混合;燃烧器是制硫反应的关键区域,单质硫在燃烧器内增量最快,提高燃烧器内气体混合效果有助于反应进行;气体在燃烧炉出口处速度分布不均匀,贴近炉衬处流速较大,说明现役花墙结构及布置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燃料分级燃烧低NOx技术采用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可解决由常规粒度煤粉作为再燃燃料而引起的未完全燃烧损失较大、NOx还原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热天平和一维热态煤粉炉分别进行超细煤粉的燃烧特性机理和燃尽效果的热态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在确保再燃区停留时间和较高燃尽率的同时,对于停留时间为0.8 s左右的高挥发份的褐煤,30μm的粒径可实现较好的燃尽效果.采用低挥发份的煤种,需进一步减小粒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钢轨弹性包覆材料对减小轻轨电车诱发地面环境振动的效果,在采用适合的列车移动荷载模拟方法和合理设置模型参数后,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不同工况下的轨道-地基土结构三维模型,分析在模拟环境下轻轨电车以30 km/h运行产生的环境振动,进行时域分析、竖向振级分析和1/3倍频程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关于列车移动荷载模拟方法,实测分析法获得的模拟数据更贴近实测值;在距轨道中心线8 m内双块式钢轨包覆材料的减振效果最好,当距离超过8 m后不同钢轨包覆材料的减振效果不明显;钢轨弹性包覆材料对于抑制低频环境振动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抑制高频振动效果较差,截面形状对于材料的减振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研人员:姚伯威杨明元孟礼廷刘福元刘泰丽 KW-1型水泥回转窑微机监控系统能对φ2.5m×45m水泥同转窑的窑头高温及窑尾温度进行检测;对窑体转速、生料输入量和煤粉喷入量进行控制,能实现手动、半自动、全自动操作,软件功能强,设计合理,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系统巾的高温柃测装置设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人-车-路闭环系统的路径跟踪能力以及操纵稳定性能,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3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以及基于车辆侧向加速度反馈修正的预瞄驾驶员模型,并与Carsim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检验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搭建了基于主动转向的路径跟踪模型预测控制器,采用双移线路径作为仿真工况,分别在有/无模型预测控制的情形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控制器可将路径跟踪的误差均值控制在0. 1m以内,将瞬态误差极值降低50%左右,并消除了路径跟踪后期的震荡现象;此外,可保持汽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值等操纵稳定性指标在合理范围之内。研究结果可为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研究以及无人驾驶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轻双四杆装箱机机构的质量,以减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耗材,采用Pro/E建立了装箱机双四杆机构零件的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建立了虚拟样机,然后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杆的受力数据,接着运用MATLAB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对其进行抗拉形式和抗弯形式强度分析和校核,最后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得到较合理的截面参数和形状。  相似文献   

9.
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力为研究对象,探求其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为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提供参考价值.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三角模糊数对指标赋权,构建出传播力模型,明确了指标的取值方法,并选取《图书情报工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模型及指标取值的有效性,发现《图书情报工作》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表现一般.该结果既有共因,也有特因;这些问题也是学术期刊提升其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0.
水煤浆是固液两相的非牛顿流体,其流变性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也较多,对水煤浆输送和燃烧起决定性作用,考察了用大同煤制备的质量分数约为70%的煤浆的质量分数,添加剂类型,用量对煤浆流变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流变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点火燃烧装置的工程应用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系统构成 ,阐述该装置在现场运行机组上的改造方案和应用方式 ,着重分析其工程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超细煤粉在一维热态煤粉炉内燃烧时煤粉粒径、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及煤种等因素对NOx释放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细煤粉NOx的排放浓度低于常规粒径煤粉;NOx的排放浓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煤种不同,NOx排放规律不同,煤粉超细化后,龙口褐煤的排放量明显减少,晋城无烟煤则变化不大;NOx的排放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电厂大型煤粉炉的结焦问题一直引人注目。本文针对烧劣质煤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了结焦的原因。并结合国内外防止结焦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强对结焦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同时具体地提出以左右摆动型式喷燃器调节假想切圆,以煤质挥发分确定炉内卫燃带最佳面积,以及提高安装(检修)质量等有效措施解决炉内结焦问题,以此可作为电力安全经济运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主设计的新型PM 2.5智能监测系统,它以太阳能电池组为供电体系,通过联合使用A/D转换器以及其他常规检测仪器,可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多功能、高精度监测;采用GTM900B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超细煤粉再燃技术中影响NOx排放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煤种的主燃料,超细煤粉再燃均能起到显著降低NOx排放的作用,脱氮率在50%~70%之间;高挥发分的褐煤、烟煤是较好的再燃燃料;煤粉越细,对NOx的还原性越强,同常规粒度煤粉再燃相比,使用超细煤粉,NOx脱除率增加了10%以上;随着再燃燃料比例的增加,各工况均呈现NOx排放量降低、脱氮率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能源价格的波动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提出四项假设的基础上, 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等4个能源行业与其相关产业价格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给出了价格传导链条的数量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能源的价格波动对相关产业的价格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且有些部门之间会形成价格影响螺旋。研究结论揭示了能源及相关产业价格运行的关键环节和传导机制, 可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对能源及相关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理论及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量煤炭的直接燃烧使我国大气呈煤烟型污染,许多城市空气中的总颗粒悬浮物(TSP)指标长期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战略方针,但已有的环保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 光散射法无需抽气取样,可以连续地进行在线测量,并直接给出以mg/m3计的烟尘浓度以及颗粒的平均粒径大小,为每个污染源排放总量的测量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燃煤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受飞灰磨损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态下飞灰冲蚀受热面磨损特性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求出在不同粒子冲刷速度下,质量相对磨损量与受热面温度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