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诗人许浑生卒年新说及晚唐两许浑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在庆  高玮 《中州学刊》2007,(6):193-197
诗人许浑的生卒年有生于贞元四年卒于咸通二年或稍后的新说。但这种新说的根据尚需认真考辨。张祜诗中的"五十我无闻"句中之"我"乃自指,"五十"非指许浑的年龄,不能以此推出许浑的生年;而顾陶的《唐诗类选后序》作于大中十年而非约咸通三年前后,故不能以此文撰于咸通三年前后论断许浑、杜牧等人的卒年;考订《新唐书.宣宗纪》,认为其中刘皋被杀于大中十二年三月的时间记载有误,故不能据此而论定许浑卒于大中十二年三月之后;《吴越备史》中的侍御史、卫尉卿许浑,并非诗人许浑;晚唐有两许浑,不能将侍御史许浑的事迹作为考证诗人许浑卒年的考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晚唐诗人许浑卒年应如何考订——与吴在庆、高玮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可信史料证明,晚唐诗人许浑于唐大中八年尚在郢州刺史任上,并未"去世";顾陶<唐诗类选后序>作于大中十二年以后有充分的信史支持;欧阳修主编<新唐书>中关于刘皋被错杀于"大中十二年三月"的记载无可怀疑;由以上证据链证明,晚唐虽可能有两位许浑,但诗人许浑的卒年应确定在咸通年间为宜.  相似文献   

3.
许浑卒年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晚唐诗人许浑的卒年,闻一多《唐诗大系》定为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近年董乃斌《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载《文史》第二十六期)和谭优学《许浑行年考》(载《唐代文学论丛》第八辑),两文不谋而合地用许浑刺郢时所作的《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日有寄因酬和》诗以证郑常侍乃郑宪,郑宪在大中十一年方由中书舍人出镇江西,据此将许浑卒年分别定为“大中十二年”和“大中十二年后”。  相似文献   

4.
许浑,晚唐著名诗人,暮年刺郢州,其始末,董乃斌《唐诗人许浑生平考索》谓大中六年(852)至十一年(857),谭优学《许浑行年考》谓大中七年末或八年初至十二年或稍前。其卒,两《考》俱谓大中十二年(858)。今再考如下。大中五年秋至六年秋分司洛阳浑刺郢前尝分司洛阳,有数诗赠河南尹刘瑤,琢,两《唐书》有传,尹河南后拜宣武,《唐方镇年表》确考为大中七年,未详时序。浑《早秋寄刘尚书》(《全唐诗》卷536,以上只注卷次)赠瑑,瑑镇宣武检校工部尚书,诗云:“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昨夜雨  相似文献   

5.
杜荀鹤生平考证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双喜 《兰州学刊》2006,(12):142-145
晚唐诗人杜荀鹤于大中后至咸通初与顾云等共读九华,咸通二年到十一年移隐庐山。广明元年冬到次年春,杜有扬州之游。中和元年秋,杜荀鹤往成都赴举,二年春回,由于兵乱,绕道遂州长江县。  相似文献   

6.
咸通十哲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懿宗咸通年前后,诗坛上活跃着一群齐名一时的诗人,这就是咸通十哲。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八云:“唐人一时齐名者,……韩、柳、四杰、四友、三俊,皆兼以文笔为称。其专以诗称有沈、宋……皮、陆,吴中四士,庐山四友,三舍人,大历十才子,咸通十哲等(?)。”径称“咸通十哲”似首见於此。可见咸通十哲乃是一群“志以诗称”的诗人,可与文学史上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等作家群前后映美。但也许是人们对咸通十哲作为一个文学群体认以不足,故咸通十哲这一个作家群至今尚未引起文学史家的应有注意。今不揣翦陋,先就咸通十哲的若干问题略作考论。 咸通十哲及其由来 咸通十哲据其名似乎只十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十《张乔传》即称“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虫宾)、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  相似文献   

7.
关于唐代诗人杜牧的卒年,钱大昕《疑年录》谓杜牧卒于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年五十岁;而岑仲勉先生在其《唐人行第录》及《李德裕会昌伐叛编集证》中均认为是大中七年(公元853年),年五十一。今人缪钺教授亦曾游移于杜牧卒于大中六年和大中七年之说,最后在其发表于1962年的《杜牧卒年考》及后来的《杜牧年谱》里乃辨析杜牧卒于大中七年之误,考定杜牧卒于大中六年冬,公元852年,年五十。  相似文献   

8.
张祜是中晚唐之间的一位诗人,两《唐书》皆无传。《新唐书·艺文志四》上仅有“张祜诗一卷,字承吉,为处士,大中中卒”这样一句。我们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摭言》、《桂苑丛谈》等书的片断记载和张祜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大致情况。张祜,字承吉,(《唐诗纪事》为“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是清河(今属河北)人。关于他的生卒,今人有几种说法,我们同意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中的提法,即生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大中”一共是十四年,“大中中卒”,我们暂定为大中七年(853)左右。这样,可以说张祜生于公元292年,卒于公元853年左右,享年六十一二。  相似文献   

9.
韦庄诗地名人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的著名诗人,他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翁方纲在《石洲655∥濉⒏V萃跸缺彩砹端透V萃跸缺材瞎椤吩?韦庄在豫章遇到一位及第的进士王某,王某第二天三年的状元是薛迈,不错。可为什么偏偏是咸通三年呢?难道诗中的这位薛先辈不会是别的年份状元,不可以是咸通五年、咸通八年?查《登科记考》,从大中元年起(公元847年,韦庄11诗题称薛耽为常侍。常侍是指经常在皇帝身边的人。《唐六典》卷九曰:“(中书省)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凡册命大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谢保成先生关于《贞观政要》成书时间意见的商讨.笔者认为,《贞观政要》成书时间在开元九年九月至十年十月之间,着手编辑的时间的上限可以定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正式的编辑时间可以定在开元八年五月至十年十月之间.谢保成先生则认为,《贞观政要》"着手编录"大约"始于开元五年(717年);正式编录时间在开元八至九年(720~721年),而"基本撰成"时间的下限在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呈玄宗的时间在开元十七年(729年).故其意见不为笔者所同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谢保成先生关于《贞观政要》成书时间意见的商讨。笔者认为,《贞观政要》成书时间在开元九年九月至十年十月之间,着手编辑的时间的上限可以定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正式的编辑时间可以定在开元八年五月至十年十月之间。谢保成先生则认为,《贞观政要》“着手编录”“大约”始于开元五年(717年);正式编录时间在开元八至九年(720-721年)。而“基本撰成”时间的下限在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呈玄宗的时间在开元十七年(729年)。故其意见不为笔者所同意。  相似文献   

12.
《焦螟词》一卷,费锡璜撰。费锡璜,字滋衡,四川成都人。生于康熙三年(1664),卒年不详,雍正初年尚在世。密次子。与其兄锡琮皆有诗名,曾合撰《阶庭偕咏》三卷。(《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二○)有《费滋衡诗》五卷,附《焦螟词》一卷,收词二十一阕。清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唐代史学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唐代几部重要史书的始撰或成书时间进行了考订,认为五代史志可能始撰于贞现十七年(643),《大唐创业起居注》当成书于武德三年(620)三月至九年(626)五月间,《晋书》、《大宗实录》分别l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和永徽五年(654)闰五月,《文宗实录》的成书时间,诸书均谓在大中八年(854)三月,但从有关史实来看,似有误.  相似文献   

14.
晚唐郑谷有《献大京兆薛常侍能》一诗。赵昌平先生《郑谷年谱》谓 ,咸通十三年 (872 )春 ,郑谷在长安应试落第 ,归宜春。此诗作于此年或下年春季 ,薛常侍即薛能。但《全唐诗》又有注 :“一本无能字” ,提示我们此处“薛常侍”未必一定是薛能。《旧唐书·懿宗纪》记咸通十一年(870 )“十月 ,以给事中薛能为京兆尹。”但未见其为检校散骑常侍的记载。又郑谷该诗语气颇不像年轻时亟亟于科举之作 ,倒像是厌倦官场、欲归不能时的作品。所以如云此诗作于咸通年间则疑问重重。根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郑谷于昭宗乾宁元年 (894 )任右拾遗 ;乾宁三…  相似文献   

15.
1935年3月至6月《民报》副刊《民话》上发起了 一场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夜蝉声"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于夜里到底能不能听到蝉声.论争持续了三个多月,有八人参与,发表论争文章十余篇,其中还涉及朱自清的两封佚信,具有较高的文学史料价值.十一年后,1946年朱自清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回顾了此次论争,然而该文...  相似文献   

16.
《辞源》(修订本)1757页“河汾诸老诗集”条注曰:“元房淇撰。八卷。集录麻革、张宇、陈赓、陈飏、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依据汲古阁本断句并用四部丛刊本和粤雅堂丛书本校勘、由中华书局1958年12月出版的《河汾诸老诗集》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作“元房祺撰”,旧《辞源》亦作“元房祺编”。故作“房淇”,误。房祺,平阳人,大概为房皞后裔,曾任河中、大同两路儒学教授,著有《横汾集》,已失传。他因元好问所编《中州集》未录当时尚在世的河汾诸诗人之作,便收集八人之诗  相似文献   

17.
夫《会要》,一代史料之集大成者也。唐德宗贞元间,“苏冕缵国朝政事,撰《会要》四十卷行于时。”此纂修《会要》之权舆也,其后,宣宗“大中七年(八五三),崔铉以馆中学士崔碌、薛逢等撰《续会要》四十卷献之。”而《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俱失载二书,则史臣之无识也。夫《会要》之为书,以会粹为体,“集事迹而为鉴,或  相似文献   

18.
李昌祺是明初杰出的官员 ,也是著名的小说家 ,著有小说集《剪灯余话》。《明史·李昌祺本传》称 :“李昌祺 ,名祯 ,以字行 ,庐陵人。永乐二年进士……景泰二年卒。”认为李昌祺卒于景泰二年 (14 5 1) ,此说影响很大。薛克翘的《剪灯新话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杜贵辰的《剪灯三话》(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以及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2 0 0 0年版 )均持此说。然 ,明泰昌元年 (16 2 0 )俞汝楫等官修的《礼部志稿》卷五七却称 :“(李昌祺 )景泰三年卒 ,家事萧然 ,几不能殓。”又 ,《明英宗实录》卷二○二“景…  相似文献   

19.
唐代行交州海门镇所在方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治通鉴》卷250唐纪66载: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春正月,由于南诏攻陷交阯(今越南河内),唐王朝遂于同年六月,废安南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一月后,“复置安南都护府于行交州(海门镇)。”(《新唐书》卷222中南诏传与此同)直到咸通六年,安南都护高骈治兵海门,收复交阯,长达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乱才至此平息。对于唐王朝咸通四年设置行交州于海门镇的所在方位,历来治史者看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北,二说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三说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等。清代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博白县条云:“海门镇:(博白)县东南  相似文献   

20.
《大唐新语》,唐宪宗元和年间刘肃撰。《大唐新语·自序》末尾云时元和丁亥岁有事于圜丘,故此书大致应写成于元和二年(807年)。全书共十三卷,分为三十门类,记载了自唐武德初年至大历末年的人物言行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