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权利 《人才瞭望》2011,(10):108-109
写诗虽然不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强项",但他们却给我们留下的许多诗篇,都写得妙趣横生。毛泽东的"打油诗"1935年4月,刘英调到中央队当秘书长。此后,张闻天与刘英朝夕相处,有了更深的了解。直到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瓦窑堡后,刘英才同意与张闻天结为终身伴侣。张闻天和刘英结婚那天,毛泽东指挥直罗镇战役已经大获全胜,红军在陕北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2.
5月19日,台湾政坛刮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其政治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即将于每二天举行的台湾“总统就职典礼”。当天上午,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国民党主席连战提出了台湾两大“在野党”——国民党和亲民党合并的主张,并获得了一致通过。 亲民党的主体,本就是2000年从国民党分裂出来的,这次与国民党“分久必合”,无疑将对台湾“在野党”重新整合力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国民党主席连战表示,国民党近年来的“失败”,原因即是党内的分裂——分裂使国民党在前进中“跌跌撞撞”。他呼吁,所有过去因失望而离开国民党的人重新回到国民党的大旗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军队建设与发展的先决资源,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既是军委总部的政策要求,也是部队现实的迫切需求。笔者从建立机制、规范方式、创新方法等方面对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陈俊武 《人才瞭望》2014,(8):107-108
1929年,贺龙率红军第二次驻扎在石门子良街上,计划在这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红军来到子良坪,子良区区政府和区团防的公职人员潜逃一空。贺龙打听到,区团防局长向鲁卿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能文能武,虽任伪职,但为人正直,从不同流合污,便想吸收他参加红军,特地派人去接他。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正值红军长征胜利会师70周年,全国各地隆重举行了纪念。我在上海,并趁出差到故乡安庆和老区宿松,向部分文化界、军队、地方高校师生和干部座谈、报告,讲了我对党和红军斗争历程和革命传统的一些体会,以及如何发扬红军精神、革命传统,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兹将各次发言综合整理纪要如下,僅供参考,并求指正。  相似文献   

6.
海伦继其丈夫埃德加·斯诺后独自访问延安,多方面深入观察,成就了笔下红军诸将领真实的生活写照。海伦·斯诺1931年8月来到中国,翌年冬天与埃德加·斯诺结婚。1937年,海伦继丈夫埃德加·斯诺之后,独自访问延安。在延安近5个月的时间里,她收集了丈夫之前未及采访到的红军领导人的情况,其中包括朱德本人以及埃德加·斯诺离开苏区后与中共红军胜利会师的红二、四方面军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7.
刘海锋 《人才瞭望》2011,(10):107-107
开国元帅彭德怀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中,率领红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在江西抚州境内,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1933年10月31日,红七军团政委肖劲光奉命率部北上金溪袭击敌军第四师,未能得手。11月2日,周恩来、朱德命令三军团迅速北上,会同七军团消灭敌军第四师。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她自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建立以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前后九年,先在陕北,后在全国,然后在海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在抗日根据地和全国关心抗战和国共两党关系的人群中,可以说无人不知;更不用说在当时的红军、后改编为八路军(即十八集团军)与新编组的新四军中,更是无人不晓。  相似文献   

9.
这个采访线索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谈话中掌握的。若尔盖县委党史办干部蒋桂花在向记者讲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情景之时,无意中提到这位不会汉话的汉族女人——张丽桂。记者便立即决定:采访她。这儿几乎已没有人知道她这个汉族名字,只知道她叫泽仁卓玛。 “女红军”的家很好找,就在若尔盖县城达扎寺院的东侧,从大门迎出来的是一位身着藏袍的老妪,我一眼就断定此人就是“女红军”,因为在她的身上,依然还有汉族人抹不去的影子。她的眼神,她的气质,还有她  相似文献   

10.
世明 《人才瞭望》2011,(12):90-90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它是如何产生的呢?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193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这些事件的严正  相似文献   

11.
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洛阳市人事局于10月28日组织全体人员参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回顾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大家表示:要继承发扬和光大红军长征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坚定共...  相似文献   

12.
清贫与博大     
今天的读者,也许对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这三个美国人的名字不怎么陌生,但真要谈起他们和中国革命那种生死相交、血肉相连的关系,可能就不是十分清楚的了。这是不能忘记的。生活在陕北黄土窝窝里只读过初中二年级的一个上头土脑的年轻人白黎,决心为这三个姓名里都有“S”的美国人写一部书。因为还在槽憧少年时,当红军游击队长的父亲护送一个蓝眼睛、高鼻梁的美国白人来闯陕北红区的故事,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等长大之后,他就知道得多了。国民党把共产党描绘成青面涂牙的“赤匪”,是斯诺这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探险家,只身闯…  相似文献   

13.
引言:美国在宣扬中国及其他国家太空威胁的时候,也就为自己夺取对太空的控制权找到了理由: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在五角大楼举行的记者会上说,美国国防政策的三大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未来建立强大的军队,包括组建一支全新的"太空兵团".据专家预测,在未来15年内,美国将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作战部队.到2025年,美国空军将在外层空间执行目前在大气层内执行的大多数军事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不断增强党员创先争优意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为部队服务的思想,按照河南省人社厅关于在"七一"期间开展"六个一"系列庆祝活动的要求,2011年6月18日至19日,省军转办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利用  相似文献   

15.
童毅 《人才瞭望》2009,(8):65-65
1939年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一股反共逆流。驻扎在壶关县树掌村的国民党第24集团军新五军军长剥、殿英,对住在附近神郊村的八路军抗大一分校和第五专署路东办事处,经常挑起事端。  相似文献   

16.
何立波 《人才瞭望》2016,(19):86-86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学府,是培养红军高级军政人才的基地。从1931年到1936年,刘伯承曾任红一、四、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为红军培养了大批优秀军政人才。  相似文献   

17.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6,(6):1-1,4,5
今年“6·1”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简称抗大)成立70周年,是值得隆重纪念的人事。因为它渊源于井因山红军初建之始,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到很大规模,在八路军新四军活动的广大敌后战场,建立了十二个分校,五个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军政干部、革命精英到南北各条战线, 支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全国  相似文献   

18.
自从卡文迪许实验室建立以来,近代实验室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历程。而中国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立也将在21世纪之初迎来百年华诞。学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重新全面统筹规划,建立起高水平的实验室以及实现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为培养面向基层部队专业创新人才服务,是士官学校实验室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岁月关于岁月的回味,2011年,是一个很特殊也很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首先,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人民的安定生活,与我们党不断奋斗、牺牲、求索密切相关。国民党当年建立了黄埔军校,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这里可谓  相似文献   

20.
部队是维护国家内外长期稳定和平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内忧外患,部队的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加强部队的正规化管理,提高其核心战斗力,方能使部队在当前和未来的战场上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其的神圣使命。本文解读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