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②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弘一大师曾向人们倡言:处世须带春风。成事者大多如此。
  王小谟是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他说自己有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人生有低谷,心情从来没有低谷。  相似文献   

3.
处世三字诀     
邓荣河 《人才瞭望》2011,(10):20-20
中国常用汉字两千多个,其中三个字就可以把为人处世的真谛概括。第一个字是尖──能大能小为尖。能大能小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时个人灵活性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能变化的智慧。仅仅能大,不一定能成大事;仅仅能小,绝对成不了大事。  相似文献   

4.
学者的风范     
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的编辑兼记者,我经常要与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打交道。他们中的许多人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令我肃然起敬的并不完全是他们那长长的各类头衔,以及骄人的学术成就,他们的人格力量和学者风范更使我折服。  相似文献   

5.
袁圆 《人才瞭望》2013,(11):104-104
生活中有一些人处世圆滑,被形容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为了变通的需要,以更好地适应一时一事,所以圆滑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人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书藉:《处世100条》《与人友好相处的秘诀》。我们记住了许多条条框框的法则,但仍然觉得盲人摸象——不得要领。社会是复杂的,人的内心是微妙的,且瞬息万变,能不能找到一把处世的金钥匙呢?美国的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内基说“能”。金钥匙就是了解人类的本性,在交往中顺乎人类的本性,满足他人的愿望,就能在交往中如鱼得水。本性之一:人人最关心的是“自我”当你看一张包含你的集体合影时,你首先寻找的是自己;当你打听学习成绩时,最先打听的是你自己的成绩;当某住宅失火时,你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亲友…  相似文献   

7.
名人语录     
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一无所知的人。——王尔德  相似文献   

8.
名人掠影     
  相似文献   

9.
名人言论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别人做到的事,你能换种方式去做。——唐骏这样定义创新  相似文献   

10.
名人掠影     
  相似文献   

11.
人才问题历来是各个朝代、不 同社会一直十分重视的问 题。离开了知识和人才就谈不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谈不上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曾有许多慧眼识才的名人,他们的用人管才之道很值得我们借鉴。 司马迁的人才观 司马迁提过人才问题的一系列观点。一、他认为人才广泛存在于人民之中。他挥笔为起义农民领袖、医、卜、游侠、刺客、滑稽等下层人民立传,热情地呕歌了他们的才能与品德,使之名垂青史。即使是帝王将相,也并非天生龙种,出身寒微草莽者大有人在。二、他认为逆境是磨练人才的好机会。身处逆境,条…  相似文献   

12.
与人交谈、彼此来往,遭遇尴尬,实属正常。不会处理的人,常常狼狈不堪,落荒而逃;善于应对的人,往往从容自如,表现不俗。  相似文献   

13.
名人造的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出现,需要新的汉字来表现。于是,人们便根据实际需要,造出一些新的字,使汉字大家族又添新成员。下面说说名人造的字。  相似文献   

14.
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  相似文献   

15.
李菲 《人才瞭望》2010,(6):12-12
失误柏林军官俱乐部举行盛宴,一名年轻士兵一不小心把酒洒在空战英雄乌戴特将军那光秃秃的头上去了。顿时,周围静了下来。将军用餐巾抹抹头,然后笑着对那名士兵说:"老弟,你以为这种疗法有效吗?"全场人顿时大笑。  相似文献   

16.
王树人 《人才瞭望》2014,(4):107-107
斯大林:戏评笔误斯大林曾在高尔基的《姑娘与死神》的最后一页留下轰动一时的批示:"这本书写得比歌德的《浮士德》还要强有力,爱情战胜了死亡。约·斯大林。"当时凡是斯大林写过的文句,除了需要保密的外,一般都要及时公布于世。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示当然也不例外。然而,问题是在批示的"爱情"一词上,斯大林在其末尾掉了一个字母。  相似文献   

17.
名人与市场     
在某报上读到一则短文,大意是.名人在深圳的处境,远不如在内地那么吃香.甚至到了失俏、贬值的程度.许多名人从内地到深圳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忽视了深圳是个崇尚创造,鼓励竞争、新人辈出的地方。一次,国内某著名演员在深圳下榻的宾馆问服务员小姐:“你没看过电视吗?我就是那个××呀!”服务员小姐的回答非常平静:“我们这儿外国元首都接待过.我的职责是服务周到,一视同仁。” 说句大实话.多数人都存有一种对名人的崇拜感,只不过其方式、对象、程度相异而已。读了上面寥寥几句短文.不禁令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批批名人也随之脱颖而出.群“星”灿烂,国人的“名人观”越来越强烈。名人拍的电影,卖座率就高;名人唱的歌,票价就贵;名人做的广告,就吸引人;名人出现  相似文献   

18.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举。我们的革命前辈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然脑栓塞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相似文献   

19.
名人和名城     
我国约有660个城市,大部分城市的起始和创建者已不可考,也有一些城市的最早创建人在历史上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他们的名字已经和他们创建的城市紧紧连在了一起。下面介绍几个名城的最早创建人。黄歇黄歇的名字连着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据《上海地名  相似文献   

20.
名人自挽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