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  相似文献   

2.
卷首     
徐光春: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不久前在专家学者中秋赏月茶话会上谈到:要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新科学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国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势必把企业推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迫使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如何作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总之,企业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需要大批量的人才,企业发展更是如此。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行业竞争,使企业不仅要注重规模和数量,更要注重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从教育体制和教育现状分析,非学历教育在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谢慧 《人才瞭望》2010,(1):27-28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竞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只有更好地培养、吸引、留住和使用人才,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河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潘春华 《人才开发》2011,(12):47-48
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在生产诸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只有创新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从而形成敢于创新、勤于思考和善于发明创造应用创新成果的工作氛围,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动力。创新企业人才成长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2002年1月24日,河南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李克强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人为本,优化人才结构,科技先行,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优化人才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劳动者。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本科招生规模要比上年增长15%。加快重点院校、学科、实验室建设,积极发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入世需要的专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吸引国内外名牌高校来豫合作办学,继续利用驻豫解放军院校的办学力量,培养河南省急需的专业人才。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等各项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环境,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人类已经迈进21世纪。世界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快速,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这种新形势,企业将处于更为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之中。在这种形势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将越来越成为竞争的主要对象,谁占领了 “人才高地”,谁拥有了众多…  相似文献   

9.
《人才开发》杂志创刊至今已经10年了。10年来,上海人才研究会和杂志社的同志们,在人才开发理论与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藉此机会,对《人才开发》杂志创刊10周年,致以真诚的祝贺,对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上海“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和“科教兴市”战略,要求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人才开发是一件直接关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事,在上海跨世纪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吕景 《人才瞭望》2015,(2):42+44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和核心。在知识经济引领社会潮流的今天,要实现奎屯市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必须加快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坚持以人才为基础,充分依靠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切实为奎屯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向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转移,高技能人才对加快产业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各地纷纷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成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笔者深入到鹤壁市工会、人社部门、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下篇: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走出经济发展低谷“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邓小平)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靠得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世纪的竞争,未来的竞争,同样靠得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进入“八五”时期,中原油田面...  相似文献   

13.
廖晖 《人才瞭望》2006,(9):29-30
中小企业要加快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就必须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以及迅速变化的差异化顾客需求等前所未有的考验和竞争,但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比对手更忠诚、更优秀、更具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人才,可以大大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在对全球200家成长最快的公司进行跟踪调查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让雇主和总裁夜不成眠的事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排在最前面的三项依次是: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如何留住主要雇员?如何开发现有员工的技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九条方针,其中一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从哲学高度上概括了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我{fi指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道路。科学技术是由人来掌握并创造出来的,人的素质的高低,劳动者中知识分子数量所占比重大小和质量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首要一;久便是必须确立人才优势。去年11月13日出版的美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确定,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转移。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掌握者是人,是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  相似文献   

16.
周俊 《人才瞭望》2016,(3):30-3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技能型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技工院校每年都向社会企业输出大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应该帮助学生构建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教学中应强化哪些教育教学环节,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又是劳动者整体素质的竞争。职业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人才及熟练劳动者的基本途径。中职生经历了中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腾飞发展的世界,是技术、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发展经济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一发展规律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高层次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如何培养一批学科专家、技术带头人,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张铁 《人才瞭望》2010,(8):74-75
人才会议的召开,是面对时代挑战的因应之举。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发展,人力是重要资源;科技进步,需要大量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更是包含着一个国家民族整体的知识素质和文化素养。“地球是平的”,全球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石化企业人才流失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依靠人才。石油石化企业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战略阵地,作为已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石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化经营意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而近年来,石化企业人才流失情况呈上升趋势,主要业务岗位的管理、技术、操作骨干,纷纷跳槽,流向大城市的外资、合资、民营等企业,人才流失不仅导致人才匮乏及人员断层,而且阻碍了石化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