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一家欲将企业方针传达给员工的公司都明了,成功的关键在于处理讯息传播的过程。企业必须先了解讯息的来源,也就是所有的符号、提示、讯号、象征和资讯的出处,才能知道要处理的到底是什么,来源主要有三个:1、领导人2、系统架构3、正式沟通管道 我曾经询问明尼亚波利州的一群科学家:“哪些因素对你每天决定做什么事影响最大?”我也曾问过马里兰州(Maryland)的家禽屠宰业者:“你如何决定做什么事?”这两个各方面都看似不同的群体却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受他们的老板、主管、上司、经理或领导者决  相似文献   

2.
某一天早晨醒来时闪进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想上班 ,这是我们可能都曾经历过的。如果你对上班都已达到恐惧的程度 ,你也不必太难为自己 ,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请假。但你千万不要躺在床上靠读消遣书来逃避 ,而是要坐起来 ,抛开杂念 ,静静地反省。不想上班原因一定很多 ,也很混乱 ,但只要你用心剖析 ,你会发现 ,麻烦大多来自以下4个方面 :工作压力过大 ;或者工作乏味无趣 ;与上司关系紧张 ;或者与同事关系不和谐。找清病因 ,你就完全可以对症下药 ,自己给自己看病了。工作压力过大是一种恶意透支 ,它将直接损害你的进取精神。○造成工作压…  相似文献   

3.
努力赢得领导的信任 卡耐基告诉我们,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随口说"不会做"、"不行"会使领导厌恶。 有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作否定回答,即使是对领导也是一样。这样的下属确实让领导感到头疼。假如领导让你做一件你从来没做过的工作,你会怎样回答?回答:"不行,我从没做过,没有信心,还是找别人做吧!"或"我太忙了,请原谅。"这样领导会感到很失望。总是这样回答的话,领导以后无论什么工作都不会放心地交给你去做。相反,如果能这样回答:"我以前没有做过,但请让我试一试。"或"我早就想做一次这样的工作锻  相似文献   

4.
这天夜里,司机载着领导正准备回城,就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你都到家门口了,就回来住一晚吧,有要紧事跟你说.”领导说:“对呀,你应该回去,别三过家门而不入啊,我自己能开车.” 司机说:“这哪儿行呢?”领导不由分说,几乎是将司机推出驾驶室的.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来跟我告别,说为了给男友庆祝生日,你要提前赶回学校去,给他挑选合适的礼物。我只不过是回了一句:你从来不记得给妈买生日礼物呢。你便生气了,说,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从来没主动向孩子索取过礼物呢?他们疼自己的孩子还来不及呢,哪像你一样,时时地抱怨?况且,爱情怎能拿来与亲  相似文献   

6.
区别     
千里马出征归来,正在大树下休息,一只蜗牛慢吞吞地从树下爬过。它抬头问千里马:看你大汗淋漓的样子好像累坏了,那你今天总共跑了多少路程呢?千里马想了半天,觉得实在难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充满歉意地说:我在跑的时候从来都没有留意过跑了多少路程,也就千儿八百里吧!  相似文献   

7.
你的天赋,都是你的负担。你靠着你的天赋崭露头角,登堂入室;但这也是你的诅咒,因为这些,你过不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生活,永远是一个不完美的取舍。 你是一个美女,你不敢轻易触碰感情,因为你怕别人看上的是你的美貌,不是你这个人,你怕有一天美貌不属于自己了,你会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8.
去自讨苦吃     
你让明天披挂着辉煌在前面等你,你浸在今日的霞光里沐浴。你的生活该是一块不化的酒心糖,总有润洁醇美的滋味伴你。把苦涩的青果子给谁,受难的痛苦给谁?请柬并不都是来自上帝的召唤,阴狱中的魔鬼也从来不会歇闲。也许你人生之旅全都是虹桥花路,没受过羁绊, 没遭遇过的磨难。失意于你,犹如一个极其陌生的路人,你甚至从未和他打个照面。你真想为自己的幸运  相似文献   

9.
因海湾战争而扬名全球的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柯林·鲍威尔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深有体会地说:凡事都要全力以赴,总会有人注意你。少年时,他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掘沟人,一个拄着铲子说自己将来一定会做老板,第二个抱怨工作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只是低头挖沟。过了若干年,第一个仍在拄着铲子;第二个虚报工伤,找到借口退休;第三个呢?成了那家公司老板。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不管你做什么,总会有人注意你。鲍威尔年轻时在汽水厂抹地板,他打定注意要做个最好的抹地工人。有一次,有人打碎了50箱汽水,弄得满地都是粘乎乎的棕色泡沫.鲍威尔十分生气,但还是忍着性子抹干净地板。过  相似文献   

10.
在事业有了些许成果,在学业取得一些进步的时候,也许你会很自然地为那些点滴成绩而感到兴奋,感到喜悦,感到满足。然而,有一种人,你无论如何都不该忘却。那就是曾经“伤害”过你,甚至是深深“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她)们是你的恩人。不管你是出生在偏远的乡村,还是成长于繁华的都市;不管你是工作在政界的精英,还是搏击于商海的勇士,在  相似文献   

11.
浅浅 《人才瞭望》2013,(3):91-91
篮子和水桶比赛装水开始了。桶一下子就装满了,而篮子装了老半天还没满。篮子扬扬得意地对桶说:"你跟我简直不能比。你一会儿就装满了,而我装得下千条江万条河。"桶仔细看了看篮子装水的情景,说:"我是不能跟你相比。我装得虽少,但在我身上。而你装得多,真正能够留在你身上的却一点也没有!"篮子想争辩,却无话可说。【点评】我们不管做什么,学习什么知识都必须脚  相似文献   

12.
幸运生涯     
达央 《人才开发》2005,(11):42-42
如果你碰不到一个好老板,那是你的不幸,如果你的老板连一句能让你记住的话都没有说过,那不管对你还是对他,都是不幸中的不幸。一个人,说话不在长而在于精。许多成功的老板,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就给你上了毕生足以铭记的一课,让你受用无尽。我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一家软件公司,干了一段时间,新鲜感渐渐消失了,加上我对自己的工作不是特别喜欢,觉得委屈了自己,内心充满了厌烦,上班老走神,有时长时间看着窗外发呆,工作效率和业绩可想而知。老板看到我这种状况,半开玩笑地说“:不要老是看着窗户外面,做好自己的事。你早晚会走到外面去,但你走累了,…  相似文献   

13.
汪择 《人才瞭望》2003,(5):45-45
行动是承诺的语言,它比辞令更有力。我们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说了要做某件事,可又没有做。销售部经理答应打电话给你,可又没打;服务部经理允诺来检查你汽车变速箱的故障,却又不见人影;雇员关系专家答应给你一份标准雇用合同,但却没有给。有的管理人员总是对你说,这是其他人的过错,生产经理会告诉你:“我不懂调度,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计划。”而优秀经理注重行动,他会允诺替你作出计划。如果优秀经理说要给你寄一份雇用合同,他会采取行动派个人来。当优秀经理决定帮助你时,他会承诺采取行动。如果你有麻烦找他帮忙,他会接受你的要求。他…  相似文献   

14.
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的概念随处可见。你肯定见识过这样的行政主管人员,大肆吹嘘自己的团队管理技巧:你也应碰见过这样的顾问,到处兜售打造团队的理论;还有那些研究组织动态学的教授,拿着画满图表和箭头的长篇大作正等着你呢。但是,这些人好像都没有真正地在哪个团队干过,没有体味过团队奋斗时的感受,也不清楚怎样才能壮大一个团队。  相似文献   

15.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拍马屁的情形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让人有些心惊肉跳:自己原来也迫不得已拍过谁的马屁呢。不过,大可不必惭愧得红了脸。其实,只要活着,谁都难免会面临“口是心非”或拍拍马屁的时刻,尤其是办公室里。 “功力”有深有浅 如果你以为拍马屁就是说点甜言蜜语那么简单,那就低估了拍马屁的学问了。“拍马屁”大致上可以分为“阿谀  相似文献   

16.
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相反地,若连续数次都未能成功,想必他个人有某些重大的缺点。若你的老板属于此一类型,那你就必须仔细探究他多次失败的原因。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除非你能替他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7.
谦让     
谦让左伯山谦让人人都懂,但不是人人都会做到。谦让是一种放弃。当你乘车急于赶路时,谦让会使你退后一步,让别人先上。或者当你上车后发现座位有限时,谦让会使你自动站立,把空座让给他人。谦过是一种美德。当一些好处来到的,谦让的人会自动推辞或礼让他人。一种修养...  相似文献   

18.
在以色列城乡的商店、餐馆里,如果知道你是中国人的话,你会非常意外地遇到一些以色列中老年人,用纯正、流利的汉语和你打招呼。当你猛然愣住的时候,他(她)会告诉你:我是哈尔滨人!交谈过后,你会得知:单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竟有5000多名以色列人曾在哈尔滨生活过。其中的缘由要从20世纪初谈起……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没有盖的器皿内。几只跳蚤一起蹦跳着,每一只每一次都跳同样的高度。你绝不用担心它们会跳出器皿,跳到你身上。你可能会惊奇:为什么这些跳蚤会把蹦跳的高度控制得如此一致呢?这是训练的结果。跳蚤的训练场是一个比表演场器皿稍低一点的器皿,上面却盖了一块玻璃。开始,这些跳蚤都拼命地想跳出器皿,奋力去跳,结果总是撞到玻璃上,这样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保持同样的蹦跳高度。即使拿走玻璃盖板,它们也不会跳出去,因为过去的经验已经使跳蚤形成了条件反射。 人的行为有时也会变成这样。心理  相似文献   

20.
爱在中国     
记得离开乌克兰时,一位中国留学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别担心!到了中国随时随地都会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我记下了他的话。现在我知道——这不是客套,而是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