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预设及语用预设预设(presupposition),也称为前设、先设、前提。德国当代学者布斯曼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对其这样定义:"预设是关于表达话语的含意的一种不言自明的设定。"语用预设的解释至少有三种,一是把语用预设理解成说话人对言语的语  相似文献   

2.
古人有一首著名的咏史诗:“隋炀不幸为公子,安石可怜做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位名士一文雄。”隋炀帝杨广‘才华出众,诗文俱佳,如果他没当皇帝,按照自己的爱好发展下去,很可能会成为一个著名的诗人。而王安石倘若不当宰相,一心为文,肯定能在文学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写出更多有影响的文章,可惜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朝政纷争上,干了一大堆力不从心义出力不讨好的事。  相似文献   

3.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尖端为三角刺,形状类似戈的一种青铜兵器.这种兵器异常锋利,可以毫不费力地刺透铠甲.《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多部典籍中可以看到,"我"是在当时征伐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兵器,主要的使用击法有"钩、挂、扎、挑"四种.它既可以横击,又可以钩杀,还可以扫、劈,而且分长、中、短三种,使用起来非常"顺手".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缺位,叫证到了,人不到;有一种多余,叫人不到,证到了……"这是网友对近些年"窜红"于各种行业里的"挂证族"行为的调侃式描述。这种"缺位"和"多余"直接伤害了行业秩序和职业城信。据《北京晨报》日前报道,现在有一批人被称为"挂证族",他们通过不断考取并"出租"各种职业资格证,轻轻松松坐地收钱。"挂证"已然成为行业潜规则。专业人员挂证吃空饷,出现这一怪相倒是印证了那句俗语:"大  相似文献   

5.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的确确出现在宋朝,在明朝的话本中也有出现。句中的"清",是"清廉"的"清",不能理解为"清朝"的"清"。此谚又作"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特指知府的陋规收入甚多,后来泛指地方官或一般官员敛财贪赃。"清知府"即清廉的知府。此谚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所应有的各项陋规  相似文献   

6.
2014年第2期《随笔》刊有《读郭睿先生<墨守我心书画展>的悬想》一文,文中对启功的画、书、诗多有称赞:"正因为有这样的三绝, 启功老师的题画诗多到可以褒为一集 《启功题画诗墨迹选》,成荦荦大端. " 其中的 "褒为一集",笔者不太明白,翻阅词典后发现,原来是"裒为一集"之误.  相似文献   

7.
工作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H.J.Freudenberger提出的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消极压力的一种极端现象,也称为"职业倦怠"、"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是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按照国际公认定义,衡量工作倦怠的三项指标分别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其高发人群主要包括高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中秋对我来说很特别。远离家人,第一次在韩国过中秋。中秋同春节、端午构成韩国三大名节。韩国政府规定,中秋节前后三天为法定公休日,所有的行政公署、企业、商店都放假,所有的韩国人都一定回父母身边团聚。同是中秋,韩国人的庆祝方式与我们有很大差异。中国人过中秋一定吃月饼。韩国人过中秋则吃一种名为"松饼"(图一)的糕点。虽然名字中有个"饼"字,可松饼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饼"的样  相似文献   

9.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先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这里所说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能起积极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一种是有消极干扰作用的负迁移。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古人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指正迁移现象。迁移教学法是教师依据"迁移规律"设法为新知识的生长提供联系的"认识桥梁",通过迁移来发挥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铺垫作用。当学生具备从事某一新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认知先决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习任务的兴趣就越浓,即学生对原有知识掌握得越丰富、清晰、牢固,就越能更好地学会新知识,学习也就越有信心。  相似文献   

10.
成语"信口雌黄"和"口中雌黄"中的"雌黄",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修正液",在古时用以修改书写中的错别字."雌黄"与"修正液"所含成分虽然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却是完全一样的. 雌黄,又叫鸡冠石,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是一种橙黄色微透明的矿物质,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有珍珠光泽,可用作绘画颜料或者褪色剂.雌黄的颜色和褪色作用,让古人很自然地把它用到了修改错别字上.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对于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主要存在"自律","他律"以及"和律"三种说法,本文主要从音乐的起源以及人类实践活动在音乐存在方式中的作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并引用文献论证了"音中有心,心中有音""音心"互注之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阅读历史资料时,总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兵家必争之地"。那么怎样才算得上"兵家必争之地"呢?所谓兵家必争之地,有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名城,如长安、洛  相似文献   

13.
铭佳 《人才瞭望》2013,(5):29-29
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大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卿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汉代以来,凡遇重大案件,由主管刑狱机关会同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隋朝由刑部、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实行三法司会审。  相似文献   

1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与理解书中内容的关系,其实,这一方式用于作文教学指导,同样是妙招.这里说的读有三个层面,一是教师读好的文章;二是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三是让学生读评语.  相似文献   

15.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于今3000多年历史。传统古礼存留至今,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作揖即抱拳拱手,抱拳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拱手则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能过烈过高。据《周礼》记载,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稍向上举,特揖是一个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  相似文献   

16.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刘锡昆主任也说:"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但是,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把手”而言,胸怀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养。作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无论这个单位级别的高低、规模的大小如何,他(她)都有一个对上又对下,对外又对内,承前又继后的问题。因此。“一把手”必须要有博大而宽广的胸怀,最起码要有三种胸怀,即:胸怀大志,胸怀大局,胸怀大众。  相似文献   

18.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09,(4):109-109
无非是三种情况:一种是人家批评你批评的对,你确实错了,你就应该让人家批评.不应该感到委屈;一种是你正确,人家批评你批评错了,那么真理在你这一边.你要为真理而斗争,不怕受委屈:再一种各有一半错误,那你至少有一半错。也不完全是冤枉你,你也不要感到有什么委屈。  相似文献   

19.
黄昏从空间来说,是茫茫宇宙的一段风光;从时间来说,是昼夜交替的一段时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它已不再是自然风光和一段时间的简单再现,而成了一种凝聚着特定心理特定情感的诗歌意象。古诗词中"黄昏"意象主要蕴涵三种情感:男女间的相思怨别、游子们的思亲望乡、文人们的迟暮之叹。  相似文献   

20.
【新浪历史】甲骨文的"灾"字,与火一点关系也没有。最早的"灾"源自卜辞,是水的横写,是象形字,有恣意横流、左冲右撞之意;第二个"灾"是个象意字,在"川"的三道之间有两斜横,意为川被横断,造成水灾;第三个"灾"是形声字,"川"字中间一竖变成"才"字做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