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单霆,地道的青岛小哥,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得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知名企业就职,在外人看来他的人生已经足够精彩,但是单霆却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他果断放弃了千万股票期权,勇敢当起了"海归裸辞男".  相似文献   

2.
孔子云:"情欲信,辞欲巧。"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有没有办法使语言"巧"——生动、形象、有趣、有味呢?有。"土洋结合"有"四招":一招:"拿来我用"——走捷径。  相似文献   

3.
晏婴辞礼 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曾经辅佐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历时40年.他廉洁从政,清白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一一辞绝,曾三次谢绝齐景公赠送的一千两黄金、豪车宝马以及豪华府邸.不仅如此,晏婴还时常把自己所得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  相似文献   

4.
《周易》古经结构特殊,由卦爻画和卦爻辞组成。象和辞是其基本组成部分。象辞关系问题是研究《周易》古经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历代易学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拟探讨《易传》是如何解决象辞关系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需要发表演讲的公关场合很多,现仅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经常出现的公关场合的演讲:介绍辞、称颂辞、提名辞,为争取他人好感的演讲(好感演讲)以及娱乐演讲。  相似文献   

6.
朱德自幼饱读诗书,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他的人才观自然也就带有了浓厚的传统底蕴。这在他对《三国志》的批语中可见一斑。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德才兼备是人才的标准。朱德对此是认同。他认为,真正的人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首先,要有远大的志向,能以身作则。朱德很欣赏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以"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信念。他在读《魏志·陈恩王植传》中"昔汉武帝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一段时,对霍去病为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牧师正在苦思明天的布道辞,淘气的儿子在旁边搅得他心烦意乱。他忽然瞥见身旁的一本杂志,杂志封面的反面是一张世界地图。牧师灵机一动,扯下封面并撕成碎片,然后让淘气的儿子到一边把已成碎片的世界重新拼接好。父亲以为这足够儿子忙乎一阵了,可是不过十分钟,儿子就拼好了。父亲惊异于孩子的速度,问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儿子得意地说:"我先按人像来拼碎片,然后翻过来就是地图。只要‘人’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相似文献   

8.
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些均说明教学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魅力的教学,没  相似文献   

9.
职场趣事     
1.同事问我:"如果你中了五百万,你准备做什么?"我:"去北京买套房。"同事:"那剩下的钱呢?"我:"剩下的按揭呗。"2.学驾照时,悄悄给教练递了个红包:"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您拿去抽烟。"没成想教练正义凛然地说:"对不起,我们有规定,不能收红包。"说完把红包塞回给我,留下了钱!3.到深圳出差归来。同事问我:"深圳好玩吗?"  相似文献   

10.
古时的"睡"字,不作"睡觉"讲. 《说文》释曰:"睡,坐寐. "就是坐着打瞌睡.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孝公既见卫鞅, 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此处的"睡"就是"坐寐"——打瞌睡.如果理解为秦孝公时时躺下睡大觉,不仅语法上讲不通,情理上也说不过去.  相似文献   

11.
"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 通常是五贝为一朋, 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 《诗·小雅·菁菁者莪》中就说:"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朋"解释为群鸟聚在一起, 多少有点勉强. 因过去的私塾先生大都只教三五个学生, 最多也就是十来个弟子,所以人们把"同学"称为"朋",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易·兑》曰:"君子以朋友讲习. "这里的"朋"就是"同学"之意. 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健全与完善,各项事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部门,也得到长足发展.新时期新形势对医院的思想政治情况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配合医院党总支认真做好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工会又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医院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工会如何开展思政工作,使医务人员端正立场,改善服务,以主人翁姿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新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两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初读让人生疑:诗人那时52岁,在当时已算是进入晚年,哪里还有"青春"可言?仔细揣摩便知:此处"青春"当指美好的春天. "青春"原本就是指春天的.因为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称之为"青春".这种用法始于汉代,最早见于刘向《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大意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的用例屡见不鲜,如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古典与雍容,繁华与现代,常引得无数外国友人感慨万千,赞叹不已. 作为北京人,我们自然而然地笑纳了那些赞美之辞,因为这样会让我们面子倍儿有光,甚至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与这些赞美如影随形的诸多问题--不那么畅快的交通,不那么透亮的天空,还有不那么协调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可以被骗一生,一些人可以被骗一时,但没有人能让所有人被骗永远,一个民族不可能被长久地欺骗,更何况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司马南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辞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5,(4):112-112
●活动宗旨与要求:为深入了解您对我刊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请您积极参与这次活动,根据题目要求打钩或填写。●奖品设置:"最佳建议奖"2名,各奖人民币200元;"热心读者奖"10名,各奖2005年《人才资源开发》合订本一套;凡寄回此问卷者,订阅2006年全年《人才资源开发》杂志优惠20元。●答卷寄至:(450003)郑州市政三街省政府2号楼人才资源开发编辑部收。●您的个人资料1.姓名:2.邮编:地址:3.学历:A.初中或初中以下B.高中(中专、技校) C.大专D.本科E.本科以上4.职业:A.机关事业单位干部B.专业技术人员C.企业管理人员D.工人、商业服…  相似文献   

17.
无我之境     
韩青 《人才瞭望》2017,(17):76-77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事做好,越是做不好. 这在心理学上属于"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 正如古人所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相似文献   

18.
"平易近人"现指态度谦和,但这个词最早不是用来形容人的,而是用来形容政事的. "平易近人"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西周初,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在朝摄政辅佐周成王.3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姜子牙到齐之后,5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姜子牙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5,(5):112-112
●活动宗旨与要求:为深入了解您对我刊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请您积极参与这次活动,根据题目要求打钩或填写。●奖品设置:"最佳建议奖"2名,各奖人民币200元;"热心读者奖"10名,各奖2005年《人才资源开发》合订本一套;凡寄回此问卷者,订阅2006年全年《人才资源开发》杂志优惠20元。●答卷寄至:(450003)郑州市政三街省政府2号楼人才资源开发编辑部收。●您的个人资料1.姓名:2.邮编:地址:3.学历:A.初中或初中以下B.高中(中专、技校)C.大专D.本科E.本科以上4.职业:A.机关事业单位干部B.专业技术人员C.企业管理人员D.工人、商业服…  相似文献   

20.
心在肉身里     
一青年工作勤勤恳恳,却不受同事们欢迎.青年心中甚为不解,多方打听,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寻求开导. 智者问:"你是否曾无意间得罪过同事?" 青年说":应该没有,我除了跟同事谈论工作上的事,再无其他言行. 智者说:"你为人谨慎,事事小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