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二十年之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70年代,中国内地之墨学研究较为沉寂,从80年代初开始,墨学研究恢复正常,90年代进入高潮。学者们首先注意的是《墨经》研究,然后是《墨子》的今译,接着是墨学综论性研究和介绍。90年代以来,学术活动也大大增多,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相比其他先秦诸子,墨学研究还应加强。 相似文献
2.
3.
4.
墨学中衰原因探微@丁宏武$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甘肃兰州730070墨学;;墨子;;思想史~~[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流氓的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张荫麟.中国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贾敏仁.墨学衰亡的原因[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3).
[7]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
[8]王桐龄.儒墨之异… 相似文献
5.
6.
7.
隋唐五代时期,墨学流传情况应予注意者有三:其时《墨子》书仍在流传,且篇卷与《汉书.艺文志》所载同;对墨家与墨学的评价方面,继承的基本都是前代已有的观点;对于墨学流传的态度,则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主张以儒家为正统,一种主张儒经与含有《墨子》在内的诸子书并重。 相似文献
8.
9.
墨学研究方法的近代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墨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墨学研究方法的逐步近代化。清儒治墨用书证法,并将这一传统方法发展到顶峰。梁启超始尝试运用西学论著结构形式来阐述墨学义理,但其论述方式仍为传统书证归纳式,呈现出研究方法演变的过渡形态。胡适有机融合中西研究方法以治墨,完成了对墨学研究方法的近代化改造,建立起国学研究方法的近代化范式。墨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是近代以来国学研究方法巨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12.
以往的研究,多以为墨学之所以在晚清得以复兴,是因为中国社会已发展到了迫切需要知识理性与科学技术的时代,中国人迫切需要知识理性启蒙。但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几年公开发表的崇墨学论著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在辛亥革命前几年间已兴起了一定程度的"崇墨学"之思潮,而此思潮的兴起,就目的讲,本不为学术计,即不是从知识理性启蒙的意义上倡言墨学如何有开心智之作用,而是为政治计,即从"救亡图存"的意义上倡言墨学如何具有保国保族保种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墨子秉持功利主义原则:从谋利之方看,墨子推行“为天之所欲”和“兼相爱,交相利”两条谋利路线;从利之主体看,墨子强调“三利”,呼吁兼顾天、鬼、人三方面的利益,其中的人之利既有国家群体之利,又有百姓个人之利;从利的内涵看,墨子之利主要指以“衣食之财”为基础的经济、政治之利.墨家与法家都崇尚功利,墨子对功利的阐释显示了有别于法家的功利诉求,并且导致了墨学在秦后的衰微. 相似文献
14.
15.
秦汉以后长期“中绝”的墨学,曾在近代迎来一次小的复兴。墨学之近代复兴由毕沅、王引之、孙诒让等人对《墨子》文本的校勘、注释而开启,经梁启超、胡适、郭沫若等人对墨家思想的研究与分析而形成浪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墨学的复兴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者,并非墨子本人所阐发的“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而是后期墨学所归纳的“墨辩”的逻辑、论辩思想。将逻辑的概念、规律、理论、方法与现实的政治、道德、社会、生活相系,从而寻求价值与逻辑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说是“墨辩”逻辑的思想特质,亦可说是“墨辩”逻辑与西方形式逻辑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16.
17.
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多被认为是因袭战国秦墨所撰《墨子》城守诸篇而成的作品。但其中被认为具有秦人特征的语词,不仅见于秦地,亦见于三晋等诸侯国;与《守法》《守令》同属一组文献的其余篇章,或与齐地关系密切,或源自三晋,而无出自秦地者;更重要的是,《守法》《守令》所载守御技术乃是针对战国关东地区城郭并立式城邑设计的,并不适用于防卫秦地城邑。因此,《守法》《守令》非因袭秦墨作品而成,而是战国至汉初东方之墨的作品。因秦墨源出自东方之墨,故《墨子》城守诸篇与《守法》《守令》间当是同源异流关系,此源头即为东方之墨所撰守御文献。《守法》《守令》的出土,不仅表明东方之墨亦擅长守御之术,而且证明直至西汉早中期墨家守御之术仍在关东地区流传,墨学并未中绝于秦。 相似文献
18.
千年“绝学”的伟大“复兴”──墨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过历史的千年沉埋之后,墨学在20世纪的复活再生,走过了四个阶段的历史行程。乾嘉至晚清:《墨子》文本的重新发现与整理,民初至五四时期:《墨子》价值的重新发现与诠释,30至60年代:墨学研究的全面展开与成就,80至90年代:墨学研究的重新启动与深化。墨学命运的大起大落与中华民族命运的沉浮变迁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墨子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集中反映下层民众利益的伟大平民思想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站在弱小国家立场上提出反战非攻理论的伟大军事家,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东亚的伟大科学家。这三个“第一”,既决定了墨学的历史价值,也决定了它的当代和未来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9,(6)
墨子十论,可谓微言大义。作为力行学派的墨家,为了践行墨学,以兼爱为宗,以民众为本,以自苦为极。正因如此,墨学成为当时言盈天下、技压群芳的显学。当是时,天下之言,荣归墨家,诸子仰望。秦汉以后,由于儒者和统治者的联手打压,也由于自身的"俭而难遵",墨学由显入隐。虽然如此,墨家思想并未中绝,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流民间,深耕中华文化两千余年。20世纪初,经墨学精耕细作的中华大地,成功实现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接。墨学的兼爱倡导、平民立场、奉献情怀、利他主义、俭约品德、实践品格、劳动本位、诚信意识、科学精神、侠义思想无不从某种程度上耦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真、善、美、慧的维度上,彰显了墨学与马学的会通逻辑。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能够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且生命力愈益旺盛,墨学有接引之功。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这部论著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该书的出版,为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拓宽了视野,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