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儿”是甘、宁、青、新部分地区的回、撒拉、东乡、汉、土等族用汉语传唱的一种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情歌。同时,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花儿”也反映出这一地区各族人民的民俗、方言、宗教、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史书上找不到的重要资料。根据“花儿”的音乐特色、演唱方式、文学形态等方面的差别,“花儿”又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本文主要考察河州型“花儿”中的情歌,分析河州地区(现主要指临夏回族自治州辖地)传统民俗文化中的择偶观。本文所考察的“花儿”采用了《临夏花儿选》①中409首爱情“花儿”和《西北花儿》②…  相似文献   

2.
14世纪70年代,朱明王朝大肆移民,以南京朱家巷为代表的吴人被迁向西北,移居青海。同时江南籍贯的官兵也屯戍于青海诸边。吴人来,吴歌也随之而来。江南的“花儿”遂也成了西北的“花儿”。二者一脉相传。说“花儿”起于西北少数民族,不对;说“花儿”就是以青海为故乡,也欠确切。  相似文献   

3.
“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歌.2009年,甘肃等地联合申报的“甘肃花儿”,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歌唱者中,有汉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在用汉语歌唱“花儿”的同时,会将本民族的语言融入其中.这些文化元素使“花儿”的语言更富于表现力,使“花儿”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更为突出.本文列举了“花儿”民歌中反映出来的回族、藏族、蒙古族、东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特征,试图揭示“花儿”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联性及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新的一种山歌,深受这四(区)各民族的喜爱。 “花儿”从整体上可分为洮岷花儿和河州花儿两大系统。洮岷花儿是汉族人民所创造和演唱的,而河州花儿则是以回族为主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所创造。这里,我们着重介绍河州花儿所反映的回族人民的生活史与习俗史。  相似文献   

5.
“花儿”源于古鲜卑族的《阿干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是民族民间文学的珍品。它广泛流行于甘、青、宁、新及川西北的汉、回、东乡、撒拉、土、保安、藏等族劳动人民之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一些民间文艺工作者对“花儿”渊源、族属、流派、音韵、格律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这对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发掘民间文艺,起了巨大作用。但“花儿”究竟源于何时?产于何地?族属哪个(些)民族?目前尚未确切定论,还有待于从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探讨,弄清其渊源及来龙去脉,才能使“花儿”发展与提高,以独特的风姿走向全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6.
花儿是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各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部“诗经”。它不仅具有高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具有人文科学的多种学术价值。本文试就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艺术,作一点简要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7.
一“花儿”是西北高原上的艺术奇葩 ,它从雏形到形成再到成熟 ,直至今天的出口成曲 ,都被一种民族内蕴串引着。“花儿”传唱了几代人 ,存在了多少年 ,却始终如一地以一种合力张扬和发展着 ,它既不为那个民族所独享 ,也不为那个民族所排斥 ,而是以西北少数民族所共有的特征、以一种超“断代”的态势继承和创新着。所谓“断代”,是指同一民族文化系统在同一时代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特征的历史时期。近代“花儿”由于社会生活现实为它提供了厚实的土壤 ,使它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保持着独有的特色 ,在祥和安定的气氛中日渐发展。“紫肉刮干…  相似文献   

8.
六盘山花儿,已成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流派之一。张明星花儿演唱与创作,正体现了六盘山花儿的重要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他是没有进过学堂的花儿演唱与创作者,能用花儿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来描述和记载地方历史文化和重大历史事件,把花儿创作与社会和时代融为一体,对花儿的创作和演唱艺术,有自己独到的实践和体会,诸如花儿如何反映民俗文化、花儿调值创新、与民间文化和文学语言的结合等。作为民歌比较研究,由陈家珍的山歌看花儿,南北方民间民俗文化的表现主题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周亮 《兰州学刊》2011,(7):184-187
花儿在河湟流传地域发挥着它特有的社会作用,作为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格十分鲜明的民间艺术,既是一种音乐事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首先介绍了河湟花儿发源地的地理和经济概况,其次论述了河湟花儿多民族性的社会历史成因和河湟花儿艺术表现上的多民族特点,分析研究了河湟花儿传承流变中的民族融合性及河湟花儿在民族关系中的特殊作用,得出花儿这一多民族文化对于中国各民族文化关系史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并且对于研究中国西北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样性、融合性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撒拉族花儿是我国世界级非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独具特色,成为地域标志性民歌.但在当下,撒拉族花儿濒临失传.本文探讨撒拉族花儿的传承与保护路径,以期对它的抢救、保护和传承起到一定的建议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土地上的“花儿王”——马生林花儿及宁夏花儿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六盘山山花儿,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生林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传人。六盘山山花儿传承久远,20世纪30年代的王洛宾深受其影响。马生林深受地域民间民族民俗文化影响,一生倾心于花儿演唱,对六盘山山花儿与河湟花儿的异同、花儿演唱与花儿积淀、花儿创作等都有自己的深刻体验。在宁夏花儿世界里,他最具代表性。花儿的原生态保护,是花儿保护与传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程式与主题是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中的两个概念,用以分析口头诗歌的编创技巧.阿欧怜儿是西北民歌"花儿"中"洮岷型花儿"的一个类别,以演唱中歌者的即兴创作见长.阿欧怜儿的程式包括其韵文程式、词句程式和衬词程式;按照民众的分类习惯阿欧怜儿有四大演唱内容:好花儿、傻花儿、心痛花儿和佛爷花儿;这些类似于洛德所说的口头传统的话题,在这四大话题下每一类又各有若干主题.  相似文献   

1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如何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进行规范的学术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非遗"事业,学者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赵宗福先生的《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一文,以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为个案,在重新鉴定花儿的族属、价值、花儿会的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者的责任和理论追求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对"非遗"保护中所具有的学术研究的范式意义,做一较为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渭源县西南部的5个乡镇花儿盛行,花儿传承群众基础好,区域内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笔者经过实地调研,仔细分析了在这一区域设立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优势和工作基础,并就下一步工作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学流派的形成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自魏晋以来,各种文学流派层出不穷、绵延不绝。尤其到明清以后,各种派别,更是名目繁多,争奇斗盛。甘肃古代有没有产生过文学流派?人们似乎还很少考察过。本文拟就有关材料中提到的“三秦诗派”作一约略的考察与分析,这对我们了解清代甘肃的诗坛也还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三秦诗派”的提法见于清代知名学者、嘉定人王鸣盛(字凤喈,号西庄,晚年改号西沚)写的《刘戒亭诗序》。其中说:“予宦游南北,于洮阳(即今甘肃临洮县)得吴子信辰诗,叹其绝伦;归田后复得刘子源深诗,益知三秦诗派之盛也。”这里不仅以赞叹的语气明确提到“三秦诗派”,还具体提到了这个诗派的两位代表人物:甘肃临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花儿"歌词注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摭拾数例,以古代文献、现代西北方言和民俗为参证,指出"花儿"歌词注释应注意三点问题:应以现代汉语普通话语词训释方言词语;应使用规范注释术语和方式;应详细注释方言中特有的事物。  相似文献   

17.
甘肃毛纺织业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毛纺织业,源远流长,自古衣被斯工,在甘肃人民的经济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仍为一蓬勃兴旺的工业门类,所以也是西北经济史研究中一个颇能引人兴味的领域。本文仅就建国前甘肃毛纺织业状况钩沉董理,粗述其要,是图贡献于今日有志推进甘肃毛纺织业现代化的人们。一稽古溯源,论者多称甘肃毛纺织业起自秦汉。“拈毛成线,织褐为衣”之说(皋兰县志),概括了古时纺与织的两个方面,唯惜语焉不详。新唐志记:“凉州贡毯”;“灵州贡吉莫、靴鞟、叠毛”,(甘肃通志);《重修靖远县志》载:“古会州,唐时贡驼毛、褐”。说明唐时甘肃毛纺织已引起宫廷  相似文献   

18.
甘肃是李自成活动的主要区域。这一历史,往往被人们忽视,一般不见于现在刊行的有关书籍。这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是明末以前,陕、甘同省,简称“秦”。旧史书上讲甘肃地区时,也用“秦字”称之。现在读史,在一个“秦”字的掩蔽下,往往把甘肃地区忽略了。二是缺乏对李自成在甘肃活动的系统研究。 李自成在甘肃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进攻洛阳前,后一段是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襄阳会议后。  相似文献   

19.
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创举,是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性措施.六盘山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建立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宁夏的文化资源,体现宁夏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要求.对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行多层面整体保护,是宁夏“非遗”保护的新途径和重要内容,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花儿是世界上传唱民族最多、流传地域最广的民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是近年来花儿研究者和各地在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地方经济中开始关注的热点。为此,本文在探讨花儿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又要与时俱进的同时,提出了打造花儿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