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人,是历史的编纂者。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面对当今社会的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变化,哪些东西能够成为记者眼中的新闻,哪些可以成为我们新闻记者报道的内容,那些又会成为好稿件,这里除了要具备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之  相似文献   

2.
古代自然没有“记者”这个职业,他们其实是史官——历史的记录者,但要如实记录历史,也并非人人都能做到;今天的记者所报道、所记录的,在今后也将成为历史,于是,真实性就不但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历史的灵魂. 眼下,网络、微信平台等新媒体的崛起,对视听、平面等传统媒体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而广大新闻工作者依然坚守阵地,为党和人民鼓与呼,传递正能量,令人肃然起敬.古代的“记者”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是如何坚持职业操守的呢?  相似文献   

3.
约翰·哈克贝理拥有辉煌的采访资历,除了采访过火山爆发、中东动乱、以及海湾战争等重大新闻外,他还是美国太空总暑“新闻记者上太空采访”计划的考虑人选之一。但是,曾经是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网”的明星记者和主持人的哈克贝理,还有一个必须赖以代步的轮椅。这个笨重的轮椅,他的听众可能不会注意到,但是在他成为美国ABC电视网一个新闻杂志型节目《第一天》的记者后,就变得非常有名了。问他对于身为全国性电视网的第一名残疾记者有什么感想,他说,虽然一开始曾经觉得会很有意思,但很快就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他曾把自己绑在驴背…  相似文献   

4.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在被人们称作“明星记者”的水均益。今年1月27日,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改版的第一天,水均益率先以总主持人的身份亮相。事后有人问他:“坐在那儿心里踏实吗?”“不怎么踏实,”他直言说。不过他又作了补充:“或许我的主持方式还有些欠缺,但我是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观众。”水均益出道不到两年,就先后四次获得最佳主持人奖和最佳采访奖。这成功的背后,多少汗水和辛酸,惟有水均益一人独自品尝。 为了能让观众清早一睁眼,就能看到最新鲜的“焦点”新闻,水均益和他的同事们经常通…  相似文献   

5.
错位,“错”出一个“通才效应” 上海东方电视台,以其成立时间算,在中国电视界只能是地地道道的“小字辈”;然而,就其知名度而言,它已远远地将许多“老前辈”甩在了后面。“东视”已是响当当的电视“明星”。其实,一年多前,东方电视台开播之初,由两位未满30岁的正副主任和多数比他们更年轻的男孩女孩组成的“东视”报道部,就已经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关注。首开的“东视新闻”,就获得满堂喝彩。从此以后,他们以每天三档新闻、两档体育专辑、一档经济信息与竞争对手争辉,而对手的人力,是他们的4倍。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创了港台新闻专线,又推出了中国大陆首档财经新闻,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举措,令同行们叹奇。而这背后的经验,更是叫人叹为观止:职务错位,角色反串,不拘一格,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6.
奖牌作为精神褒奖的标志,代表着光荣、神圣和荣誉。可谁能想到,昔日闪烁着光的奖牌如今因成为金钱的等价物而正日渐走向黯淡。 1991年,国务院曾下令暂停劳命伤财的层层评优及企业升级活动,此举大得人心。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评奖风又卷土重来,愈刮愈猛。其名目之多、奖级之高、奥妙之深,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将此内幕扫描如下。 卖奖——公开的“内参” 内参之一:钱不在多,砍砍就行。用老百姓话说:“时下什么新品博览会,精品推销会也太多了,真假难辨,买奖的跟在自由市场似的也兴砍价。”今年4月,从北京某社会调查部门举办的一次声势浩大的“中国××名牌产品评比会”上爆出新闻,无锡市一家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7.
盖伊 《人才瞭望》2005,(4):82-83
当然可以,窍门在于“整合” 组织一个群体是一回事,但是,将其凝聚成一个团队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令人昏昏欲睡的会议。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抱怨:“再也不想和这些人一起工作了。”这显然不是令人愉快的场面。在这里我们将提供一个可以让人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不同的模式:超级团队模式。  相似文献   

8.
电影《被告山杠爷》轰动京城,一炮走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40余家新闻单位纷纷报道。中宣部、广电部的专家们誉之为’94中国电影的扛鼎之作。5月中旬,该片又荣获了三项“华表”大奖。中国电影不乏扛鼎之作,但由农民作家写出的小说而改编成的影片佳作,记者却鲜于听见。当《被告山杜爷》在拍摄制作之中,就有人透还这是一部能引起轰动的影片,于是记者便千里迢迢决定要采访这位至今生活在川北农村的农民作家——李一清。李一清所在的小县城很好找,而李一清的住地却不是很好寻。当记者坐“黄包车”来回问了这个县城的许多人…  相似文献   

9.
有些干部一卸职,就成了孤家寡人,非但清正之士早巳侧目,就连先前趋炎附势的群小,也会不屑与之来往。这种事在官场屡见不鲜,本不足道。但是中国是个讲究以史为镜善于总结教训的国度,人们总期望有正确的社会批评,也期望人人能有自我批评的意识。可是中国又是个处处讲究名分,不太务实的国度,几千年来,几百年来的教训我们不去管它,只说近几十年,“人物”们又贡献了些什么教训呢?  相似文献   

10.
微博是一种交流以用户相互分享信息的平台,它以其篇幅小、时效性强以及用户覆盖面广等优势迅速占领了APP一席之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微博、使用微博,一方面使得公众感知新闻事件的速度加快,形成了“全民皆记者”的局面,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大规模“草根记者”的出现使新闻的严肃性大大降低,由于字数的限制,微博传播的新闻精炼但不深刻,简洁而不全面,这是微博新闻传播的一大缺陷所在。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来探讨微博新闻传播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浅析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洪荒之力 “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传说,在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大地一片荒芜.“洪荒之力”即指如天地初开之时足以毁灭世界的自然之力.2016年8月8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傅园慧晋级决赛.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洪荒之力”一夜走红,多用来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郁达夫有女在桂阳1992年4月16日,《彬州报》副刊头条报道了一则新闻:“郁达夫之女郁黎民已找到,她就住在离彬州不到三十公里的桂阳县城。”一时间,这一新闻在湖南不胫而走,都说:“郁达夫有个女儿在湖南桂阳。”接着,中央、省地一些报刊转载  相似文献   

13.
每月读评     
"民工荒"是缺人还是差钱新闻回顾:《人民日报》十来位记者前不久就"用工荒"问题,上广州、下扬州,去西安、进安徽,探寻真相。结果发现导致"招工难"或"用工荒"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经济回升较好、企  相似文献   

14.
陈洪 《人才开发》2005,(1):15-15
每年升学时,“择校热”就像这暑天里的持续高温,热得让人发晕。如在某小学,今年100个学生中填择校志愿的就有90多个。伴随着“择校热”而来的,是名目繁多的教育乱收费,比如“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共建费”等等,而且年年看涨。据报道,当今中国学费之高使得穷人的孩子面对学校的大门望而却步。中国10年教育乱收费巳达2000亿元人民币。那么,“择校热”缘何高温不退?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不少家长对择校就像“发高烧”,显得心浮气燥,十分盲目。成绩好的不甘心坐等,成绩普通的希望借择校“撞大运”,就连一些成绩很差的也不想放弃…  相似文献   

15.
道家思想认为“智”是文明的产物,违背自然之理,会对人心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道家思想家对于“智”持批评态度,《道德经》里就有“绝圣弃智”的说法。儒家思想对待“智”的态度与道家截然相反,认为“智”是君子必备的一种德性,是一种大智慧。儒家经典《论语》多次提到“智”,并把“智”与“仁”、“勇”相提并论,可见孔子对“智”的重视。文章对《论语》中的“智”进行的考查,展现儒家思想中“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相信“南粤人喜经商,北方人要逃荒”的说法早都知晓,不同的是逃荒者已成历史,经商的不仅更会经商,不少还成了种田能手。11月 20日,中央一套《早间新闻》就向全国播放了广东村民在田间地头放养500只“田头猫”的消息,看后,顿觉眼前一亮,想了很多。 一日,从小听说有家猫野猫之分,但听到农民讲放养“田头猫”还是第一次。何谓“田头猫”,是指该村村民把家养的猫放到田间地头。村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该村村民屡遭田鼠肆虐导致颗粒无收,为制服田鼠,他们先后用鼠药毒鼠,用电网电鼠,不仅成本高,还影响环保,效果又不好…  相似文献   

17.
“用人如器”是个成语,出自《资治通鉴》。据载,唐太宗让大臣封德彝举荐贤才,但他久无动静。太宗大怒,一日就责问封德彝,但封德彝诤诤有词地说:“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太宗听后纠正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人就象用器皿一样,各有所用、各有所长,取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术著作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调查方法从媒介技术变革、媒体工作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做了案例分析,显示出媒介融合业已成为现实,全能型记者随之摆上议程;现今侧重“量”的中国媒体考核机制即无法保证新闻的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记者群体高压力的原因之一。因此媒体从业者必须清楚,在全媒体时代,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一行业,面对自己的软肋,又该如何攻克难题,继续实现新闻理想。本人依据心理学中性格色彩知识原理,以此抛砖引玉,实现媒体工作者对自己的客观认识,进而直面现实、减轻压力。  相似文献   

19.
爱泼斯坦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我曾经连续8年为他拍照。从镜头里看爱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接近爱老时,我才深深感到,他是那么慈祥,那么普通又那么伟大。一位老记者对年轻记者的肺腑之言2001年在友谊宾馆一次引进国外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国际人才交流》的记者,请爱老签名留念的同时,又请爱老对年轻记者提点希望。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赶上祖国的发展时期,也应像战争年代一样,深入到前沿才有感受,要有创新,更要有追求,把它们和谐组合起来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我虽然不是年轻人了,但爱…  相似文献   

20.
一、“指桑骂槐”批评理应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指名道姓、就事论事的批评,往往引发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相互生怒、生怨。此时,可引经据典,以古喻今,借古讽今;也可批评他人同类型的错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此言在此而意在彼,旨在敲山震虎,让下属自我意会、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这样既保住了对方面子,又能使对方认识错误。二、“忠言顺耳”受人尊重,是人的普遍愿望,因而在批评别人时,也应尊重被批评对象。动辄板起面孔,声色俱厉,乱扣“帽子,乱打“棍子”,这样最容易伤害人心,效果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