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意义重大。东北民间故事是东北民间文学的主体,是东北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记录了东北各族人民在特定地域中的社会生活,反映了独特自然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特色,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的优秀高尚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2.
《密洛陀》①是瑶族的一部史诗。它生动地反映了瑶族的社会历史状况,形象地描绘了瑶族的生活风貌,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它的形象是世界艺术画廊里的一座丰碑。应该说,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瑶族人民的,而且也是属于世界各族人民的。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民族展览馆,珍藏着4000余件建国初期全国各少数民族群众爱国上层赠送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礼品。这些礼品,有的是各族群众精心制作价值昂贵的装饰物,也有的是少数民族日常生产、生活中仍在使用的普通日用品,不管是哪一种,少数民族人民当时都把它视为最珍贵的礼物,衷心敬献给党中央、毛主席,表达他们对人民政府和人民领袖无比真诚的爱戴之情。今天,这些礼品已成为最好的历史见证,它标志了解放初期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取得的重大成就,反映出各族人民和领袖之间建起的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情。  相似文献   

4.
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谜语是在蒙古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土壤里滋长出来的艺术鲜花。它直接反映着蒙古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生活,因而,研究蒙古族谜语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蒙古族谜语,它首先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孕育成型,尔后经过文人的搜集整理,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和创作。如果我们把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之间问世的蒙古族民间叙事诗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文明,而每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又都是这些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斗争和生活斗争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也创造了悠久的和饶有情趣的传统风俗习惯。它丰富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历千年而不衰。特别是春节,更是我国各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传说有些伴随春节的活动,从周代就已经开始了。只要我们稍一回想儿时过春节的欢快情景,就会不禁油然神往,它可以产生一种近乎神秘而又迷人的吸引力量。这种力量正  相似文献   

6.
古代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童谣扎根于民众的土壤,就必然和民众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榨,在古代童谣里也反映着劳动人民受压迫图反抗的生活。换言之,劳动民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也就决定了童谣的鲜明的战斗性。这部分古代童谣,一般地已经超越了只在孩童之间流传的范围,它也在成人之间传播。有一些已经难以分辨童谣与民谣  相似文献   

7.
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义系统。词义是语义的基本单位,它往往南于民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词义由此而形成的特点,就是词义的民族特点。词义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在人们头脑里的概括反映,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词义的民族特点是在各族人民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中形成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的事物的特征,在不同语言的语义系统里都会有不同的反映。维吾尔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宇宙里,思维的规律类似,作为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8.
“不怕官,不怕管,检验真理靠实践。”这就是谚语。它简炼尖锐,富有哲理;押韵顺口,形象生动;语言通俗,耐人寻味。谚语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日常生活的艺术结晶,渗透着人民深厚的思想感情。中国谚语,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是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形式。谚语紧密地联系着人民生活。“别看都是庄稼话,撒在地里能开花”、“水滴积多  相似文献   

9.
晋察冀边区的文学期刊,在边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配合着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它植根在人民生活的沃土里,从生活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养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党的阳光照耀,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欣欣向荣地向着新的方向迈进,展示了边区人民对于抗战文化工作的热潮,反映了边区创建和发展初期的艰苦斗争的姿态。  相似文献   

10.
<正> 高尔基说过:“民歌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它们有自己的意见”.桑植民歌以它那纯朴、真实的感情,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意志.思想观点和美好愿望,凝结着人民群众的心血与创造才能,是桑植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经过不断筛选、锤炼、提高和完善,形成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完善的艺术结构.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虽是用汉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但它所反映的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爱情与斗争、风情与习俗等等。高歌《诗经》的习俗,在土家族中世代相传,至今不衰。在全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尚未发现其他兄弟民族有高歌《诗经》的遗风。土家族人民高歌《诗经》,并不是歌唱《诗经》的所有的篇章,也不是歌唱《国风》中所有篇章,他们只是高歌“周南”和“召南”的为数甚少的诗章。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人民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他特有的优美的文化和艺术。在维吾尔人民的这宗文化遗产中,民间故事占着一个特别的地位。维吾尔民间故事同维吾尔人民的古代神话传说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通过艺术形象鲜明地反映了维吾尔人有史以来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看法和对未来生活的愿望。它创造的正、反面形象是现实社会各个阶层、集团的典型代表。维吾尔民间故事具有丰富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祝贺调是秀山花灯音乐五大类别之一,是秀山人民用来庆贺节日、喜事和表达谢意的花灯歌曲。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用于生活,是原创性极强的民间歌曲。  相似文献   

14.
<正> 湘西民歌是湘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湘西各族人民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映,它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和民族风格.研究中,我们发现,湘西民歌的旋律发展中使用最多的是重复手法,而且遵循着音乐发展中的重复原则,表现为呈示——展开——呼应的运动规律.在湘西民歌的汪洋大海中,这一规律是通过各种表现形式,通过旋律发展的一些基本手段来展示的.旋律是民歌音乐的灵魂,旋律将音乐的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可  相似文献   

15.
诗是人民心灵的呼声,它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欢乐,反映人民的愿望和理想。由于它的某些特点(如口头性、便于记忆和流传等),从人类童年时代起,这种文学形式,就赢得了特别优厚的偏爱。在远古时代,任何民族都是在诗歌的歌唱中渡过它的时光的。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就用“口头诗”歌唱他们的生活了。  相似文献   

16.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新气象。大批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区体验生活,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和材料,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反映民族地区社会生活、各族劳动人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精神面貌的作品,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这是主流的一面,应当肯定。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在少数民族文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格调低下、庸俗无聊、阴暗和淫秽下流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历史、生活、生产和斗争的具体反映。是畲族人民生活中一朵奇异绚丽的鲜花,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宝库里放射着自己的异彩。在此,就畲族民歌的内容分类和艺术特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重庆黔江南溪号子不仅反映了南溪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是南溪人民精神世界的形象再现。它主要产生和流传在黔江鹅池的南溪村,具有多样的演唱曲调,但在传承态度、传承主体和传承方式上却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建议应从积极转变观念、努力完善体系和构建有效的保护模式等方面加强对南溪号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略谈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舞蹈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它是各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体验和不断完善,民族舞蹈的可塑性、可创性及直观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各民族特有的生活内涵。它以特有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舞蹈语汇向世人展示每个民族的特点,叙说着每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沧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蓝印花布吉祥图案是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历程和面貌,承载着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本文分析了这些图案产生的文化背景、图案题材,以及这些图案所蕴含的吉祥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