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班觉 《西藏研究》2012,136(6):74-82
通过运用人类学方法,探讨西藏妇女在通婚范围、婚姻形式、婚姻自主权、婚后居住模式和离婚状况等方面的处境和变化,认为受藏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影响,社会对妇女在婚姻问题上较为包容,有一定的弹性。与亚洲周边其他民族如汉族和印度相比,历史上特别是当代西藏妇女的婚姻地位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2.
本文侧重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角度解释社会现象,认为族际婚姻作为民族交往的一种形式,其变迁是生产和经济交往发展的结果。研究以明代、清代民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阶段为时序,分时期梳理和探讨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迁中,屯堡族际婚姻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对新经济形态下屯堡族际婚姻的现状和变迁趋势作了分析,以服务于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谐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缅跨国婚姻在云南边境地区是普遍现象,且在近十多年中数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因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中缅跨国婚姻在边境地区呈现出不同特征,如跨国族际通婚、招赘婚以及部分外籍配偶拥有中国户籍等。中缅跨国婚姻的特征表明:其本质应在民族社会结构基础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不同宗教信仰下的柯尔克孜族和汉族在婚姻习俗和婚姻状况方面差异的分析 ,探讨不同民族间的婚姻差异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我国蒙古族、朝鲜族、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等六个少数民族的跨族通婚情况进行分析,认为,(1)跨族婚姻的人口基础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民族人口出现多元化,其社会基础是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频繁;(2)影响跨族婚姻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国家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本民族的聚居程度和民族内部的交往程度、语言、宗教等;(3)跨族婚姻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它对民族身份选择和民族认同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它不但是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测量城市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发展是交往的基础.民族平等和经济进步是族群婚姻互动的前提.文章运用交往与民族融合的理论,分析贺州各民族、族群交往及婚姻互动的演变过程.认为族群交往与婚姻互动是由族群内部产生的、源于族群本身内力推动的、自然的、自觉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和地方各级党政干部的正确引导、推动.族群关系融洽,离不开交往与接触,而婚姻互动又是交往与接触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反过来促进各民族、族群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专题 ,但是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所开展的深入、系统的实地调查尚不多见 ,一些研究也仍然停留在现象描述的层次。本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一妻多夫”婚姻方面的研究成果 ,特别介绍了美国学者戈德斯坦结合藏族土地继承制度和劳役制度来分析婚姻形式的研究 ;同时 ,联系藏族的婚姻禁忌、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分析了藏族“一妻多夫”婚姻的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丹噶尔藏人的婚姻文化变迁,探讨该地区婚姻文化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为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民族婚姻文化变迁提供丰富的民族学实证素材.  相似文献   

9.
回族婚姻择偶中的“妇女外嫁禁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族妇女的外嫁禁忌,有生活习惯、民族风俗、宗教戒律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民族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回回先民入居并立足中国的基本条件,是实行“民族外婚姻”,而后来“民族内婚姻”则成为保证回族群体得以稳固的重要保障。妇女外嫁禁忌是回族历史的发展“天平”能够保持相对平衡的重要砝码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苏联成立后 ,俄罗斯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有了较大发展 ,并且具有非本土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本土多、俄罗斯族女性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比男性多、族际婚姻的稳固性程度不高、混合家庭的后代一般选择俄罗斯族为其族属等主要特点。俄罗斯人的族际婚姻不仅扩大了俄罗斯民族语言和文化在其他民族中的传播 ,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晓艳 《民族学刊》2015,6(6):49-54, 109-110
跨国婚姻在中缅边境地区是普遍现象,基于民族的社会结构特征,中缅跨国婚姻的择偶途径包括了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网络。这些途径充分说明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相应的族群和地域特征相匹配,也进一步表现出边境地区的跨国婚姻多为边民日常交往的结果。那么,跨国婚姻在国家管理层面上凸显的问题应多从“主位”的视角寻求更具实践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郗春嫒 《民族学刊》2020,11(5):26-35, 133-134
本研究以滇越跨境婚姻为研究个案,通过实地走访边民、当事人、基层工作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等途径,对当前跨境婚姻的特征与趋势、产生的动因、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近年跨境婚姻呈上升趋势,跨境婚姻当事人及婚姻状态均具有“非法性”特征;边民社区跨境婚姻是历史惯习及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跨境婚姻当事人及家庭面临着生存空间有限、子女成长形势严峻、社会保障难以获取等生存性困境,同时基层工作者也面临着如何规制“非法”状态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制度困境。如何使跨境婚姻合法化,在依法治理与保障跨境婚姻正当权益进而促进边疆稳定发展间找到平衡点是当前边疆社区治理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其最终结果取决于这一场域中各方行动者相互博弈所采取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状况是多民族区域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反映。本文通过对 2 0 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有关数据的统计 ,对中国 5 6个民族族际婚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指出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以汉族为中心 ,包括各民族的大通婚圈 ,同时还有东北、西北、南方三个次一级的地方民族通婚圈 ,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以及各民族间团结友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清初孝端后与孝庄后姑侄共嫁一夫的历史事实并不令人费解。这一婚姻现象与中国历史上媵婚制度大体上属于同一类型婚姻形式,是产生较为古老、较为普遍且持续时间长久的婚姻习俗。同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观之,它属于姊妹共夫制婚姻范畴,这也是一种在初民社会中较普遍存在的婚姻现象。从人类婚姻史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孝端后与孝庄后共嫁一夫的婚姻形式,与华夏族形成早期及初民社会中的婚姻形态大致相同,因此它只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背景下的产物,因此是合理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此外,用摩尔根群婚制理论来理解和解释这一婚姻现象是不妥当的,因为摩尔根的这个理论本身就不是通过对具体事实的研究而来的,是他的一个推论。不能将姊妹共夫婚视为人类社会婚姻的普遍状态,只能是一部分人的个别婚姻。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即使在原始民族中一夫一妻制仍是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5.
明代永顺土司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明王朝“以夷制夷”的政策下求得自身地方权力的巩固和稳定,联姻成为永顺彭氏家族势力扩展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基于建构权力网络的需要,永顺土司形成了土司等级内婚、姑舅表婚、同姓为婚三种特殊婚俗.尤其是永顺土司为应对局势变化在婚姻对象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凸显出土司婚姻极强的政治功利性的特征,且围绕着政治婚姻特点又派生出婚姻交换圈的有限性、女性不拘辈分、成婚年龄小及妇女在家庭中地位高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说,土司婚姻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与权利平衡的结果,它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王华 《民族论坛》2007,(12):26-26
本文以江苏省海安县东一些乡镇的状况为例,考察了新出现的婚姻形式"两头奔",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每个人人生中必经的路途,婚姻同时也是家庭中不可替代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少数民族地区不再是与世隔绝的存在,少数民族的婚姻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民族通婚现象也日益普遍,民族通婚这种现象也因此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着重分析月亮河地区的通婚现状,主要是通过影响这种通婚现象的因素以及通婚带来的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中笔者以一个布依族人的真实体会与感悟献身说法,并以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家庭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原因(族群偏见),文化教育因素,经济因素,居住特点,经济因素等等方面,辅以个案访谈,参与观察,参考相关文献的方式对少数民族通婚现象做出的研究和分析,描述了少数民族通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开放与联通,在打破并重组广州东部畲族村封闭的空间结构与内涵,促成其与更宏观经济结构相关联,由较为封闭的独立社区逐步变得开放的同时,也促使畲族人在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中择偶等婚姻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传统的内婚制被打破,闭塞的婚姻圈随之重塑,与其他民族通婚现象日益增多。从畲族的婚姻变迁,反映出现代社会的开放、联通对畲族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转变的重大影响,以及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佤的传统婚姻缔结形式既保留着母系制夫从妻居的习俗,又有父系制妻从夫居的特点;黄佤母系、父系婚姻缔结形式并存的婚姻习俗,是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汉族文化长期涵化的结果,也是黄佤对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历史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文化的传播和涵化,婚姻家庭的进化出现了复杂多变的前进途径.  相似文献   

20.
跨国婚姻作为历史上一种边境地区人群的常态化通婚形式,因民族国家边界管理方式的存在而演变成为边境地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国大陆学者在跨国婚姻的动因、身份困境与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仍未能形成一种具有社会文化整体观观照的研究范式。其核心原因是未能将边地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国外学术界关于跨国婚姻的研究及边地社会整体性的社会网络纳入到综合讨论之中,因此显示出了个案研究丰富,而研究深度、广度稍显不足的状况。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实证研究,综合三种研究视角推进跨国婚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