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政府的救济资源有限时,市民自发互助的救助是很好的模式"。有关部门所说的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这是社会工作意义上的救助吗?江苏省在苏北五市针对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开展了"春雨行动",其一大特色是254名大学生村官倾情加盟。大学生村官虔诚助老献孝心,组织开展爱心助老活动,发动志愿者上门与老人认亲,与"空巢老人"结对,做"空巢老人"的"代理儿女",让"空巢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空巢老人"对亲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致使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也日益庞大。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社保机制不健全、子女责任意识差等原因,致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就医、心理等方面的养老问题。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加强"孝"文化建设是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的晚年生活幸福的一种标准,但随着儿女独立组建家庭的比例增加以及人才外流的兴起,"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空巢"似乎已成为孤苦、寂寞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有一些老年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更有随着独生子女外出上学或工作,"空巢"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中年人不甘于忍受寂寞,正在努力营造自己的多彩人生。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甚至中年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我住的地方,有小少老人,他们常年就是一个人住,或和老伴一起生活,身边没有子女和其他人照料。人们曾用鸟儿比喻儿女长大有了生存能力以后离开家,离开父母,剩下"空巢"。而在农村,"空巢"老人不仅"心空",物质更"空"。他们没有城里诸多的老年娱乐场所可消遣,也没有广泛的社交圈子,没  相似文献   

5.
“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凸显出来。孤寂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空巢”老人孤寂产生的原因及对其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空巢”老人孤寂感的对策,以期能帮助“空巢”老人减少孤独寂寞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遵义市某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对60岁以上空巢老人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1000名空巢老年人和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发现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1000名老人中有963人(96.3%)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经济状况、与子女关系、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等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的健康[8]、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预防或减少抑郁症状对空巢老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白雪 《当代老年》2009,(12):6-7
我们常说的“空巢”家庭多是子女离家的独居老人,随着子女异地上学、异地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年家庭出现“空巢”,这些新型的“空巢”家庭中出现更多的则是“情感空巢”。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村改居空巢老人面临生理、心理、人际交往、社区归属感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问题,而"音乐治疗"对人的生理、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改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沈阳市铁西区G村改居中的空巢老人为例,对空巢老人进行问题需求评估,并结合在该社区新集体构建项目中开展的社会工作实务,对"音乐疗法"在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音乐疗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老人身心健康得以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得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升,并对认知障碍有所预防。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照顾社区空巢老人,近日,河北保定市河大社区想出一个新招:每名社区干部“承包”4至5名空巢老人,定期到老人家中探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数量在快速增长,“空巢”家庭也在随之激增。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多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之势。1987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比例只有16.7%,而1999年上升到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1999年,北京市“空巢”家庭的比例为34%,上海市为34.8%,广州市为30%,天津市高达36.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87年的3.8%上升到1999年的11%,增加了两倍。  诸多统计数字表明,“空巢”家庭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2,(7):19-19
[基本案情]苏锦街道火车站社区空巢老人赵阿姨,党员,84岁。户籍地原在车北村,由于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老人搬迁至华恒家园。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常年不来探望老人。老人年轻时受过工伤,腿脚不便,但生活尚能自理。由于年事已高,其生理机能下降,经常头晕。空巢的她需要一个温馨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人老了,难免有些病痛,严重的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怎么办?在长沙市南郊石马铺,有一个老年人的乐园,这就是被誉为"托老所"的长沙市第三福利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2,(23):48-48
据悉重庆开县为1010名空巢老人安装了“爱心呼唤器”。空巢老人只需按—下呼唤器,就可向社区巾帼志愿者求助。  相似文献   

14.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关于子女"常回家看看"的精神赡养条款,自其提出到最终入法,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争议。这一"道德入法"能否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的晚年悲凉之景?  相似文献   

15.
心利 《老年世界》2009,(21):21-21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生活是否幸福的一种标准。随着儿女自立和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多少老人曾为此嘘叹落泪。然而随着近两年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一些老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  相似文献   

16.
6月17日北方网报道,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占了一半,他们是心灵最孤独的群体。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7.
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庞大,对空巢老人的服务也在逐渐增多,在活动时,社工用不同的理论进行实践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的需求。本文从优势视角出发,以YS社区"长者故事会"项目为例,通过发掘老人的优势使老人提升自信,获得自我认同;运用优势评估发现老人的改变,评估活动的服务效果,同时,探讨"优势视角"在空巢老人小组工作中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8.
“空巢”家庭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存在经济、生活和心理困境,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努力和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19.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有多久了,人们把近邻变成了陌生人。如今,有人打破了这堵墙。他们彼此在生活和精神上互助、欢乐"度老",让晚年生活不再只依赖子女,让"近邻"成了空巢生活里最温暖的人。据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比例的5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其中49.7%的老年人为空巢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原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多的子女却不能"承欢膝下"。空巢老人该如何快乐"度老",成为时下最严峻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10月15日,由江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南昌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江西民生广播联合举办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暇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昌市西湖区象山文化广场举行。本次活动是江西省2012年敬老月系列活动之一。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全省机关、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200名社会志愿者深入南昌市100户空巢老人家庭,免费为老人们进行医疗保健、理发、打扫卫生等服务,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问候,给老人们以心灵和精神上的抚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