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学者对李贺的《苏小小墓》有不同的阐释,这实质上是对该诗文本的"空白"所作的不同填补。文本唤起读者基于既有视域的阅读期待,吸引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文本进行阐释是文本的实现。对李贺的《苏小小墓》有不同的解读就是这种文学理论观点的反映,但在文本实现的过程中,读者要确保文本阐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唐朝诗人李贺的《苏小小墓》一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风雨之中墓地的景象。整首诗以李贺的意识发展为线索,不受时空生死的限制,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凄凉身世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贤妻良母"是近代日本国民国家形成过程中挖掘出来,并随殖民教育逐渐波及到亚洲国家的"再创的传统"。本文通过分析"贤妻良母"话语与概念之间衍变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蒙古族女子教育的影响,揭示近代蒙古族女子教育所呈现的不仅是培养了有知识的"贤妻良母",而其背后的复杂现象,特别是出现男女分工模式的松动及婚姻规范的重组,使蒙古族女子教育本身有了更深远的意涵。  相似文献   

4.
在《诗经》与女性有关的诗篇中,"女子善怀"是个普遍的形象。通过对《诗经》中这些文本的细致考察,分析了女子善怀的内涵,指出了女子善怀的对象,分类列举了女子善怀的表现内容,探讨了女子善怀的原因以及它对《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内敛抒情范式形成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明清时期,对女子是否应该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观念,但二者殊途同归地导向注重女子伦理精神的培植和道德人格的养成.人们普遍认为文学教育是妨害女子道德人格的罪魁祸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谚在明后期以降广为传播,便集中彰显了这种文化生态.即使人们批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见,也大多从张扬女子"才德不相妨"的角度着眼.但是女子"才德不相妨"观念的流行,毕竟理直气壮地肯定了女子文学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种文化生态为女子文学教育的普遍推广和持续高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缘,导致明清时期女子文学教育的相对普及和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历来被视为是孔子鄙视妇女的言论.然而<论语>中有19个"女",除有一"女"作女本字解,其余18个"女"作"汝"解;"女子"应作"汝子"解."难养"是难教育、难培养,"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是说只有你的儿子与小人算是难教育、难培养.孔子没有鄙视妇女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温庭筠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典故是:谢安、司马相如、范蠡、陈后主、苏小小、严子陵、白莲社。从其所用典故可看出他的诗中既有个人身世的悲慨,也有对国事的关注,并非只有绮艳之作,其人也并非是无行文人。  相似文献   

8.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女子配偶称呼语,"夫、丈夫、良人、郎君、夫君、官人、相公、老公、男人"."夫"是出现得最早的女子配偶称呼语.南宋时的杂剧中出现了"丈夫"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用法,从此"夫"与"丈夫"开始了竞争.明代口语中"丈夫"完全战胜了"夫"."良人"是出现得最早的配偶称呼语之一,最早的是出现在<诗经>中,但它使用频率不高,唐诗是"良人"出现频率最高的文献,它的使用范围主要限于诗歌."郎君"在唐代出现了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用法."夫君"到唐代可以用来称呼女子配偶.宋代"官人"才有了女子配偶面称称呼语的功能.作为"丈夫"意义的"老公",最早出现在南宋.中古时期,"相公"成为妻子对丈夫的敬称,主要出现在戏曲作品中.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男人",最早是在<红楼梦>中查到.从历史演变加上近10年间<人民日报>中使用的女子配偶称呼语使用情况,把历时考察与共时考察结合起来,又可总结出六条规律.女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一方面反映这一类词在语言系统中功能配置的演变,同时也折射出夫妻之间相互关系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9.
汉代社会上层婚姻中的“待年”女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汉代女子的"婚年"或"婚龄",已经多有学者进行过讨论。其中社会上层婚姻中一种特殊的情形,即女童幼时即确定婚姻关系而"待年"者,早有学者关注,并以为即"后世童养媳之俗"。汉代社会上层婚姻中的"待年"女子有其特定的政治背景、生活境遇、心理特征和社会表现。这是婚姻史研究的对象,也是未成年人生活史研究的对象。讨论相关文化情境,对深化汉代社会生活史的探讨,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百姓生活》2008,(12):59-59
中国女扮男装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夏朝。最早好穿男服的女子是夏桀的宠妃末喜。《晋书.五行志》说:"末喜冠男子之冠。"明确说明末喜戴男人的官帽,应该说她是女子男装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女子并非总是扮演着"被奴役""主内"的角色。处于轴心后时代的两宋时期,文明理性的社会转型给女子的教育尤其是给她们的阅读生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呈现出积极、向上、自觉、自主之态势。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维度来看两宋女子的阅读生活可知,举国"文治"及社会、家庭的支持,使得大批女子有机会走进阅读世界;人们对生命的自觉与感悟,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两宋女子能够自主地去阅读书籍,阅读范围不断拓展,涉及经史子集百科乃至时人所著之书,且凸显出阅读终生化倾向。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成就了两宋女子的精彩人生,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相夫教子、诗词书画创作、科举应试等都尽显巾帼风采,不仅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书写出辉煌篇章,而且在当时世界舞台上也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2.
孔尚任生平前期一直把女子的守节看作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其后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即在任职湖海治河使臣时,却认为颂扬女子的节烈,是"荒唐"之甚;直到晚年,更进而认为女子守节乃"可悲之事".孔尚任的思想发生如此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齐鲁进步文人的影响;二是受江南文人及民风的影响.孔尚任的这一思想,对齐鲁文化既是继承又是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政"时期,女子职业学校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教育形式.本文从分析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出发,对当时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和它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认为,女子职业学校的滥觞,既得力于当时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性职业意识的觉醒,又是妇女追求解放的要求和必然.  相似文献   

14.
收下洋学生在学校门口的小吃店,杨诺第一次见到李慕唐。这个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女子,给杨诺的第一印象是金发碧眼、吃相难看。同学热情地相互介绍,两个人点头,眼神里都有好奇。"你好。"李慕唐轻轻伸出手,用生硬的中文对杨诺说,声音温柔得不像澳大利亚女子。同学对李慕唐说:"这是你的  相似文献   

15.
北大藏秦简牍中《教女》一文,包括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讲"善女子之方",即已出嫁女子在夫家之行为所应遵守的规则;后一部分讲"不善女子之方",列举了不善女子的种种劣行,以为善女子必须避免之借鉴。此文是秦人专论女教的文献,比东汉班昭之《女诫》要早300余年,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两性关系史与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出土文献。  相似文献   

16.
我们首先从日本女子受高等教育的历程说起.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大多数女子几乎是不可能受到高等教育的;即使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半个多世纪,日本也仍然有许多条款阻碍着女子受教育,女子上大学更是"极少的例外".例如,日本的东河库帝国大学在1913年才首次招收第一批女大学生,到1940年,日本招收女生的大学也仅有十几所,而且都非全日制.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教育思想中,主张男女平等、注重女子教育的特点十分突出。主政东北后,张学良冲破禁锢,大胆发展女子教育,在东北大学各系招收女生,开创东北女子高等教育新风尚,创办同泽女子中学,并亲任董事长。他重视女子教育的原因既源于"西学东渐"带来的"兴女学"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女性解放的时代背景和辽沈地区女子教育自身的发展,也由于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超前性以及他自身振兴东北、抵御外侮、强国保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男才女貌"是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这与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时人对这一传统观念的大胆反叛,我们可以感受到魏晋女子那张扬的个性、机智勇敢的才情,而魏晋男子的仪容之美、形态之美和言辞之美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魏晋时期"女才男貌"意识产生的原因既是时代风尚的影响,也与女子地位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日本从明治政府时代开始提倡女子教育。日本的女子大学在创立之初,虽然受到国际人权及女权思想的影响,但以本国固有而深远的文化因素作先导,坚持"贤妻良母"的女子教育宗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向纠正性别偏差的方向转变,2000年以后,日本女子大学数量明显呈现减少趋势。日本女子大学的发展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启示是:不仅要培养女性领导力,提高女性的权力指数,而且要重视女性家庭本位对社会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悠燕 《今日南国》2007,(20):67-67
女子怯怯地进来,环顾了一下室内的气派和豪华,掩饰不住满脸的羡慕和称奇。"我一岁多一点时,是我娘从大树底下把我捡回来的。她说那时我吃观音土,肚子胀得像一面小鼓。后来我娘帮我洗澡,才发现我大腿上有一块很大的烫伤疤……"女子看了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撩起裙子,果然左大腿上有块不同于周围皮肤的伤疤。老人微微点了点头,女子见他点头,声音因为兴奋而响亮起来,她很快地解开上衣扣子,说:"你说锁骨下面有颗黑痣,你瞧,我这儿就有一颗。"他匆匆地瞥了一眼,更觉得那像是一道抓痕,结了痂变成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