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泳梅 《江汉论坛》2006,1(3):135-137
素质教育是一种建构性的教育理想,是价值范畴,而非科学的事实性范畴。为此,我们应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来给素质教育定位。理想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是使教育对所有评价主体有价值,因惟有自由才是人所共有的价值理想,所以,素质教育要成为一种理想教育,它就必须遵循自由这个价值取向,要以促进自由为目的。简言之,自由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全教会已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从文化素质的内涵为切入点 ,详细阐述了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效途径和基本条件 ,旨在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身不断健康发展的诉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诉求。从素质教育视角看,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培养自觉自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与民族未来贡献力量的高素质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素质教育以塑造具备完善人格的大学生;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素质以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需要合适的"土壤":批判怀疑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4.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本文以福利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制度、纯粹的市场制度和自发的或非正式的制度等多种制度形式所组成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安排的基本框架。并以此制度框架体系与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可持续发展基本因子作相应的路径联系,探讨对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因子应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最后,在回顾我国现行制度的基础,提出了若干完善制度体系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世纪之交,人类正处在全球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工业经济正在被知识经济所取代,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即将来临。我国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向以培养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加强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智能教育和通才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类同一性: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检讨与归纳,是人的本质向“类”的复归,是“类同一性”支配下的人类自然生存、社会生存以及主体性生存的逻辑互动和有机统一,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任何忽视“类同一性”的行为和做法,都是酿成自然生态危机、社会道德危机以及人类主体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类同一性”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协调、互动发展的可靠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作者分析了人类思想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看法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得出人与自然的“主—客”辩证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人与自然的“主—客”辩证关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处理好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的关系以及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磊 《北方论丛》2002,(5):107-108
人类已进入以高新技术发展为标志的21世纪,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是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中对素质教育的加强.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新的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悄然崛起,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世界面貌。当今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对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经济结构、政治格局、乃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同样,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国传统的教育事业,既是一个发展机遇,又使之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理性认识基础上剖析可持续发展实践观的本质特征及其经济学属性 ,揭示其实践价值的客观统一性 ,包括经济增长中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经济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和环境发展相协调的统一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就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长吉 《北方论丛》2002,(6):144-145
素质教育作为价值活动,是以需要为动力的,离开需要,素质教育将难以维持.素质教育只有具有满足个人需要的可能性,才会产生相应的吸引力,使师生投入其中,使素质教育对个体的价值从而对社会的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 ,是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自我能力的培养 ,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修养 ,自我调整 ,自我进取的能力 ,具有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从主体自我评价和主体性价值的外化两个方面入手 ,来分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类型 ,从而最终树立一种“以人为本”和维护“人—自然—经济—社会”四维复合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是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伦理理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伦理理论。从理论渊源上看,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方面,与生态伦理理论中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责任以及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进行研究。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对传统伦理和生态伦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科学的整合态度,从而实现了伦理思想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立即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可从完善制度建设、加大产品创新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合作三方面实行“两步走”战略,实现对市场、经营和管理的定位策略,谋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光连 《兰州学刊》2007,(10):17-20,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内涵.儒家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荀子也专门写了<天人论>,其中蕴含了"天、地、人相参"等生态伦理意识,既强调尊重自然价值的"制天命而用之",又强调"谨时其禁"的生态道德责任,从而把对自然的利用和保护有机而辩证地结合起来,这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和现代文化转生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键 《兰州学刊》2000,(6):46-47,60
一、素质教育科学定位的重要性首先,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清楚人是社会历史的范畴以及人的素质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生理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现实所在;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素质、对价值追求的素质等都是社会属性的现实所在;审美素质和标志个性完善的素质又是精神属性的现实所在,而体现三种属性的素质所构成的整体素质又是人性的综合现实所在,其结构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序地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这一理论上的认识使我们明确素质教育中素质的动态性、潜在性,深刻理解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卢黄熙 《学术研究》2004,19(5):69-71
物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即物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物的社会需求价值。认识和把握物的价值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可以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然而 ,长期以来理论界流行一种片面的观点 ,认为物只具有“对人的有用性”这一价值 ,而无视物的自然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对经济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着重指出:经济法应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以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应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应追求全面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关于可持续发展观基础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汇总 ,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有四个大的方面 ,即实践基础、科学技术基础、社会基础、直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