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广东省社科联、广东历史学会、广东中国文学学会、广东教育学会和梅州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30周年学术研究讨会于1994年12月20——22日在梅州市举行,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就丘逢甲的爱国思想、诗歌、教育思想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会者通过对丘逢甲一生的言行的评析,进一步肯定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志土,一致认为,对丘逢甲爱国主义思想的评价,在1984年召开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就给予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但遗憾的是,这种公允的评价在近10年来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同,尤其是在教科书中尚未得…  相似文献   

2.
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抗日保台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和著名的诗人.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促进祖国的统一,广东史学界、文学界和教育界联合发起组建广东丘逢甲研究会,在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直接关心支持下,于1996年1月10日在广州举行成立大会.原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杨应彬,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广东省社科院院长张磊,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梁渭雄等领导和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丘逢甲祖籍蕉岭县文化局领导和丘逢甲的亲属50多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3.
丘逢甲与乙未抗日保台运动戚其章100年前的乙来年,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保台运动席卷台湾全省,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在这场运动中,有一位非常活跃的人物令人注目,他就是丘逢甲。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丘逢甲评价不一,聚讼纷坛,莫衷一...  相似文献   

4.
丘逢甲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早在抗日保台斗争以前,他便在台湾积极从事教育以报效祖国。内波以后,他更是锐意于兴学启民智,向封建传统教育挑战,积极创办新学,在粤东“劝办学校以百数”,①桃李满天下,“学生出其门者千余人”,②“在其兴学十余年中,培植人材至多。广东革命志士,多半出其门下。”③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然而,一部《中国近代教育史》,④不论在论述洋务教育或维新派的教育时,竟未有片言只字论及丘逢甲,我们认为,这是不公允的。丘逢甲从脱离洋务派走上维新道路,到由改良走向革命,由一个爱国主义者完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路向和爱国思想行为的界定等问题重新进行检讨和评析 ,并结合丘逢甲抗日保台的实际 ,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丘逢甲乙未保台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丘逢甲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丘逢甲是乙未台湾保台运动的倡导者。但是,对于他的保台事迹,至今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故有许多问题尚有待于探讨,且以讹传讹之处亦甚不少。本文试作初步探索,希望引起讨论,以推动是项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7.
丘逢甲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以诗歌反映时代风云。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组织义军进行抵抗,并在台湾建立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内渡之后,丘逢甲定居于祖籍广东镇平县,以主要的精力兴办新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丘逢甲的诗学,有两个焦点:一是中外事故,这构成了他的诗歌创作之主题;一是西学关怀,这构成了他的诗歌创作之底蕴。二者交映生辉,使他的诗歌显出别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十二月1日广东经济学会开会传达“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精神。1日广东历史学会和《学术研究》编辑部联合举行广东青年史学工作者座谈会。3-8日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暨南大学召开。3-8日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四次年会在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府通什镇举行.4-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在广东进行调查研究,勉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9.
近代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又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他在青少年时期的诗作,就有热爱台湾,热爱祖国的思想,《台湾竹枝词》即是一例。一、《台湾竹枝词》的写作、湮没及其发现《台湾竹枝词》的写作时间,据丘琮《丘公逢甲年谱》所载,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是年,应童子试,受知於台抚兼学使丁日昌,补弟子员。赴试时,沿途尚须潜斋公背负。试古学,全台第一。以公年最幼,送卷最早,丁中丞特命作全台竹枝词百  相似文献   

10.
抗日保台斗争失败造成的巨大伤痛,是丘逢甲内渡后力持和坚守维新立场的内在动因。从"百日维新"之前到戊戌政变之后,他对清朝腐败统治始终表示极大的不满,以全面改革作为政治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依据自身实践,将兴学育才作为中国变革的一项根本性举措,并主张通过"尊教"来统一人心和保存传统文化精华。这些思想受到康梁等人的影响,又颇有特色,为维新思潮的表现形态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样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6年8月21日至23日在中原名城开封市河南大学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山东、江苏、湖南等20余省市的70余位代表出席.此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中国文学的近代化.中国文学近代化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它的探讨实际上也是对中国近代文学性质更深层次的阐释.这次讨论主要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具体探讨了文学近代化的发展轨迹,它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九月五日至九月八日,省党史学会、新四军和华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在泰州市召开了纪念苏中七战七捷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当年浴血奋战苏中的老战士和高校、驻宁军事院校、党校以及从事党史教学、研究、资料征集工作的同志共计四十七人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十四篇论文。省顾委委员、省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章德同志主持了讨论会,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金冶同志做了学术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抗战文艺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7日至12日在成都召开。重庆地区中国抗战文艺研究学会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了这次讨论会。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文艺究竟应当如何估价,是这次讨论的重点。与会同志普遍认为,国统区抗战文艺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抗日民主的文艺,是“五四”新文艺的继承和发展,是世界反法西斯文艺的一翼,在历史上有过巨大的贡献。此外,大家还就党对抗战文艺的领  相似文献   

14.
首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于6月10日至1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港文学研究会、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华南师院中文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北京、上海、福建、广东以及吉林,山东、四川、湖北、甘肃、广西等省市的台湾文学研究、教学、出版工作者6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香  相似文献   

15.
丘逢甲离台内渡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其章 《学术研究》2000,5(10):77-85
在中国近代史上,丘逢甲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之一。在所争议的问题中,以离台内渡一事为焦点,成为评价丘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作者从丘逢甲离台内渡的时间、离台前的抗日活动及内渡原因、“挟款以去”等方面对丘氏离台内渡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6.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缘起》是清末民初著名爱国诗人、卓越的“抗日护台”志士丘逢甲于一九○○年为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而拟写的。原手稿藏于丘逢甲嫡孙丘应枢手,经我们整理,并由杨荣春教授校订。甲午战败,台湾告急,丘逢甲倾家资以组织义军,积极从事“抗日护台”,卒因弹尽援绝,被迫于一八九五年农历六月挥泪内渡大陆,举家定居于我省镇平(蕉岭)县文福乡淡定村,并于一八九六年筑室曰“培远堂”。这时粤省巡抚许仙屏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上月二十三日在广东迎宾馆举行,二百多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在此之前,省社联所属各学会分别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并提交学术论文108篇,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杨应彬、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陈越平、省社联主席张江明、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8.
学术动态     
广东哲学学会成立广东 中国哲学史研究会 为了更好适应广东进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广东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于1983年lG月21日在广州正式宣告成立。该研究会是广东哲学学会下属的一个研究会,同时又是全国中哲史学会在广东的一个分会。中山大学副校长、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刘嵘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上,通过民主协商,选举李锦全等五位同志组成研究会干事会,还初步研讨了明年的工作设想。(云)广东省召开第五次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 广东省第五次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于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日在广州召开。省委常…  相似文献   

19.
古远清 《学术研究》2001,(5):123-124
作为岭南文学的一个分支的广东客家文学研究 ,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这个课题难度较大 ,因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一直未曾出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罗可群教授的《广东客家文学史》才更能显示出其学术价值。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学术著作 ,是首次将客家文学以“史”的面目出现的奠基性专著。全书论述了从张九龄到古直的文学创作 ,其中既有像宋湘这样的“客家才子” ,也有像洪秀全这类革命文学家 ;有像黄遵宪这样“走向世界”的诗人 ,也有对广东客家文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丘逢甲。所研究的对象从唐宋到近代 ,其时间跨度之长 ,是同类著作…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河南省文学学会受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全体代表的委托,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在洛阳召开了全国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