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儒道互补──对曹植人格建构的动态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曹植儒道互补人格生成的动态历程,进而从中国古代士──诗人人格发展的大系统中审视了曹植儒道互补人格的历史意义。作者认为,曹植人格分为前后两期;一系到挫折导致了曹植人格的裂变与重构;曹植儒道互补人格的内涵是顺人(即服从专制主)而不失己(即不失平治天下之志向,不失超旷逍遥之襟怀);此一人格的生成标志着中国古代士──侍人基本人格模式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怨与恋的情结──《洛神赋》寓意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洛神赋》的研究中,“感甄说”、“追求理想失望说”等均与赋的内容不符,其失在于把赋中的“余”全部坐实为曹植所致。其实,赋的中部的“余”是个多疑、自私、绝情、背义的人物,不是人们心目中的曹植,曹植也不会把自己写得如此卑劣。论文从曹植仿效的宋玉《神女赋》锲入,通过宋赋、曹赋的比较,指出曹植运用了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的传统手法,在赋的中部搞了人称换位,以洛神自喻,向“君王”(曹丕)寄心,抒发了怨与恋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3.
《洛神赋》寓意管窥──兼谈曹植与甄后的暖昧关系刘玉新脍炙人口的《洛神赋》,自问世一千七百多年来,一直被绝大多数人誉为一篇朽不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永放异彩的明珠"(钟优民《曹植新探·曹植的辞赋》).然而在它的写作寓意方面,却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曹操、曹丕和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们的诗歌久负盛名,尤其是诗歌语言绚丽多彩。本文仅从其叠率入手,探其艺术风韵。一、词汇丰富,各有所好三曹均爱用昼字。曹操诗歌,现在五篇(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同),其中8篇有叠字,占总数38%;曹丕诗歌,现有54篇,其中30篇有叠字,占总数56%;曹植诗歌,流传至今有132篇,其中37篇有叠字,占总数28%。由此可见,虽然曹植用叠篇目最多,可是曹丕叠字的普及率则比曹植高出一倍。曹操诗用叠字39次,除去重复者有19种叠字,其叠宇平均使用2.05次;曹丕诗用叠字ho次,除去重复者…  相似文献   

5.
关于曹植《名都篇》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说法。从曹植的思想性格、《名都篇》的写作年代、当时的社会风俗以及文学精神的传承四个方面来看,《名都篇》中所表现的宴饮、游侠、斗鸡走马的盛况,并非用来讥刺和感愤,而是曹植思想性格之于创作实践的一种折射,是时代风貌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三曹三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于钟峰《诗品》及以往文学史著作中扬曹植贬抑曹操、曹丕的评价进行了辨析,根据曹操的政治思想及其四言诗创作、曹丕的文学思想及其各种新体诗创作、曹植在逆境中的发愤为诗,认为曹操诗以气胜,有英雄气;曹丕诗具唯美倾向,有公子气,文士气;曹植诗则有郁结不散的不平之气。又进一步指出:冲决儒家思想的桎梏,气夺群雄而开一代新诗风,此功非曹操莫属;开导文学自觉意识,发展新的诗歌文体,当是曹丕的不朽业绩;以其特殊的境遇而创造了领袖一代的杰作,则要首推曹植了。曹氏父子,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全方位地推动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向前发展,后人应对他们作出不失偏颇的全面评价,才是公正的历史态度。  相似文献   

7.
曹植是中古诗坛的“建安之杰”,同时也是魏晋玄学史上讨论生死问题的先行者之一。相对于曹植的文学成就,学术界对他在玄学思想史方面的建树关注较少。曹植思想整体上呈儒道互补之势,他对道家及庄子思想的接受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庄子思想影响下,完成于太和后期的《髑髅说》在传承《庄子·至乐》及张衡《髑髅赋》思想的基础上,在义理思辨方面有所创新,启发了魏晋玄学家的生死观。曹植《髑髅说》完成于魏晋玄学形成的大背景中,可以看作玄学产生的序曲。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听一位年轻的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节文言文公开课—《五柳先生传》。该课分为四个环节:(1)诵读课文,背诵全文;(2)翻译课文,疏通文意;(3)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4)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易经》的《否》、《同人》、《大有》三卦的四种英译作比较研究。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国人自译的“汪任译本”《易经英译》。四种英译本为:“理本”,即湖南出版社出版的秦颖校注的理雅各(Jameslegge)英译《周易》;W/B本,即卫礼贤(RichardWilhelm)德译转贝恩斯(CaryFBaynes)英译本TheICHINGorBookofChanges,RKP版;DaLiu本,即《易经金钱卦》,ICHINGCoinPrediction,RKP再版木:“汪本”.即汪榕培、任秀桦合译《易经英译》,1993年初版。  相似文献   

10.
建安十六年,一方面是曹植一生文学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始点;另一方面,又是曹植真正意义上的情爱人生的起点。其中采遗芙蓉的意象,几乎贯穿曹植的一生。从曹植诸多诗文作品,特别是从《七启》《九咏赋》《芙蓉赋》《洛神赋》等文学作品来看,都带着极为浓郁的芙蓉情结。芙蓉,正是曹植和甄氏爱恋的媒介,因此,也是曹植一生不断回忆追恋的意象。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六月三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副教授刘家和同志为我院历史系生师生作了题为《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以下四个问题;(一)比较研究的历史、由来及其生产的原因;(二)古代史是在比较研究中产生的:(三)恩格期《家庭、私有  相似文献   

12.
论唐代诗人的自然生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承传《风》《骚》及汉魏六朝文学的自然生态意识,同时由于受本朝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以及唐人投笔从戎的边塞生活,官吏贬谪地方的特殊身世等因素,唐代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达到了天人合一、空前融洽的地步。唐代诗人与草木虫鱼等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诗歌世界,主要表现在十大方面,即:(一)与物谐乐;(二)以物为友;(三)颂物以美;(四)感物惠德;(五)赏物生趣;(六)悲物悯人;(七)由物悟理;(八)托物寄怀;(九)假物以讽;(十)护物有责。唐诗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是唐诗精神的有力体现,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之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植赋自诞生起,历经魏晋南北朝,影响力远远低于其诗。在建安第一代读者群那里,曹植的辞赋基本上还是被推重的。到了《典论·论文》的出现,曹植赋的接受开始出现转折。人们对于曹植作品的接受就侧重在诗歌上了。  相似文献   

14.
渝大学人     
杨作书教授,男,汉族,现年56岁,重庆合川市人,中共党员。1965毕业于四)11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先后从事新闻、宣传、教学、科研和党务工作,现任中共渝州大学纪委调研员。近十年来,主讲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课程;主编并由西南财大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卜书;撰写五十余篇论文并相继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其中,《要十分重视粮食这种特殊商品》一文被《求是》(内部文稿)1993年第17期采用;《走出经济效益的误区》一文被《财经科学h996年第2期采用;《转变经济增…  相似文献   

15.
《七启》是曹植辞赋作品中重要篇章之一。《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定此赋作于建安十五年。本文认为,曹植《七启》似作于建安十七年曹植《登台赋》之后至建安十八年曹操策封魏公加九锡之前的这段时间,故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一年六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此后,学术理论界、教育界,对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确定问题,继续进行讨论,发表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是四种意见:一是初步形低于井冈山时期(1929年);二是形成于大革命失败全遵义会议时期(1935年),三是延安时期,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前后(1940年),四是形成于党的“七大”会议。应该说,上述四种论述都有其一定道理,但也有值得商讨之处。下面结合学习《决议》,谈点笔者的意见。一、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研究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汉魏时期文人《鹦鹉赋》创作,以及考证这些作者之间的交游事迹,进而探讨曹植《鹦鹉赋》的创作时间。认为曹植此赋当作建安十三年九月至建安十七年之间,尤以公元211年前后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黄初二年,曹植与甄后同罪,灌均所告发曹植之罪,正是有关曹植与甄后关系的弥天大罪。曹植确于延康元年四月去了鄄城,但不是就国,其时的身份仍然是临淄侯,其去鄄城乃是一个任性的行为。从《洛神赋》描写的情况来看,其中不仅有大量明显的甄氏的身影原型,更有两人之间交往的细节原型体现。曹植所要反复申辩的,是两者之间最后的归结点,乃是“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相似文献   

19.
吴伟业是清初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著名文学家,诗、词、戏曲均所擅长,并且有人还认为他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本文是关于吴伟业诗词曲的一组阅读心得和发现,主要包括:(一)从《穿山》诗及其与杜甫《望岳》、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等作品的联系谈到成才与立志的关系;(二)《梅村咤句的出处、影响及其社会学和文学史的意义;(三)关于《临江仙·逢旧》词的两种不同评价以及对前人评价的来源考察和对今人评价的商榷意见;(四)《秣陵春》传奇曲文被历史小说《隋唐演义》引用嫁接及其所反映的家国兴亡之感这一共通主题与清初文学思潮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略论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王原赞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俊,故俊才云蒸。”(《文心雕龙·时序》)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运用新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