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姬兴涛 《社科纵横》2013,(1):215-217
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呼唤,是破除当前道德困境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发展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因此,高度重视道德文化理论探讨,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郝明 《社科纵横》2023,(5):10-16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坚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现实状况的应然与实然的辩证要求,明确提出并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并要以文化自信为精神源泉和动力支撑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共产主义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演进的理想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内核契合共产主义文明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新征程的时代体现,是超越以往文明形态的新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向共产主义文明形态迈进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3.
论新型企业文化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新 《学术交流》2004,(3):123-12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先进文化为指引,以培育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环境、企业形象为根本,把握企业文化建设规律,汲取各优秀企业的长处,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依靠构建新型企业文化发展现代企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李安泽 《求是学刊》2012,39(3):41-45
严复是我国第一位提出全面向西方学习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中西哲学文化比较研究的开拓者.他对儒教和基督教的比较研究,将两大文化系统的异质性凸现出来.他对基督教和宗教问题的理解,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精神特色.严复的宗教观念,代表了近代一部分中土学人,在坚持本土文化的精神特色的基础上,融合外来宗教与文化思想,推动中西文化会通的一种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5.
广府文化是满足广州地区社区居民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是实现这种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当前,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广州社区教育要充分重视和挖掘广府特色文化,开发广府文化特色课程,整合和理顺社区教育主体的关系,建构广府文化社区教育师资资源库,让广府文化助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实现广府文化自觉,推动新时期文化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7):136-140
金代山东地区文化昌达,人才辈出,但因军事、政治、经济与文化走向因素影响,山东文士不断经历着空间的流动与变化,体现出该群体空间流动性大,崇圣、重理、轻死及重视教育、注重乡土观念和发展家族文学等地域特色。区域教育发达、文化多元的良好求学环境和深厚的文士阶层基础及文士们强烈的爱国爱家使命,是山东文士地域特色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而不同时期外地文士的交游与回归,又一步推动了该地域特色的形成。深入探讨该群体的地域特色及成因,必将对金代与山东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有所启迪与推动。  相似文献   

7.
刘傅峰 《探求》2008,(5):72-76
开放兼容、勇于创新、以和为贵、崇尚务实的广府文化,推动了广东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在当今,这种价值取向的许多方面正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与党和国家关于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一致。我们要继续发挥广府文化的独特作用,为构建和谐广东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5):130-133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精神支撑。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需要创新保障机制:在舆论引导机制方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特色文化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觉,提升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在财力保障机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在人力保障机制方面,积极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此外,还要加强领导、监管与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健全考核机制,合理评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林志彬 《社科纵横》2012,27(12):5-7
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中共政党文化,有利于强化主文化的支配地位、消除亚文化的消极影响、抑制反文化的滋生蔓延,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0.
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双创"教育模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工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模式已成为各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宝鸡文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双创"人才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与特色,从更新"双创"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335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邱宗国 《创新》2014,(3):117-121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地方性网络论坛也在不断加速发展。广西地方性网络论坛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其对地方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地方特色不鲜明、论坛社会文化影响力不强等问题。因此,目前仍然需要采取推动广西地方性网络论坛的措施,扩大论坛的社会文化影响力,使其更好地为文化广西建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金科 《社科纵横》2013,(12):13-17
核心价值观是维系文化认同、社会团结和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的"内在精神与生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核心价值观的诞生,对于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际竞争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茜 《社科纵横》2024,(1):11-1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确立和系统阐述,为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内涵,认真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价值开辟的广阔前景,以互学互鉴为践行路径,以合作共赢为价值取向,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文明交流中增进各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汇聚力量,为人类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构筑坚实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4.
张红梅 《社科纵横》2003,18(6):24-25
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积极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力发展甘肃特色文化 ,对推动甘肃省建设特色文化大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举办商职院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办高职院校必须在发展中构建自我特色价值文化.现代企业价值文化已有普遍的提升,高职院校将出现价值文化与现代企业趋同.企业办高职院校应该学习借鉴现代企业,构建以"实效、刨新、服务、责任"为取向的自我特色价值文化.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枣庄学院光电特色专业建设平台为依托,从实验实践平台建设、产学合作、科教融合3个维度与企业展开协同育人合作,通过构建光电实验实践体系改善光电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光电专业学生对实验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新的动向: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文化需求呈多样化发展态势;科技推动了新的文化形式产生。现有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能满足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求。建议抓好特色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文化产业;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公共播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兴波 《社科纵横》2010,25(5):138-139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既要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又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一是过于集中在精英学术层面,脱离普通大众;二是过于庸俗化的传播,不具备科学性和学术性。通过公共播讲的形式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研究成果向普通大众宣传,有利于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温朝霞 《探求》2018,(1):27-31,45
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20.
陶鹏 《社科纵横》2013,(3):84-87
构建服务型政府正是应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而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则是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政务微博作为基于此类问题所出现的应对策略之一,与构建服务型政府有着一致的价值追求和目的。政务微博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转变观念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推动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管理的创新,使服务型政府的亲民性、廉洁性、高效性得以体现。为了加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驱动力,运用政务微博引导公众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提升政府官员的网络文化素养,提高政府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服务的持续创新,从而加强智慧化趋势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