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锋林 《安家》2007,(1):134-136
2006年,对地产界而言,无疑可以称为"政策年","调控年".对于身在其中的众多地产人士而言,有风雨飘摇时的惶惑,更有雨过天晴后见彩虹的欣喜.但是,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虽然是"政策年",但所有政策最重要的指向似乎都是住宅,而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业态之一--写字楼市场,多是遵循着市场本身的规律发展着.  相似文献   

2.
毕征 《安家》2006,(6):183-184
最近,在北京地产圈内外有两个非常热点的数字"2006年一季度房价增长17%"、"国家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一周年",当两个数字或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思考时,就变得有些戏剧性.一边是一年来国家为稳定房价从限制供给至抑制需求全方位紧缩性的政策重力出拳,一边是北京房价一改多年来稳中有升的常态持续"疯"涨,且上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覆盖率之广均创北京历史新高,再联想去年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之痛,是到了值得地产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三省其身、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一个很巧的机会进入房地产行业,成为开发商的乙方--全案公司,当时正值SARS肆虐全球,各个行业深受其害;2005年"国八条"猛烈出击过热的楼市,2006年的国六条再续调控年.面临大浪淘沙的房地产行业,我所率领的公司在逆境中求发展,短短的三年多时间从一个对房地产行业一无所知的企业成长为北京地产金牌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4.
《安家》2007,(2):32-33
个人简介: 付文丽,天地控股有限公司总裁,1995年进入北京地产界,2001年加盟天地控股.显然付文丽是喜欢挑战性工作的人,学习计算机编程出身,曾是一名计算机教师,却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进入地产行业.从房地产开发的普通员工开始,历经副总经理、总经理、副总裁到总裁……一步步走过来,至今,10年来,在房地产行业开发了多种物业形态,都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及产品定位取得了出色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者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者购房以改善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就全国而言,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影响了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市民的购房热情,这就促使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金融工作会议上出台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房地产宏观调控落到实处的同时追求实效和讲究实际,真正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去.  相似文献   

6.
张九坡 《安家》2006,(6):86-87
对于房价和地产政策走势,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想法. 4月28日,<安家>杂志和新浪网联合主办了"北京房价将向何处去"的网上调查.此次调查从房价和可能出台的房价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议题设置,以了解社会各界朋友对房地产行业的看法为出发点,认真聆听了每个网友对当前房价和国家政策的看法.截至5月10日,已有11532名网民积极参与了此次网上调查,其结果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安家》2007,(2):75
个人简介: 1974生,上海人,1995工民建专业毕业.先后辗转于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昆明、北京等地,曾经有五年的操盘经验、四年的正规地产专业训练,其间做过房地产新闻记者,并以记者的身份进军北京房地产市场.曾任京汉集团总裁助理,企划中心总经理,2006年初创办北京京汉亿嘉置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5年3月开始,国家开始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应该说,2005年是纷纷扰扰的一年.在这个不寻常的一年里,我国部分地产火热的区域,如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由房价疯涨逆转而下,而以深圳、北京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又开始了新一轮喧嚣与骚动.市场和政策永远牵动着圈里圈外人的视线,然而,高房价是怎样形成的?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之下,房地产业的走向会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也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家》2007,(2):85
个人简介: 李世濠生于香港,1989年毕业于加拿大麦玛斯大学工商管理系,1991年移民加拿大,开始以地产经纪人的身份投身地产界,16年的地产人职业生涯创造了无数令世人瞩目的佳绩.在加拿大连续获得数个房地产销售大奖后,李世濠再次调整自己的事业中心,勇敢地投入风云变幻的国内地产界,1997年应邀加盟上海仲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被北京京港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聘为首席顾问兼销售策划总监,2004年加盟北京财富房地产开发集团出任营销总经理,被业内称为地产奇才.  相似文献   

10.
《安家》2007,(2):127
个人简介: 颜巍,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并曾担任教师,现任北京华纺易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策划总监,北京华纺和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华纺易城等项目.曾获得"国资委直属机关杰出青年称号"、"2006中国房地产学院派新锐人物"、"2006年度北京地产最佳职业经理人称号"等奖项.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情况,人口流入量、 货币增加量都难以解释2016年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热点城市"刹车式"的短期调控措施收效明显,但不能恒久为之.未来房地产调控应该选择怎样的短期调控措施、 如何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等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从新的角度提出了房地产市场的新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由此提出了短期调控措施选择和长效机制构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家》2010,(1)
在地产服务行业,"鑫尊"这个名字虽然见诸媒体并不多,但在坊间,鑫尊地产确是"规范、诚信、实效"的代名词.11年来,鑫尊地产在董事长刘军先生带领下,孜孜以求,稳稳登上了北京房地产服务市场前三名的宝座.  相似文献   

13.
《安家》2009,(8)
将享乐主义大旗插上娱乐高地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经营理念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等新生事物开始大量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不一而足.而房地产营销领域也正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全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形成了严重的泡沫,引起政府及经济界的高度关注,也引起广大消费者的不满.但相伴而来的,是房地产经济的低迷,从高房价形势下的产销两旺,逐步转变为房价回落后的销售量锐减,违背了价格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基本经济学规律,让我们不得不就房地产频频出现逆向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目的是为了房地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硬性需求和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期盼. 坊间争论的焦点在于:持续的高房价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对此,从2010年开始,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来打压房价.在经历了二年多的攻防后,一线城市的房价终于开始大幅回落了,标志着国家行政和经济双重调控政策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安家》2007,(2):37
个人简介: 李威,1958年出生,34岁时担任广西北海盛达经济开发公司董事、总经理,进入地产开发产业,从此开始地产开发之旅.1994年,李威从海南来到北京,进入别墅开发领域,从此与别墅开发缔结了不解的情缘.2002年以来,担任北京翰宏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所开发的项目"纳帕溪谷"成为北京第三代别墅领军项目.2005年起又带领纳帕团队全力打造纳帕溪谷的姊妹篇--纳帕尔湾.  相似文献   

16.
包泡 《安家》2005,(4):25-26
"观念地产"这四个字,是在2003年4月北京地坛房地产庙会传到社会、媒体、地产界、艺术界的,从"好玩"开始,现在到了要总结的时候了,要不要上升到理论阶段?目前分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安家》2007,(2):46
个人简介: 鄂俊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加入香港联华投资集团,分别参与其在深圳、广西、北京等地的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开发管理工作.1994年加盟中国光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先后主持了北京榆苑公寓、西晴公寓、北京快乐城堡购物中心、北京光大花园、广州光大花园等项目的开发管理.2002年加盟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简称亿城股份,证券代码000616),现任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2005年荣获"北京地产十年"之荣誉人物大奖;2005、2006年两度获评"中国地产十大青年领袖"、"中国别墅业十大风云人物"等荣誉.  相似文献   

18.
《安家》2007,(2):105
个人简介: 涿州市南海鱼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慢城"项目营销负责人.具有20年从事建筑工程以及项目策略推广等工作的经验,曾在中建集团、北京钓鱼台商城、北京成展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世茂集团、志诚集团嘉和置业(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等担任高层管理工作.管理开发的项目有紫竹花园、华澳中心、亚运花园、御景园等.2006年任"慢城别墅"营销负责人,将"慢活主义"的生活理念融入别墅项目,全面开启"度假型城市别墅"的地产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何莉 《安家》2007,(1):92-94
2006年,建筑设计师已经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明显可以看出,开发商、地产媒体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师的关注和尊重仅仅是表面的,或者正如一些建筑设计师自己坦言:"我们在整个地产开发领域中的地位是被忽视的.开发商甚至不在楼书上为建筑设计单位署名,一些开发商也仅仅是把建筑设计机构当成炒作的必要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20.
《安家》2007,(2):62
个人简介: 张城军,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投身于北京的房地产建设,并指导参与了多个地产项目的开发和推广.2004年组建了涿州市南海渔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2006年正式启动"慢城"别墅项目,开启别墅市场新时代.将"慢活主义"的人居生活理念结合建筑之中,并打造渡假型城市别墅的新概念.现任涿州南海鱼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