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听写是一种测试形式,能反映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真实水平和对语言系统规则的掌握程度。听写不仅运用于各种语言测试中,还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本文结合笔者运用听写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实践,试谈听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外语教师和学习者对听写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林绍娟  李耀宾 《职业》2011,(23):41-42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国内外各种写作教学模式,结合当代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的最新理论,探索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实施听写结合和读写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英语专业四级改革以来,英语专业四级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要求提高,更注重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笔者就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专四考试所需知识储备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法语专业四级以及八级考试听力中的听写是对学生法语综合能力的一个检测,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同时也是丢分的比较大的一个版块,听写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耐心并且漫长的过程,并且掌握听写中的一些小技巧对于考生应对四、八级考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听力对于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十分重要。受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中综合性教学方法的启发,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将听与写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达到听写结合、以写促听的教学效果。听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包含课前精听,学生完成听力题单,教师分析学生的听力需求;课中教师讲解听力策略,开展听后续写;课后学生通过撰写"听后记",巩固课堂所学策略和技巧,反思听力学习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听写结合的模式对于提升听力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卫娜 《现代妇女》2014,(8):163-163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的加强重视,各种增加学生人文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文学课程大量开设并不断增加,高校英语专业也十分注重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以期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英语文学名著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对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沟通能力不仅仅是当今社会中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而英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交流语言,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沟通方面必须要更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也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要能力之一。因此,笔者在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其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理论与实践平衡、突出实践教学权重、重在培养学生应职应岗专业能力的职教原理,文章从能力本位、学生主体、行动导向、素质提升的视角阐述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施架构,分析综合实践教学学习任务的特点和教学成效,彰显高技能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思辨力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培养环节,鉴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力普遍不足的现状,着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以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英语专业学生思辨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精读课一直以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而传统精读课教学则重视语言本身而忽视文章的全面分析讲解,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语篇分析相关理论的运用则是将语言分析和篇章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本文将从分析语境、语篇信息和语篇结构几个方面来讨论语篇分析理论在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夏蕾 《现代交际》2010,(9):97-98
视唱练耳学习包括了两大主要内容——以纵向为主的和声听觉训练与以横向听觉为主的听写旋律的训练。听写旋律包含了多项训练内容,其中有:音高感、音程感、节奏感、节拍感、速度感、多声部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对于曲式结构分析能力、记谱能力等等。因此,听写旋律被称为“练耳的综合”。多听记旋律可以培养人的乐感,提高听觉能力,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去感受音乐的灵性,主动地去感知音乐,学会用心灵去触摸音乐,建立一种良好的表现音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新的契机,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当前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就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转变和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雷振环  黄冬榭 《现代交际》2011,(10):223-223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主干课。该课程的授课效果直接关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本文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公共英语是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学生的基础差,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好,改革势在必行。文中就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改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英语作文作为在英语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自身的英语成绩息息相关,优秀的作文质量能够有效的将自身的卷面成绩往上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明显高于非英语专业的作文能力,在语法使用以及单词的熟练度上,英语专业在作文中使用的语法和词汇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着显著性差异,在作文的错误上,二者容易在写作中范的错误也不相同。本文主要分析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作文中的错误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婉君 《现代交际》2013,(9):193-194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写作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对50篇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作文进行错误分析,归纳总结了常见错误的类型及成因。笔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自己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要注重培养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受到了师生的普遍关注,但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分支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忽视传统文化的原因,探讨了将赣南优秀客家民俗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途径,阐述了赣南优秀客家民俗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重大意义,旨在活跃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传播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整体能力在上升,但谈到口语,特别是发音,并没有随之明显提升。很多学生一开口,就暴露了中式口音。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图表法等手法对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发音能力进行了调研,并根据结果总结出教学思考,提出了语音教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首先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基础英语》课堂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让学生熟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介绍了思辨能力的概念,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英语泛读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韩莹  李青芮 《职业时空》2010,6(5):143-145
从国内泛读教学理念存在的一些误区出发,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泛读的定义,诠释了泛读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泛读教学的意义及其实效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在英语专业低年级《综合英语》课教学中尝试建立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给予必要指导和督促、综合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