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岚 《职业》2017,(29):33-34
中外高职合作办学是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目前国内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概念和具体实施办法尚没有统一界定,各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介绍了笔者学校中埃高职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有关文化习俗等问题,并以此探讨了中埃合作办学模式下课程教学过程中关于埃及文化习俗方面的注意事项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的教学文化分析理论强调教师与原有教学职业文化对课程改革的作用,以及课程变革要建立合作的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分析理论所提出的教师教学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及合作教学文化的重建问题,为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从教学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后现代教学文化分析理论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7,(21)
一、框架构思1.教材名称《应用语文》2.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技校中、高级技工教育各专业学生3.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技校语文课程是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文化课程。是技工学校各层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学科之一,是技工学校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今后工作,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新宏 《职业》2015,(8):20-22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概念,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成过程及现状,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等内容。以期为中职学校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韩卫丽 《职业》2014,(24):114-115
本文探讨学校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如何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在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共建课程、共同培养等方面积极实践,形成“课程+岗位、课堂+基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能力不强.由于中职课程与普通教育的课程差异很大,这进一步加大了中职学生的学习难度,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造成很大困难.因此,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全面分析学生的情况,利用、发挥他们的长处,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有深远的意义。针对丽水乡下茶丰小学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展的现状,经调查研究表明,地方课程的改革有助于学校、教师、学生更和谐地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形成一条学校的特色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刘硕 《现代交际》2014,(3):173-173
德国会展业十分发达,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会展教育的人才培养。德国会展教育中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学生生源来自一线、学制灵活的培养方式、模块化课程的针对性设计,以及高校专家与业界人士的经验传授,构成了德国会展教育的产学结合模式,形成了从学校、生源、学制、课程到师资的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已成为时下职业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目前,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以各种形式开展,其中,合作开发课程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学校、企业双方责任划分不明确,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文化融合度不高等。因此,本文从校企“双主体”融合视角出发,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张金 《现代妇女》2014,(1):226-227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创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为建设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支持和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文化,实现资源的传递、共享与整合,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文章全面的研究了国内高校体育隐蔽建设课程的深刻内涵,深入剖析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策略,基于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提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完善高校体育文化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海刚 《职业》2014,(12):35-35
根据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尚未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的风格与特色。所以,笔者从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组合设计、职业相关体育必修课内容设计和课程内容实现三方面提出了一些构想,试图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希望能够借此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出谋划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学校品牌是学校在长期发展当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学校的品牌反映了学校的实力以及文化特征,学校品牌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反映了学校的精神以及价值,其次反映了学校自身课程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学校品牌能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理念和实力等,能够体现出学校教学的独特性和优质性。因此学校品牌的形成对于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及日常,甚至构建校本优质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深刻变革阶段,项目课程是这场变革的重要主导理念。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开发和实施项目课程会对校企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职校企合作的现状,指出中职学校实施项目课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资源丰富,有效运用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对丰富民族地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培养小学生多元文化共生观念、提升教师生命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民族地区小学调研发现,民族地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需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投入,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协同合作,加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文本资源建设和高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小学网络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  相似文献   

15.
区域属性、职业教育属性决定了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既基于基本属性,又受制于基本属性。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学校自身特色培育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特色定位不准确,有特色不鲜明;特色提炼不够,概括不精;特色培育不力,有特色没有优势;缺少理念引领,内涵不足等。办学特色应体现鲜明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育人文化氛围及市场竞争优势。坚持科学发展,树立人本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扶持特色专业,优化课程结构,打造特色品牌课程等,是学校自身特色培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基本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经历了从"文化基础课程"到"公共基础课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原则意见"到"课程方案"的转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的替换,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政策导向。这一政策导向的一个现实效果就是中职公共课程回归了基础性并走向了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周敏 《职业》2008,(17)
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王斌 《职业》2010,(32)
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欧美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职业学校大多采用按专业分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师备课、授课和指导,相互之间缺少合作与交流,使得课程之间不能互补,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浪费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因此,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文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建设教师合作文化,目的在于鼓励教师培养团队合作情感,经常沟通、交流,相互分享教学技能和专长.  相似文献   

19.
余雨生  黄伟英 《职业》2022,(16):27-29
衢州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在与国外院校、培训机构的考察互访、研修学习中稳步推进。十多年以来,衢州中专在国际化办学理念、国际化办学渠道、教师国际化发展和学生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实践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国际交流合作品牌和发展路径,为省内中职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提升了衢州中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万亮斌  沈柏民  周彦兵 《职业》2017,(15):24-26
本文以合作创新理念统领校企合作,系统分析与研究了校企合作创新体的功能定位、合作平台、共同要素和内涵特征,从校企合作创新体功能定位框架设计、合作平台框架设计、构建措施创新设计、校企合作路径设计、合作运行机制设计等5个方面探究了校企合作创新体建设模式.立足学校特色和优势资源,基于学校内涵发展与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合作主体选择创新、合作运行机制创新、合作育人机制创新等创新实践来构建校企合作创新体,即实施名企驻校、项目管理、企师引领,极大地激发了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的积极性,助推了校企共生共长;探索了校企合作创新体建设的发展路径,即开展从育人联盟、研发联盟到文化联盟三个合作层次的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从单向变成多向、从浅层迈向深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平行轨道走向螺旋上升,形成了"三层次合作?双螺旋推进"校企合作发展路径,有效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内生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企文化共融.校企合作创新体建设引发了教学组织方式、育人机制的颠覆性变革,增加了教学选择性,构建了"四段四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五多"教学体系和"六双"育人机制,使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对专业认同度显著提升,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