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成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只因就职难;任职期满后,只有两成愿意继续留在基层;七成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基层用不上……”前不久,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的专家,对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状况和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以来,在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大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以推动其快速成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及聘用期满后的工作流向中思考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需求,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调研,得出大学生村官的"河曲模式"的效果,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使村官制度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福建泉州大学生"村官"基层社会关系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基层社会关系呈现的社交格局差序化、社交联结功能化、社交互动结构化和社交测量复杂化等特质,随后指出其在基层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村官"软实力打造和政府层面的制度保障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全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大学生"村官"引进工程。但大学生"村官"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与农村工作、生活的不适应逐步显现。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这既要从"村官"自身的努力入手,也要从用人机制的健全入手,以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充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京郊农村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的动态过程,认为这一角色的成功扮演,不仅取决于扮演者个人的实际行动,也取决于他对角色的领悟以及国家、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基本情况入手,着重探讨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的培养机制,以促使大学生村官一到岗就能胜任工作,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村官"扮演着乡土社会的嵌入者角色,寻找合适抓手、探寻有效工作路径成为其基层工作征程的难点所在。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介入形态主要有创业富民型、社会管理型、便民服务型和文化提升型四种类型基层工作。对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介入类型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整体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9.
刘宇 《现代交际》2013,(12):7-7,6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事物。它在实施过程中、大学生村官自身以及对他们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指出并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从角色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经济人、社会工作、乡村治理、社会性剐理论等视角探讨了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提出、发展及其所存在问题等相关议题.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和大学生个人作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他们理应扮演着协助者与农村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但大学生村官在熟人社会的农村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本和权威,代表国家权威的大学生村官难以成为国家的代理人和村民的保护者,对于相对弱势的女大学生村官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刘鑫 《现代交际》2014,(12):4-5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角色,近几年来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热议和调查研究的一个话题。大学生"村官"作为知识精英,下到偏远农村工作,这种现象就像当初的知识青年下乡一样,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风波"。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政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角色——大学生"村官",一方面他们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是"天之骄子",拥有着较高科技和知识的佼佼者;另一面他们同时又是"村官",政策话语赋予了他们另一个身份。"村官"是很多人用来称呼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的用语。大学生"村官"这个集合着知识和权利的角色名词诞生了,同时,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开始活跃在农村的广袤大地上。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何让自己演绎好"村官"这个角色?如何让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明确角色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如何明确这一新角色的定位?本篇论文在社会学视角下,试图研究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话语的召唤下,其在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领悟等角色社会化的过程。随着外部话语环境改变和他者期待的明确,大学生"村官"不断明确"村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明确"村官"的行为方式和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希望为政府部门提供改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参考,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他们是"村官",也是"农民";他们全新的观念播洒到广大农村,他们年轻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是新一代的知识青年,他们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他们是贫困村的驱贫人--中国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目前大学生村官去留机制的分析,讨论了现存大学生村官去留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村官去留机制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在基层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机关的引导和鼓励,这一重大的决策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从1999年在海南省的部分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大学生村官计划"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在2008年3月做出决定,自2008年开始,将招聘1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就职,要求5年内完成。近些年,这些在农村就职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但是,新阶段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本文将根据这种现实情况对大学生村官的出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徐静 《现代妇女》2014,(11):49-50
从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入手,介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发展进程,同时结合职业发展规划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大学生村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从国家针对届满大学生村官方向的建议,提出完善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如何建设、农民如何脱贫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着眼于河北省贫困农村,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对解决贫困问题起到的作用和预期的困难,并对大学生村官怎样帮助农村脱贫、农民致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后扶贫时代,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关键期,亟待冲破数量多、难度大、时间紧的难题,急需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在对后扶贫时代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村官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并从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建立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合力等层面提出了激发大学生村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作用发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考察大学生村官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造成大学生村官困惑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艳 《中国扶贫》2016,(13):65-68
村官培训,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五年来实施"支持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的主线.在连续五年间的村官培训班上,记者采访了北京、正定、秦安、延安、六安、长汀、常林、井冈山、宁德培训班上的部分大学生村官,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深入感受"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带给他们的点滴变化与切实帮助.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论述大学生村官融基层、献良计、强宣导、树新风工作理念,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月走深走实的具体措施,措施因地制宜、因层施策、因人施教,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作为服务基层的新生力量,大学生村官要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勇于创新、常于探索,为责任担当、为时代发声,积极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