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朦胧诗派的奠基者之一,北岛用其极富怀疑精神和象征意味的诗句,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后,诗人的诗歌风格发生转变,早期诗歌中强烈的理性批判笔调逐渐转向晦涩冷峻,为文本解读带来难度,而贯穿北岛创作始终的,是深刻的思想性,这也是一代人思想觉悟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英美新批评从属于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文学本体论是理论基点,文本细读是其主要方法。新批评作为一种鉴赏方式在文学批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东西方诗歌的解读和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赵丽华的诗歌在文坛曾掀起轩然大波,本文借用新批评的鉴赏方式对赵丽华诗歌进行文本细读获得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东皋心越是明末清初东渡日本的曹洞宗高僧,作为对日本文化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高僧,东皋心越的成功因素是多样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身上所承袭的曹洞宗的文化传统。本文从东皋心越的诗歌创作下手,着重剖析曹洞禅法对其诗歌写作特色的三方面影响。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东皋心越的诗歌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和曹明海老先生的理论指导哲理诗的教学.总结出解读哲理诗的三种方式,即情感性解读,具体化解读和多义性解读。这样使诗歌教学既不脱离文本这个根,又尊重了师生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在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拥有着渊源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成就,中国的文化艺术有着光辉的历史,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可以看到关于青年男女在民间歌舞活动中相互倾吐爱情的描写。而印度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体故事汇编《吠陀经》不仅为印度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也给后世研究舞蹈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和印度虽然在文化艺术的发展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着巨大的差别。下面笔者就所读到的关于舞蹈方面二者之间的异同做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6.
党继玉 《现代妇女》2014,(11):446-447
孔子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对于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孔子的思想文化体系中,他的伦理思想更为深刻的影响着人类伦理文化历史发展进程,本文将以《论语》为研究文本,重点研究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及伦理思想的本体论问题,从而找到孔子伦理思想的本源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构主义立足于文本,认为分析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将其内在的深层结构揭露出来。这种理念对于我们解析中国古典诗词是具有极大的启发性的,它能帮助我们透视诗歌表象,揭示隐藏在其下的深层主题。发掘诗歌的深层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诗歌的内在意蕴,丰富其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经过调查,笔者发现,现今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众多问题,出现"模式化""浅表化"和"片面化"的现象。对此,笔者在分析语文文本解读出现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语言学文本解读法、社会学文本解读法、伦理学文本解读法和接受美学文本解读法,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解读案例,将理论的阐释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补充和丰富语文文本解读的研究结论,为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提供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9.
从先秦《尚书·尧典》、《论语》到汉代《诗大序》、《诗谱序》。它们对于诗的起源、本质、社会作用等方面都进行深入探讨。不同时代对于"诗"的发展变化,既有创新,也有深化与补充。先秦两汉时期的批评家对于诗经的解读既有相同观点与前后继承的部分,同时也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无论是诗乐关系、还是诗歌本质、还是社会功能的探讨,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的诗论观。尤其是儒家的正统文学观念,对后世批评产生巨大影响。秦汉视野下的文学规律认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方法论的总结,不仅是当时的诗论的极大补充,同时也为后世者提出很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系列在全球范围内票房大获全胜,影片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展现了众多熟悉的中国特色文化,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内容细节、语言和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对该片进行文本解读,深入了解影片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提倡文化走出去,做好诗歌翻译工作,将会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熠熠生辉。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歌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杜甫诗歌和诗歌翻译的研究众多。对《登岳阳楼》的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各个英译版本的特点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不仅反映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更映射出这一民族的文化发展与思维模式。在文明发展中,猴与人类关系密切。研究猴熟语不仅对于汉民族全面理解猴文化有重要作用,更能促进二语学习者恰当地使用相关汉语。本文基于语料库文本,通过"语言的文化阐释法",解构涉"猴"熟语,解读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间相互交流融合增多,文化趋同性明显,曾经给中国历史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满族文化习俗正在悄然消失,因为对于满族文化习俗的保护和开发对我们有很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所以对满族文化习俗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满族文化深受它生长的土壤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种种原因使得满族文化保护困难重重。了解满族文化内涵对于保护满族文化至关重要,只有深刻了解满族文化的内涵,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满族文化的保护方法。满族文化保护困难重重,但是满族文化背后的经济潜力十分巨大,对于我们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洛夫因其诗歌的明显现代主义倾向,被台湾诗坛称为"诗魔"。同时,他的诗歌又显现出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味,有着浓厚的中国古典情怀印记。洛夫的诗歌,以其对古典意象和古典诗歌形式的运用、创作题材的拟古,以及精心营造的古典意境,形成了丰富的古典意蕴。这种古典意蕴源于洛夫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在当代也充满了积极意义,表现出传统文化的极大魅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对时代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经济全球化让大量的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一下子涌入中国,影响了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李晓南 《现代妇女》2014,(3):141-142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史中的太阳,在俄罗斯文学中享有盛名。徐志摩则是中国诗歌文学中的浪漫才子。两名巨匠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经历了各自的辛酸。文学创作特色有同有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词都优美至极,在诗歌中寄托情感都是他们的作品特色。但在作品描写手法和精神意愿的表达上各领风骚。两位泰斗的文学作品对于后人的文史研究有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文中立足作品文本从社会原因、女性美德以及价值观方面,重新解读《木兰诗》所蕴涵的中国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8.
袁棠华 《现代交际》2014,(10):129-129
意境是诗歌寄意、抒情、达意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学教师在解析中国古典诗歌时,要注意中国诗人久有注重诗歌"意境"的传统,注意用诗歌的主、客观统一之法解读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用图形—背景理论去解读席慕容《乡愁》一诗中的意境的构建和其中所包含的隐喻。研究发现,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有益于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知。同时,该理论还可以用以理解诗歌中隐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美狄亚》是古希腊著名戏剧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著名悲剧,其中主人公美狄亚的人物形象塑造因其所特有的矛盾而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内涵,本文将从文本入手,解读美狄亚身上所存在的矛盾,并且分析不同矛盾的成因以及矛盾背后潜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