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分析苗族的舞蹈和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苗族舞蹈以及云贵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文化环境的概况,随后分析了环境对于苗族的舞蹈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苗族舞蹈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进行保护性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舞蹈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苗族舞蹈中,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苗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能够发现国的文化建设以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将以贵州西江苗族舞蹈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韵律特征进行研究,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苗族舞蹈的美,从而将其不断继承与创新下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湘西苗族花鼓舞的历史背景与演变、表演形式、音乐特色、发展的意义的探究。发现其是一项具有高度的民族性、欢娱性、健身性、表演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的民族传统舞蹈。在其发展的历程中,花鼓舞体现了延续苗家文化,促进苗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湘西苗族花鼓舞作为一种独具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作为一名苗家女孩的我有责任对其作出一点贡献,通过此次对湘西苗族花鼓舞的探究希望起到为苗族花鼓舞走向更广泛的人们的视野,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给湘西苗族这块宝地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滇东北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为主要探索内容,对芦笙这一富有苗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器乐进行了扼要介绍、对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王杰锋的调查、对滇东北苗族芦笙传承现状、制作技及在芦笙舞蹈中的运用。笔者期望通过本文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滇东北苗族芦笙,使芦笙这一传统民族器乐能够长久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苗族的服饰是众多民族中较具特色的,其服饰中的刺绣,图案,色彩都相当的精彩。由于苗族人民长期居住与我国西南相对封闭的地区,因此服饰中还保留着较多的原始风貌,但随着社会的开放,外来文化的涌入,其传统服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至今很多传统服饰和纹样都已失传,因此对苗族服饰色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苗族服饰色彩中总结出其自身的特点,从中分析苗饰色彩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苗族"祭祖"活动源于苗族祖先崇拜。在云南省昌宁县耈街乡,苗族祭祖活动十分盛行。本文从耈街乡苗族"祭祖"中的贡品、仪式、祭词、禁忌等几个方面论述该地区苗族的祭祖活动,同时简要评析了苗族祭祖活动中的相关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7.
苗族银饰     
苗族的银饰无论在质量还是种类上都举世无双。苗族妇女的节日盛装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各种各样的银饰。一个苗族妇女所佩戴的银饰就能达到15公斤重。对苗人来说,佩戴银饰除了为了美观之外,也有展示财富和避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苗族的婚姻,有其独特形式和习俗,雷山地区苗族婚俗虽然各地略有不同,不过多大同小异,且已被多数熟知雷山风物的文人墨客、学者名人所知。本文希望能尽可能的在普遍的婚俗习惯中找寻不易被人们所察觉的苗族婚俗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湘西苗族人民在服饰文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湘西苗族古老、淳朴、神秘、奇丽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中最重要的装饰之一,而挑花是苗族刺绣中最精湛的工艺。挑花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的代表,黔东南苗族服饰是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的重要展示之一。挑花别具匠心,具特别重要的历史研究和参考价值,它不仅源远流长,图案纹样色彩极其丰富,题材广泛,想象力丰富,装饰性强,针法细腻等,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性故事情节,不论何时都不会过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挑花工艺也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将其融入到现代时装设计中,既保护了挑花工艺,又在继承中求得发展,使其服装更加具有民族风格审美理念和艺术观赏性,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师提供了美学与工艺的灵感,从而在服装设计中更能体现和推广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美国苗族的根在中国,历经迁徙来到远离自己根的彼岸,繁衍生息,明教化,发展经济,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凝集力.现就相关美国苗族教育文献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3.
李守都 《现代交际》2014,(8):115-116
贵州的苗族银饰以黔东南最丰富,而黔东南的苗族银饰又以雷山最为集中。雷山,其作为中国苗族银饰之乡,有着悠久的苗族银饰文化历史和精湛的苗族银饰加工技艺,苗族银饰的发展在这里也初具一定的规模和成效。然而,伴随着整个银饰业的发展,雷山县苗族银饰产业也在其自身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银饰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较弱,银饰产品的营销渠道短、营销面窄、营销方式和手段少,缺乏真正的银饰品牌,以及政府规划建设的苗族银饰刺绣一条街成效不高,在苗族银饰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银匠村如控拜、麻料、乌高等出现了空心村、土地荒芜现象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应从提高政府部门的规划引领职能、打造苗族银饰品牌、丰富营销手段和策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等方面来推进雷山县苗族银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洪涛  李旭东  何茂旭 《现代妇女》2014,(5):37-37,41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特性构成了中华文化中灿烂多彩的一页,其内涵丰富的文化特性体现在本民族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苗族文化的形成是经历过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的过程,苗族以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化、资源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生育文化。这种生育文化以贵州的黔东南州为主要代表,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苗族生育文化中的观念性问题、生育模式、婚嫁习俗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分析。在深入了解苗族生育文化内涵的同时,为广大民俗研究者提供些许少数民族生育文化参考建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湘西苗族鼓舞在民间是一种被大众所认可的民间活动,以鼓乐和鼓舞相结合的形式表演为主在配合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服饰展现出来,深受大众所喜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湘西苗族鼓舞已经有了较好的继承状态和民众基础,但现入今的社会发展对民俗艺术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令人担忧影响.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本文会对当前社会情景、艺术融合...  相似文献   

16.
台江县苗族女色服饰色彩具有类型多元化,地区分布差异化等特征,可谓百花齐放,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色彩艺术的杰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娟 《职业》2012,(14):194-195
苗族飞歌即在山坡上放声高唱的山歌,由于歌声传播甚远,故苗族人民形象地称之为“飞歌”。《吹叶趁叶青》是流行于贵州台江地区的一首苗族传统民歌,本文通过对这首歌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的分析。对苗族飞歌这种民歌形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苗族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苑中的一朵奇葩,是苗乡自然山水滋养下开出的艺术之花,体现着苗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见证着苗民族坚韧的生命力,表达着苗民族在历史的沧桑苦难中仍然追求诗意栖居的生存理想。  相似文献   

19.
朗德上寨在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上,有着一片古老、神奇、美丽的土地,一个最大的苗族聚居和最具西南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地方。朗德上寨苗族民居建筑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依山傍水,背南朝北,周边层峦叠嶂,数岭集结,呈同心发散状,寨子便是处在山体余脉的聚合处,吊脚楼民居建筑特色是黔东南苗族的魅力所在。本文以建筑现象学原理为基础对苗寨建筑的空间形态、场所精神、人们感知和感情等体验分别加以浅释。  相似文献   

20.
4月10日,以"相约台江·爱在苗乡"为主题的中国·台江"2017苗族姊妹节"开幕.据悉,从1998年到2017年,台江姊妹节已连续举办了20年. "姊妹节"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也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举行,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