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杜俊甫 《现代妇女》2014,(8):114-114
证据是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作出合理判决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证据仅有七种法定种类,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原有的证据种类不足以满足现代民事诉讼的需求。为了弥补证据制度的不足,在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将“电子数据”增加为证据种类。鉴于此,应妥善解决电子数据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由《民事诉讼法(试行)》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第一审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的诉讼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对于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减轻当事人的讼累,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审理民事案件,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关于简易程序的笼统原则和抽象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对简易民事案件审判的要求,简易程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张俊艳 《现代妇女》2014,(11):216-216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将再审检察建议确定为法定的监督方式。但是,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目前没有详细的解释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和法律监督效果。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对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作出探讨,以期对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小额诉讼程序追求效率价值,目的在于促进司法便民。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小额诉讼程序”,这首先是我国法治史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但是该法条规定得过于简单、粗糙,不利于司法实践中小额诉讼程序的充分利用。因此,本文便旨在明确“小额诉讼程序”的基础上,对以后司法实践中小额诉讼程序的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吴喜梅 《现代交际》2011,(10):24-27
为了正确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对于正确区分民事和刑事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依法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确保民商事审判的有序进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审判实践中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仍存在一些尚不明确的程序与实体问题,将"先刑后民"视为刑民交叉案件司法原则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文章试图在考察并借鉴国外司法中对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经验的基础上,从法律规定的细化与立法的创新两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诉权作为一种古老的制度,最早在罗马法中出现.随着诉权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诉权做扩大解释的做法从维护诉权实现的角度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现代法治国家国民诉权的内容就具体体现为:包含在司法保护请求权中的诉讼权利,如起诉权、撤诉权等;包含在公正程序请求权中的诉讼权利,如程序参与权、程序公开权等.本文拟从广义诉权保障的视角,解析《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内容,从而为科学理解和正确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赵永宏 《现代妇女》2013,(12):292-292
证明责任是民事诉讼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在民事司法审判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举证责任的分配更是一个长久以来学者和专家探讨的理论话题。在我国证明责任在民事司法活动中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关其规定比较完善,很好的理解和适用这一证明责任是保证司法公正和体现法治人权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举证责任里面的特殊类型:医疗事故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的相关规定和法理的学习研究,用仅有的微薄的法律知识评析现有的举证责任制度,并就存在的缺陷提出自昏的鄙见,以图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8.
大陆地区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适时地引入了诉前调解,增加了"先行调解"的规定。同时,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诉前调解制度已经越来越多地适用于法院实践,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诉前调解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中规定的公益诉讼条款是各界最为关注的条款之一,其中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虽然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某些方面较为模糊,但其价值不可忽略,特别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它是新修订的《民诉法》中的亮点。本文将从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相关部门的诉讼和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建议等方面做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法与刑法交叉案件处理中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对一种行为进行评估,这种行为必须根据不同的民事价值观和刑事价值观来选择;二是对一种行为进行评估,由于民法与刑法概念体系的不同,导致其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在适用何种法律评估时会产生差异;第三,对单一行为进行处理,从而决定民事和商业事务的适用或适用不同的程序。刑法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在处理民法与刑法交叉案件的过程中,司法内外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司法机关与第三审分离的客观情况导致专业法官的价值判断遵循不同的法律特征。同一概念体系在思维过程中缺乏相同的概念体系,导致了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差异;而外部法院与公安机关、检察官的不同。检察机关在处理民法与刑法的交叉案件中,权责不清,不同机关对司法管辖权的引导和协助作用有不同的认识。上述立场的不同,最终可能导致司法立场定位的模糊,消除司法在统一秩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娜 《现代妇女》2013,(12):58-58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规定过于概括,造成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新证据的界定有不同声音。在实务界,法官到底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界定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浅析了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所引起的消极影响、民事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界定的原因与意义,并对界定民事新证据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02,(6)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不易操作,有时不仅不利于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而且容易给审判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造成消极影响。199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根据实体法的规定,对6种侵权诉讼作出了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规定,即在这些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2001年12月21日公布、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  相似文献   

14.
举证时限制度在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与之前的规定相比有重大变化。对于新《民事诉讼法》中举证时限在司法实践中的出现问题,本文分析了举证时限的公正与效率在诉讼中的博弈以及对此提出解决方法,平衡双方在诉讼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鲍禹龙 《现代妇女》2014,(7):154-154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意义重大,它是的公益诉讼首次获得了立法上的确认,为公共利益司法保护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尽管该项立法并未涉及公益诉讼的审判原则、审判程序等问题,但它结束了我国公益诉讼无法可依的局面。本文从新《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的差异出发,探讨第55条出台的意义、问题、影响,并对公益诉讼提出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1996年 ,丁某向我借款2万元做买卖。借贷协议约定1年后归还本息。至今已两年多了 ,丁某外出不归 ,我不知其下落 ,他家里的人又不肯代他还债。请问在这种情况下 ,我该怎么讨债?春田春田同志 :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案件 ,债权人追讨借款有以下两条法律途径 ,可供选择 :一是债权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讨债款。债权人起诉时 ,应当到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该借贷关系存在 ,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受理条件 ,人民法院就会立案受理。债务人下落不明的 ,法院受理后一般用公告送达的…  相似文献   

18.
新民事诉讼法第162条粗略地引进了小额诉讼制度,不过它缺乏具体程序设计,在实务操作中给司法工作者留下了无尽的操作悬念和困惑.实践中如何操作小额诉讼成为了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司法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小额诉讼的特征、适用来对新法第162条的规定做一解读,并提出制定审理规范的构想,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一部分,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其相互之间的民事、经济活动急剧增加,同时,民事、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面对案件多、类型新、难度大、要求高的新情况,我国传统的法院调解制度的负面效应愈来愈突出。因此,改革并完善我国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都没有测谎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测谎得到广泛应用。证据领域是否可以引入心理测试结论,是司法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测谎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按照合理和标准化的程序使用,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纳入证据范畴。基于此,文中对现今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证据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