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就应该在播音与主持的过程中学会合理的表达个人情感,实现和观众与听众的情感交流,不断的提高节目的效果与吸引力。因此,文章针对播音与主持中个人情感表达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播音主持人个人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播音主持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电视媒体的发展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是其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要形成独立的个性并实现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持人塑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不仅表现了自己的魅力,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形象。本文主要通过不同时代、历史的发展变化,分析杨澜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的主持风格特点;以《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和《天下女人》为例,进一步探讨杨澜在节目中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3.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和美的欣赏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目前,电视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体,各种电视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幕,各电视台之间都在想方设法的进行竞争,由此可见,电视节目的竞争程度是多么激烈。那么,要想在电视节目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其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毫无疑问,除了节目本身之外,播音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才是最重要的竞争力。因此,本文通过对人格魅力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并尝试阐述播音主持人与电视节目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九月  黄凯 《老人天地》2013,(10):37-37
80岁的沈力,被业内称为“电视播音主持的第一滴水”。 沈力16岁参军,25岁走上电视荧屏,是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50岁时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专栏节目主持人,60岁主持央视《夕阳红》成为深受广大老年朋友喜爱的名牌栏目。乐学激发人生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年代中,播音主持节目的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而且受国情的发展影响,国民的文化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受众对节目的要求较低,一般只要可以接收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可,因此考虑到受众的文化水平以及信息需求,主持人都尽量使用较为直观的语言传递信息,一般都是配合节目以及受众需求,直接说重点,很少掺杂个人情感。但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节目越来越人性化,受众的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主持人不能再单单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或者角色了,而是要根据节目需要适时展现自己的情感,做到与观众同气连枝、有感而发、有动于衷。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播音主持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一个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如何将情感因素正确融合到节目之中的基本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帮助越来越多初入职场的主持人成功把握情感的释放与构建,将节目越做越好。  相似文献   

6.
赵忠祥在他的《岁月随想》中谈到:“有文化的成熟的中国人决不会喜爱一个缺少中国文化气质的主持人。”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播音主持决不是纯技巧的东西,它是以深厚的知识积累、文化品位、良好的人格修养作为基础的。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仰仗于知识的广泛积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字认为,“电视的影响,归根结底并不是‘媒介’的影响,而是‘人’的影响。电视文化也存在一种‘话语霸权’,掌握和操作这种霸权的人的文化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电视文化的品位和水准。”因而,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品位常常决定着一个媒体的品味。应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之前,必须要经过编导精心的编制和节目编导后的各种加工处理,才能够进行播出。若要实现广播节目收听率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双高,则要求广播电视的编导运用创新性思维来开展工作。结合节目编导的实际来看,创新思维既是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过程中,应当运用的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当今种类繁多的创作节目相互竞争的实际情况下对电视编导提出的要求。本文针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创作思想可能会对电视节目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播音主持专业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发展到如今已日趋成熟。但是,在播音主持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分歧,分歧就在于主持人究竟是应该倾向语言表达还是倾向表演艺术?现如今许多的节目都有着能说会道的主持人,例如:白岩松、崔永元、汪涵等,可是也不缺乏能演的主持人,例如:谢娜、欧弟等由此看来,语言表达或者表演艺术的倾向性是新时代主持人必须做出的抉择。在教学中,也在不断的为学生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本文就将结合播音主持的教学浅谈主持专业学生语言表达与表演艺术的倾向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和播音员一直被人们混用,很多播音员被称为主持人,而有些主持人也被称作播音员或者主播。两者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依靠的,有掌握了很好的播音技巧才能给你主持的节目增色添光,也只有在主持节目时处处流露着坦率和真诚,才是使你缩短与受众心理距离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日,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陈鲁豫接受了我刊记者专访,披露了自己的最新计划和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陈鲁豫在凤凰卫视主持的《鲁豫有约》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之一,这位大陆出生的电视明星也因此常常被人们与北美最具影响力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做比较。和奥普拉一样,陈鲁豫在她的节目中也邀请名人袒露心迹,但她节目吸引人之处还在于邀请普通人讲述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进步,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对自身专业的基本要求也更为严格.本文分别从电台节目、少儿节目和访谈节目三种不同风格节目类型的定位来分析了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与对象的交流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目的性、增强对象感、拉近距离以及抓住时代感等几个有关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实现“平等交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电视节目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伴随着各个电视媒体对于其收视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主持人,这样一个既是公众人物又是节目主体的人物在处于各种形式的节目中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节目定位呢?是好好的做好明星的角色、只当一个节目中报幕的发言人还是单纯的当一个传播者呢?主持人明星化是否真的会给节目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让人眼前一亮,是不是综艺节目今后的发展趋势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的深思与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娱乐兴起于九十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台收视率的强力支柱。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一直处于缺乏创新的局面,自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大获成功之后,整个内地电视娱乐选秀类节目遍地开花,但都难超越2005年的那场全民狂欢。也因为整个娱乐节目的创作缺乏新的动力,导致了其整体收视不理想。随着娱乐选秀节目的发展,为了更多的吸引观众的眼球,各种节目各出奇招,内力娱乐选秀节目中一度充斥着煽情、炒作与毒舌。"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就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电视节目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取巨额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媒介播出的节目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受众服务,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形成一定的受众群体,从而打造自己节目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是指按照编导要求运用专业电视设备就将前期采集到的节目素材进行加工和整理,达到节目播出要求的过程;后期制作是对创作前期的再创作,是节目制作中关键的一环,把握其技巧与艺术,能提高电视节目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16日、17日,吉林大学文学院的师生迎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北京广播学院名誉院长、播音与主持专业博士生导师张颂教授,中央电视台对外台部主任、著名播音员、《话说长江》节目主持人虹云老师。在该院成立了播音与主持人艺术专业和全国第一个体育新闻专业之际,他们的莅临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慧婷 《现代妇女》2014,(11):411-411
播音与主持从业者是搭建在节目与听、观众之间的纽带,为传播良好的节目内容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又十分考验播音与主持从业者的心理素质。本文主要围绕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应有的心理素质为中心,探索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播音与主持从业者的积极影响,最后具体阐述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主观决策和单纯依靠收视率指导节目制作和编排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收视需求。兵家言:知彼知已,方能百战不殆。一个新产品的生产,一个新节目的策划播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研究彼此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全国,使作为宣传战线上排头兵的中国电视,也受到市场经济的洗礼。电视是面向观众的,观众是节目的消费者,怎样才能满足,怎样才能适应观众的需求,是摆在每个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电视节目与受众心理的关联理论应用于媒体产品研究,引入收视层次需求理论,详细分解了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由外而内的需求阶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刻画出二维心理原型从观众情感和价值观出发对受众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确探讨观众基于情感意识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18.
刘羽 《现代交际》2012,(1):108-109
目前,几乎每一家上星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在播出,甚至在不同的频道里针对不同的收视群体开办了不同内容的谈话节目。比如,仅中央电视台就有二十多个谈话节目的栏目。此外,一些影视制作公司也在大量制作谈话类的节目,以满足社会上对这类节目资源的需要。比如《老同学大联欢》《夫妻剧场》《热点人物》等等,都是各家电视台中比较热门的节目。但是,在如此众多的电视谈话节目当中,真正优秀的、可以独当一面的个性化主持人却并不多见。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电视谈话节目难以吸引人的症结之一。本文将以《鲁豫有约》为例,从主持人的明星化、访谈对象、选择话题、主持人的精英化、反猎奇、反庸俗化等方面加以论证: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是做大做优谈话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尹淑君 《现代交际》2010,(3):47-47,38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围绕着节目的所有设计都是通过“谈话”来完成的,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歹了妙设问,是整个谈话节目在录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谈话能否顺利深入地进行。它要求主持人要从把握平等的心态、递进式的发问和谈话氛围的营造三个方面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播音僵化”现象是很多主持人在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给播音主持工作造成不小的危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播音僵化”的概念、表现及危害的论述入手,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