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普光 《社会科学》2021,(1):177-192
鲁迅的一生都与书密切相连。他在读书、搜书、写书、编书、校书等过程中,与书结缘。检视鲁迅留下的数量非常庞大的书话不难发现,鲁迅以其远见与风姿,卓然屹立于现代文坛书林。他的书话属于别样的世界。鲁迅书话的体例、格调既熔铸古今,又自成体系。更为重要的,鲁迅书话体现出其独特的阅读趣味、思想取径及文化取向。书话是观照作家精神生成的文化根须的重要通道,在此意义上,以书话为镜可以窥见鲁迅如何成为鲁迅的某些密码。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以其丰富的书话创作成为现代书话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周作人对现代书话文体的经营,显示出文体与人的复杂纠葛.周作人书话从内容材料、行文风格、文体选择及氛围营造等诸方面都漶漫出周氏丰富复杂的文人气质.周作人对书话文体的选择与经营,既表明他对文人传统的审美趣味、生存方式的自觉追寻,也显示出包括书话在内的随笔文体在内容与形式上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著述方式保持血脉联系,成为文人传统重要的附着载体.  相似文献   

3.
重新研究和认识现当代文学中长期被漠视的现代书话创作流脉意义重大.现代书话流脉,即从周作人开始,中承阿英的实践,后经唐弢经营、继而孙犁、黄裳着意建构,遂成大观.周作人是现代最突出的书话家.周作人的书话从内容材料、行文风格、文体选择及营造的氛围等诸方面都流露出浓重的传统文人特质.在周氏的手中开创和成熟的现代书话在其后诸多书话家的创作中得以承绪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百年中国文学当中,书话写作流脉一直不绝如缕,不仅有着庞大的写作群体,而且有着突出的创作实绩.但是因为书话文体独特的性质,处于创作与述学、趣味与思想之间,这一方面使得书话内容丰富、形式繁杂,极具张力,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书话的边缘性存在,因而一直为研究者所忽略.本文对书话的概念、书话的渊源、书话的分类进行系统的考察,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书话研究乃至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品作为经典,在网络上被大量戏仿。戏仿成了当今网友与鲁迅对话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网友借鲁迅以彰显自己的一种形式。这种戏仿主要以古今拼贴、降格升格、偏离语境等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6.
赵普光 《南京社会科学》2013,(7):108-113,129
书话是现代中国文学中具有庞大创作群体与丰富创作实绩的重要存在。源自传统读书杂记、藏书题跋、笔记随札的书话,大都游弋于创作与述学、文学与文化之间,葆有颇为有趣的弹性和张力。本文对既是创作又属研究,既具审美性又涵学术性的书话进行系统考察辨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书话研究乃至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这种游走在"文"(创作)与"学"(研究)之间的书话,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的"文"、"学"合一著述方式的呼应,更是对"五四"之后文学观念日趋狭隘单一现象的警醒与反拨。  相似文献   

7.
书话散文创作在周作人的中后期散文创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隐藏着他一生中一以贯之的两个主题:"爱智"与"别择".这两个主题的贯穿与发挥,造就了周作人书话散文的独特魅力,也开出了20世纪主流散文之外的另一支脉,使得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发展更趋向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在伟大的时刻,纪念一个伟大的人。 鲁迅在孙中山逝世一周年的时候,写过一篇题为《战士和苍蝇》的短文,引了叔本华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这个话今天应当用在鲁迅自己的身上。二十世纪初鲁迅进入思想界和文学界,直到现在的历史进程表明,随着时间距离的远去,愈来愈显示出鲁迅思想的伟大生命力。鲁迅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灵魂的解剖,难道不是被二十世纪已经走过的历史证明了么?鲁迅的思想是现代的,他是二十世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是现代中国的思想先驱,不认识思想家的鲁迅,也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革命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他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伟大的思考者,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  相似文献   

9.
书话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文学创作现象。在相对冷寂的书话理论研究中,对创作实绩丰富却面目模糊的书话进行概念的厘定及文类特点的归纳廓清是首要工作。书话大致显示出短札式、小品化、抄书体的体制特征。叙事、抒情、议论、说明等表现方式的综合运用和适当变化建构了书话独特的体式。  相似文献   

10.
一写下这个题目,便想起《鲁迅传》一书的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中杰先生发表在2008年8月15日《文汇读书周报》上的一篇文章——《我们今天如何评价鲁迅》。文章说:"我不是说鲁迅不可以批评。鲁迅也是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