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惰力,也可以是动力。人们无法自由选择传统文化。因此,不管是古时代的女性,还是当代的女性,她们的观念总是与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紧密结合。女性和男性共同创造了当前的时代文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女性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前文化的制约和规范,女性基本上都接受她们所生活的时代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并且严格按照这些文化来约束自己和塑造自己,因此,女性观念的转变其实也意味着时代文化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当前我国女性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她们接触的文化是体现现代社会性质的文化,当前社会除了有大量来自西方的文化之外,还面临着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必然涉及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文化中,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我国当前知识女性应该对自己的角色如何进行定位,非常值得我们探究。本文首先探讨了从传统文化视角下,当代知识女性应该如何继承自己女性的角色;其次阐明了传统文化和当前时代文化下,女性角色选择面临的矛盾;再阐述了传统文化对当前我国知识女性的角色选择产生的影响;最后从继承和发扬我国先进传统文化和结合当前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女性的最佳角色选择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精华,其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渗入中小学校园,是时代委以我们的重任,使文体活动顺利进入中小学校园,需要做到几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打造质量双赢的教师队伍,系统设置文体活动课程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纽带,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来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提升和塑造大学生道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特色和伦理基石,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老龄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中国老年学学会在我国孔孟之乡的山东省举行“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国际研讨会,弘扬人类尊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担当起学习、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坚定文化自信,助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的历史荡涤和文化选择中被保留和发展的文化精髓,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和鲜明标志。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激流涌动,不同价值观互相碰撞、互相影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下表示自我属性的重要文化符号,是文化自信的最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7.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佤族人口约43万人,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省西南部。佤族现存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中有尊老爱幼、团结爱国、崇尚体育等,可谓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宝。充分认识佤族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现代意义,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佤族文化,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增加对外来腐朽文化侵蚀的抵抗力,更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薛凯文 《现代交际》2014,(8):227-228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从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增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其中的优秀部分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尤其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保存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脉,保留其中优秀部分,以美育方式让世人接受并传播,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研重视不够,开设课程比例不足,教授优秀传统文化流于形式,在高校教育中属于缺失部分。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例如对东西方传统文化形成的不了解,造成了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从而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导致无法厘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的高校教育应该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以文化这一世界核心竞争力带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经发展沉淀下来的精华,其文化根基决定着该民族的价值导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必须借助中国文化蕴含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中平面广告随处可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广告行业也面临着如何走向世界的大问题。如何既能体现我们悠久历史文化,又能和国际接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现在平面广告中本土元素使用中的问题,提出如何在平面广告中合理使用本土元素建议,让本土元素更好的在平面广告设计展现。  相似文献   

12.
龙纹是青铜器上就有的纹饰,也是中国的传统图案。龙纹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保持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而凤纹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现今,中国传统的龙凤纹样也被赋予了时代新意.在珠宝配饰、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小学是培养少年儿童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我们要让少年儿童知历史、了解中华文化,就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课上完成对学生的德育任务,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增强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代表,博大精深,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其重新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的形象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中国传统的龙的造型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泛的吉祥图案。把握住其中的文化精髓,对其加以强调,使其从不同角度融入我们的现代设计,龙形标志大量出现也是因为龙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成为传递民族文化理念的最佳手段,创造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要途径,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意境,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6.
荷花之美,美在其出淤泥而不染,在其超世脱俗的纯洁高贵。松柏之美,美在其迎寒风而不屈,在其四季挺拔的坚韧如初。水流之美,美在其利万物而不争,在其滋养奉献的上善精神。校徽是学校的形象标志。寓意深刻,庄重典雅,朴素大方,简单明了,富有美感,融入一定的中国传统元素,这体现了体现大学的自然、人文和历史特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符号异彩纷呈,从思想到形态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的地方。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具体设计中,会使消费者有文化认同感,同时会使外观更加亲切雅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经过长期发展,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体育,并且伴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留存下来的文化财产之一。民族体育文化的集成与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广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风俗,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特点与风俗习惯,也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文化,其民族体育文化更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保护以及发展广西传统体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而翻译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播的环境下,服饰文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异化法、音译法、省译法等,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服饰文化的内容与选择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汉字在中华民族这块文化土壤上产生,透过汉字的表层结构,我们可以窥见蕴藏于其底层的汉民族文化心态。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不仅是很完满地完成了辅助汉语更好地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任务,同时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浸透着我们华夏祖先的物质生活及精神风貌,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情趣,因此说,汉字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处于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无不与优秀古村落所折射出来的思想智慧和先辈们的生产活动有着相似印记。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所以研究江西古村落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于当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城市更新、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