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校美女文化面临着泛化的倾向。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与市场经济中女性地位的衰落直接相关。而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大众文化的勃兴则强化着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高校美女文化的泛滥弱化了女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社会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促使女性向传统价值观回归。为了重塑高校社会性别平等文化,应该使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教育进入高等教学体系并实现学科建设主流化,培养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赋予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期望以及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被认为是导致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重要原因。社会中处处蕴含着性别文化,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却常常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不加深入思考。要探索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社会问题,必须深入到整容群体的日常生活中,从她们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答案。从她们的人生历程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袁忠民 《老年人》2007,(9):20-21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湖南南部有一种古老的文字在女性之间秘密流传,它就是我国文化奇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下面就请大家随着来自女书之乡——湖南省永州市女书说唱艺术协会展演的舞蹈《女书村的歌谣》,走进女书世界,欣赏女书神韵,领略女书魅力……”  相似文献   

4.
《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一文(简称郑文)的积极意义是引发了学者们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再思考。但郑文的论据是难以成立的,他的结论也是难以接受的。 1.郑文对男女不平等下了一个错误的定义:男女不平等不外乎两种:女性凌驾于男性之日和男性凌驾于女性之日。但“不平等”的含义要比“凌驾”宽得多。女生入学要求的分数比男生高,并不能说男生凌驾于女生,而且这种不平等的标准也不是那些男生规定的,说不定是一个女性决策者作出的决定呢!解决了谁“凌驾”谁的问题不等于解决了其他“不平等”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女性当了总统或总理,是否这个国家就女性“凌驾”于男性,或男女平等了呢?完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关注的是个人及其周围环境中主导的性别观念和规范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男女职工的调查和分析,以及与全国妇女的调查数据比较,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女性普遍持有较现代的、平等的性别观念,而接受教育是她们培养和发展平等的性别观念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调查结果证实,性别观念与女性职业发展水平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性别观念越趋向现代和平等的女性,越可能获取较高的职业成就,越符合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模式的女性,越可能抑制其成就动机和进取行为。  相似文献   

6.
成琳 《现代妇女》2014,(7):30-30
卵子库的建立和应用改变了女性的生殖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生育文化。为使女性生育符合要求,传统生育文化试图用单一的女性角色消解女性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在此语境中卵子库不仅是解决女性生育问题的机构,更是传统生育文化控制女性生育的手段。它的应用消解了女性个体生育利益的多样性。在男女实现形式“平等”的今天,卵子库对女性生育控制较以往其他手段更直接,也更隐蔽。  相似文献   

7.
良人。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也称自己的妻子为良人。可见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平等的,但是这种不加区别的称呼也给夫妻间带来诸多不便。郎。后来为了给"良"字在音义上加以区别,男的改称郎,女的改称娘。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家茶座》在总第十二期和总第十三期连续刊登了两篇文章,讨论男女不平等与两性生理差异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夏星的文章认为:“男童玩弄自己生殖器会受到大人呵斥,从而产生被阉割的恐惧和焦虑而不得不压抑自己,此所谓‘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在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以后会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优越感,这是男性在社会上处于强权地位的根本原因。而女孩注意到自己没有阴茎,而且自己的阴蒂也比男童阴茎小,从而产生一种‘阴茎羡慕’,对母亲的、对女性产生一种疏离,而对父亲、对男性产生出敬畏,这就是女性被动顺从人格的由来。弗洛伊德关于儿童性意识的概念,解释了父权社会里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王澄霞的文章则对此观点进行了反驳。王澄霞认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从属地位与男女两性之间生殖器官的解剖差异是没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劳动法》第12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这就赋予了女性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是目前在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  相似文献   

10.
《台海使槎録》是一本关于清代台湾地区的史地风俗杂记,是一部十八世纪台湾社会文化的历史文献。此书用较重笔墨记录了清代台湾南北路诸番中土著男女的婚姻状况,在婚姻关系中男女地位相对平等,女性甚至会表现出相对大的主导权。台湾地区的土著女性比大陆女性拥有较高的独立自主性。两个地区之间的婚姻差异或许是因为传统思想的强势影响和妇女在生产生活中承担的职责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周健伟 《现代妇女》2013,(12):I0032-I0037
在《诗经》的各类诗歌中,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爱情与婚姻的婚恋诗与战争、徭役诗无疑是其中的精彩华章。它凭借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深婉细腻地描摹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以忠贞不渝、情理冲突、重德修身、思念征人等为核心的各种微妙复杂的女性心理。此类婚恋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了古代女性对唯关爱情的执着追求,其内容或是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或是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或是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或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还有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等。这些诗描绘了古代女子或精彩或悲情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们或幸福或悲凉的婚姻生活。通过贴近人们生活的这种直白的描写.给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尤其是女性对待感情生活的纯真、朴实、热烈.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自由的向往。本文通过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分析,探讨周代女性的爱情观以及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男强女弱”的观念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与其说这种观点是对性别现状的某种概括,不如说是对男女婚姻生活的设定。它的目的并不是描述事实,而是在给定的规范中将其转化为生活事实。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参与社会分工普遍提高,女性依附与男性生存的需求减弱。但事实数据表明女性仍比男性更为遵循传统的婚配模式;所以男性的婚配机会大于女性;“男强女弱”的婚姻模式将仍在影响当下女性的择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笑尘 《老年人》2008,(9):46-46
在西方文化中,诗是女性的象征,所以由女神缪斯管领。而中国诗歌的园圃,则基本上成为男权的领地,数千载雄风吹拂之处,造成诗的万绿丛中,不过李易安、朱淑贞、沈祖菜数点红英而已,难免使人生出男女太不平等之憾。  相似文献   

14.
影视明星作为一种偶像符号,具有不可忽视的符号意义,指引着青少年的行为。当代,从小接受社会性别平等教育下的男女青少年,是否能走出传统性别教育来审视自我崇拜的偶像?由此,找出青少年对影视明星的认知异同及原因是解决当代性别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哥伦比亚作家豪尔赫·伊萨克斯的小说《玛利亚》将拉丁美洲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推向高潮,它的问世轰动了当时的拉美文坛,同时代的著名文学批评家保尔·格罗萨将它誉为"美洲的诗篇"。书中对拉丁美洲大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的描写让人耳目一新,而书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人动容。女主角玛利亚拥有天使般的面容、纯洁朴素的心性,她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简直就是完美女性的代表。但这样完美的她却始终处于沉默的状态。小说中关于玛利亚的一切都是通过男主的口吻来叙述,她始终作为一个被塑造、被表达的对象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妇女社会服务:帮助女性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例如。当前我国比较严重的问题有女婴被虐待、女童失学、女性被迫失业、就业中的男女不平等、对女性的家庭暴力、女性被迫卖淫等.除了动用法律手段外.社会工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也夫先生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一文中,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证男女不平等的起源、功能,目的是映照和衬托出男女平等的收获与代价。他得出的结论是:男女不平等的父权制,其最大的收益在于,“为性别提供了一种模式,使他(她)们免于陷入个体选择的困惑与冲突”,“最大的代价是压抑个性,不允许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子超越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规定,从而极大地浪费着女性的才能”,而男女平等的最大收益不过是“普及了女子拥有与男子同样权利这样一种观念,从而为了发展潜能提供了机会”,而代价呢,一是扶弱抑强,“瓦解了社会的起码效率”,二是干扰家庭角色模式,总之是秩序与效率的双重损失。郑先生想通过这一比较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大概也不言自明了。我想,比较代价与收益是应该的,无论社会还是家庭,我们都可以将它视  相似文献   

18.
能不能认为,嫁不出去的女子就是“甲级女子”?当然不能!前不久,见中央电视台某栏目讨论“甲女丁男”现象。由于不是从头看起,故对这一概念懵懂不清,后来渐渐明白,大概是说,现在社会上,婚姻困难户是甲级的女性和丁级的男性。结论由此可见:男女不平等,甚矣!初听此论,觉得似乎是那么一回事,可是再想想就觉可疑:没有材料能证明所有或是大多数甲女嫁不出去。可见,这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好女不该嫁不出去的不平。是的,俗话说,有剩男,没剩女。按说丁女都不该剩下,何况甲女?如果没有好女不愁嫁的成见,就该知道,无论甲女还是丁…  相似文献   

19.
女性是传播的接受者,媒介内容的消费者。只有当女性成为传播的平等参与者和决策伙伴时,大众传媒促进妇 女发展和男女平等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50多年来,中国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目前31个省市领导班子中都有女性。然而男女参政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妇女参政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