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俊宇 《城市观察》2011,(5):188-192
古希腊神话具有的人本主义、民主精神、自由思想、享乐主义等特点,体现出城邦文明的特征。本文分析了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及其表现出的城邦文明,并对比了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古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  相似文献   

2.
列维-斯特劳斯作为结构主义人类学之父,将其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运用到对神话的研究中,对学者研究神话提供了理论方法.本文对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的运用做了浅显的分析,期待对将来研究神话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神话思维和神话意识则共时性地隐匿于人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对文明和文化依然施加了重要影响。当代神话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又有所发展和变异,尤其是借助于科技手段,获得了更广泛、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迅捷密集的传播方式,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人是一个爱塑造神话的民族。古代犹太人的历史就是神话与史实难分难解的历史。当代以色列人又创造了众多令人不解的神话,基布兹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是一种民间文学,其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化或者鬼化的英雄传说等等。现在一般认为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所以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神话也就有了差异,而神话作为源头性的文化作品,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故事流传下来,它还影响到了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甚至是信仰和思维方式。研究中西神话的差异也就可以从根本上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甚至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归宿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文化学是俄罗斯语言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它把语言和文化研究相结合,为神话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提供了新的视角。神话是人类原始思维的载体,是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源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神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是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神话书写是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试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乌利茨卡娅的神话书写及其在语篇建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释,以期透过文本表层考察作家神话书写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7.
1988年~89年间,上海的两家出版社出版了两本值得注意的神话研究专著。一是袁珂的《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另一是陶阳、钟秀的《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近年来,神话研究领域新人新说纷至沓来,热闹异常,相形之下,这两本书的出版却颇显其冷清。然而,行家们却以为,倒是这两部著作较能代表大陆几十年神话研究的真实水准。  相似文献   

8.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9.
陈鲁民 《现代交际》2008,(12):23-23
韩信以布衣之身,"乞食于漂母",连饭都没得吃。起初,他找到项羽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后来勇敢跳槽,终于官拜大将军,被封齐王,位极人臣,可以说创造了职场神话。神话终归是神话,齐王做了没几年,韩信就被公司的老板娘吕后给收拾了,其职场生涯可谓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0.
犯罪心理是可以认识的,心理学的成就为犯罪心理学提供了科学性前提,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犯罪心理学奠定了科学性基础,犯罪心理学具有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实践是检验犯罪心理学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神话一部分产生于现实生活,而地区性神话更多地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区性神话与中国传统神话模式大体一致,而地区性神话就像神话百花园中的一朵朵鲜花,有着自己特有的芳香和色泽。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两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变化的同时,文化也受地区的限制进而形成各种文化,神话也是文化发展的一部分,神话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或新生或衍生。都体现着当地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研究地区性文化对民俗、口述史、地区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神话叙事、神灵符号的目光不能仅停留在传世文献和文献讲述者个体身上,要将视野投放到传承享用神话的社会整体上。神话是原始初民想象的凝结体,社会阶级分化后,上层贵族借神话建构统治的合法性,对神话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改造,将统治意愿通过伪装的、习以为常的形式,通过经济、政治以及民众的认知基础进行推行,以控制民众意识,完成对社会统一体的规约。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太过关注的是财富积累的神话,而较少触及关于财富文化、财富伦理以及财富责任这样的话题。偏执一端的后果是,神话造出来了,文化消弭了,伦理湮灭了,责任失落了。  相似文献   

14.
于莹  杨霞 《现代交际》2012,(6):53+52
本文通过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结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领域的影响,阐述了室内空间限定形式与心理学之间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郑海风 《职业》2016,(21):123-124
本文聚焦于心理学原理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在指出心理学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后,分析了心理学原理可以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进一步对基于心理学角度的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予以探究。确认了二者的密切联系与促进关系后,以心理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治疗理论等心理学理论为支撑,最终得出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原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学价值,其蕴含的神话思维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力,从其塑造的神话英雄形象对当世、后世的社会文化生活、宗教道德、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中可见一斑。这些英雄形象虽然有神话虚幻的成分,诸如女娲、夸父、刑天等人、神、兽合体的形象,但都是取自远古社会生活,充满了远古先民对道德、力量、生命、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极富想象力,是远古先民智慧的结晶。通过探讨不同的英雄形象闪耀的共性光辉,可深刻揭示神话思维孕育出的原始生命观、精神领袖特质和神灵形象。  相似文献   

17.
当马可·波罗在监狱中口述他游历东方的见闻时,他实际上是在为西方人制造一个令人神往的梦幻花园。在他的威尼斯听众与读者中间,东方的美丽富庶与奇风异俗早就成为一个鼓动人心的神话。马可·波罗了解这个神话,也知道该如何讲述这个神话,于是他塑造了一个西方人所渴慕的东方。  相似文献   

18.
羌族地区广为流传"木姐珠与燃比娃"的神话故事,该故事又是"释比"演唱经典内容之一,体现出神话与宗教仪式相融,笔者希望能从神话与仪式关系入手,寻找到这一神话文本背后的仪式逻辑。本文以"燃比娃"(又名"斗安珠")为主要解读形象,认为该神话实际围绕"燃比娃"成人礼这一核心展开叙述,并在演述传唱中,作为羌族地区集体表征的"燃比娃"形象,使该神话具有了表述羌历史的社会内涵。"木姐珠与燃比娃"的爱情,打破人神不得往返的戒律,也表现出天神话语权力的失落,人类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而细读汉译文本,透过其中包含的诸多禁忌、神灵惩罚等内容,该神话又叙述出"释比"的宗教权威接天神而兴,"释比文化"成为羌族宗教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陈玉军 《现代交际》2014,(11):211+210-21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引申成为教育心理学这个学科内容。当前高职院校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着重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的改进。本篇文章针对当前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做出了分析,从而促进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沈绮云 《职业》2008,(23):21-23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以Seligman等学者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研究逐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