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落在滇山云水间的昆明,拥有120公里滇池湖岸线,城市围绕着滇池,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可以说,滇池水文化是昆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引以为豪的两张名片:古滇都邑、郑和故里,也是出自滇池水文化的结晶。清朝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来到昆明滇池,在大观楼上心有所感,挥毫而就180字《大观楼长联》,成为千古第一长联。长联写的就是滇池的历史和周边的美景。在这片神奇的水畔,曾有一个叫郑和的老乡,船帆张扬出滇池,舀一瓢滇池水就染黄了西边的大洋。  相似文献   

2.
象征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汉代的儿童在成人的视角下有其独特的象征意蕴,尤其是汉代儿童的言行,具有特定的神秘性象征。由汉代儿童自身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来分析儿童的象征意蕴,可窥视汉代人的信仰世界、心理需求,从而折射出时人的思想状态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  相似文献   

3.
长沙烈士公园民族村陈毓林新村百族人名园,竹翠松青古寨连。按傍湖山云万老出随芦笛好用历。苦咸甜味茶三道,滇贵湘泉酒满筵。游客如潮迭胜景,笑谈同出五溪烟。长沙烈士公园民族村@陈毓林...  相似文献   

4.
汉大赋是汉代产生的新文体,但它在汉代却红极一时,究其原因与汉大赋本身描写的事物以及汉人所具有的特定素质关系密切。汉大赋所描写的事物本身就是汉人审美的对象,这些事物汇集成的繁华场面和宏大气势又与汉人审美心理相契合,加上小学教育以及楚汉审美传承对汉人的影响,汉大赋作为一种审美客体得以与审美主体——汉人相统一,因此汉大赋在汉代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5.
NEET族的自我是在退出竞争性关系联结、转嫁物质约束、幽闭于情感欲望下的意象建构。自我意象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与评判的统合,统合使NEET族对自身冒犯行为造成的伤害采取自我宽恕策略,自我宽恕粘合了NEET族的多重自我,造成低自立人格加重、心理调控力衰退以及零风险嗜好的后果进一步固化NEET族身份。社会心态修复、法律赋能、关系的联结以阻隔NEET族自我意象的扩充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人生路途几多风雨,几多惊慌。本刊特辟"路上有惊慌"栏目,广征离奇经历,欢迎报料,一经采用,即奉薄酬。★发邮件至whlinhaozhe@qq.com★登录论坛http://lovingfox.5d6d.com发帖那年,我去滇东北采访,我来到昆明长途汽车站,去昭通方向的入口处已排起了长龙。此时,第二班车已经上客了。突然,从车厢里传出一个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妈妈,我怕!我要下车!我怕呀,我  相似文献   

7.
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和社会整合程度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项脚村各民族成员在族际通婚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消除民族隔阂,进一步实现了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8.
大教授与"湘黔滇旅行团" 1938年初春,在由湖南经过贵州进入云南的崎岖山路上,有一支学子队伍在艰难跋涉."七·七"事变后,由北大、清华、南开撤出的1600多名师生,辗转到达湖南,在长沙临时大学继续学业.可仅仅3个月,日寇南进,眼看长沙不保,当时的教育部决定,所有师生再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多数师生都是坐火车、轮船走的,可也有336人是徒步入滇的.他们号称"湘黔滇旅行团",历时70多天,行走了3600华里.  相似文献   

9.
郭文飞  刘倩 《现代妇女》2014,(3):I0053-I0053
董仲舒作为汉代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对后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推动中国文治政府的形成,他通过论证使德主刑辅思想的理论根基更加稳固,并在司法实践上倡导春秋决狱,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一直影响着法制史的发展。在进行行政文化生态的完善时,国家的法治思想要需要与治国思想一致,共同完成汉代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滇东北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为主要探索内容,对芦笙这一富有苗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器乐进行了扼要介绍、对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人王杰锋的调查、对滇东北苗族芦笙传承现状、制作技及在芦笙舞蹈中的运用。笔者期望通过本文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滇东北苗族芦笙,使芦笙这一传统民族器乐能够长久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1.
<正>三国,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时期,比不得三皇五帝的开天辟地,比不得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更比不得秦代大一统之时的影响深远。但三国,注定是一个改变王朝兴衰,更替文武交接的时代。上接汉代儒家文化开创之先风,后启魏晋风度之潇洒。三国的文人雅士,生就一副侠骨热肠,本含一副桀骜不驯。而更多的是,它是贵族地主时代与庶族地主时代的  相似文献   

12.
纳西族,以其被国内外学者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而受世界瞩目。但真正为纳西族蒙上凄伤哀艳且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的,则是其"殉情文化"。殉情,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都存在着,但真正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的,在这世上可能只有纳西族。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殉情现象虽已不复存在,但就其与纳西族各方面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内含的民族心理原因,掀开其神秘面纱,以促进人们对殉情文化以及纳西族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省厅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磷矿资源开发联创齐争行动 1月10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召开磷矿资源开发联创齐争行动专题研究会,会议就落实《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资源开发“区域监管联动共促矿区和谐”联创齐争行动方案》工作安排进行了部署,并对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开发管理联创齐争活动制度草案之——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资源监管联查联控办法、  相似文献   

14.
“CC族”正在成为风行国内外的“新一族”,反映出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转变。本文梳理了欧关学者对“CC族”的研究,并对其内蕴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度探析。文章阐述了“CC族”诞生的文化背景,并勾勒出“CC族”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揭示出其与世界文化价值体系变迁的内在关系。文章还结合我国青年价值观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建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隐婚族:指的是已经办理好各种结婚手续,但是在公众场合却隐瞒已婚事实,以"单身贵族"身份出现的都市一族。他们与周围异性保持良好关系,但也保持一定距离;喜欢交际,但绝对不会邀请同事、朋友到家中做客。  相似文献   

16.
<正>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发展长河中,继秦朝之后大统一的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过四百余年历史的见证。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又称两汉。两汉文化作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一直源远流长,而中国的两汉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便是拥有灿烂历史的舞蹈,汉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使汉代经济发达,社会一派繁荣,舞蹈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汉代舞蹈发展特点1、汉代舞蹈思想的统一汉代作为秦朝之后一统天下的王朝成了各种舞蹈提供了相互融合交流促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达斡尔族族称、族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学界关于达斡尔族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涉及到达斡尔族族源、社会组织、经济、宗教、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而达斡尔族族源及族称问题历来争议较多,至今尚未定论。本文试就近年来关于达斡尔族族源及族称的研究加以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8.
汉代女训是对先秦儒家女训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汉代,“男尊女卑”、“三从四德”首次被理论化、系统化,并开始有专门的女训著作出现;汉代女训既强调女性的卑弱与顺从。又重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较之前代,汉代更加重视女性贞节,但尚不像后世那样崇尚节烈。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朝鲜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查其社会适应性行为与人格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申勇 《现代交际》2011,(7):53-54
本文笔者通过梳理汉代传记文学在鲁迅著作中存在的痕迹,彰显了鲁迅对汉代传记文学的精神研究,理清了鲁迅对汉代传记文学的创遣性承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