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社会提倡的是"男女平等"思想,而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是对女性在文学创作题材方面进行描述,阐述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黄祸论”,另一种是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在赛珍珠之前,没有小说对中国形象进行过正面描写,赛珍珠开之先河。她因对中国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则运用女权批评理论分析中国女性形象。赛珍珠笔下的女性多为沉默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黄祸论",另一种是典型的中国女性形象。在赛珍珠之前,没有小说对中国形象进行过正面描写,赛珍珠开之先河。她因对中国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则运用女权批评理论分析中国女性形象。赛珍珠笔下的女性多为沉默的女性。  相似文献   

4.
你对中国女性是什么印象?大多数外国人会说对中国女性 的看法在来中国之前和之后大不一样。值得深思的是:在 这个信息时代,为什么对中国女性的传统偏见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在家庭和整个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今天的中国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在消费领域掌握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权,与传统女性相比,中国女性的消费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应对自然、社会以及调解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女性伦理,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和演变中,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因素。传统节俗和习俗禁忌中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演化成为女性自我认同的道德价值,而被控制和被压迫的女性在节俗中的狂欢表现出了对男性权力的反叛,从而表达了女性自我解放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本土佛教中的观音作为一个女性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不是偶然的,其性别特征的转变恰好符合了中国人的两种精神需求,一是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期待;二是社会对女性的规定和女性自身形象发展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女性作为"第二性",其形象通常是以男性的标准构建的。然而,李宇春和王菊作为近年来最具话题的女性代表,在《超级女声》和《创造101》舞台上,通过打破常规的表现,从女性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女性形象。同时在参与投票的过程中,中国女性也变被动为主动,试图掌握定义女性形象的话语权。本文通过分析李宇春和王菊的女性形象,指出其给中国女性形象带来的启迪与变化,旨在鼓励广大女性勇敢打破束缚,以女性的视角出发重塑本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萧红名篇《生死场》从女性独有的视角,描绘了东北地区传统女性的现实生活,观察女性在"生"与"死"两极中的徘徊、无奈与臣服。研究从传统乡土女性的定位如"无名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与"生殖链条上的牺牲者"三个角度切入,结合时代背景和文本分析,阐释女性在中国传统乡土中的命运,且对女性地位的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改变,承担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越来越大,有人提出了古代女性比现代女性幸福的观点。文章从古代女性的政治地位、社会定位两方面论述了古代女性的"幸福",得出了中国古代女性不幸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女性期刊走过近百年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中国期刊阵容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近年来,通过传统女性期刊资源的整合,逐渐形成了以《家庭》《知音》等期刊集团为主导,走分众路线,细化市场的局面.但是,在女性期刊繁荣的表象之下,还有一大部分发展规模较小的期刊,在依靠妇联系统维持生存,在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女性期刊又该如何发展呢?本文分析了女性期刊的转企改制之路,并针对女性期刊转企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女人看女人     
我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许会有一些成见。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成见,多少都有点片面。美国女性对中国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得有些既定的看法,中国女性对美国女性也是如此。这很正常。中美两国女性对彼此最主要的看法是什么呢?人们怎样才能打破这些固有的老看法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就业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试图改变既往对女性就业研究多侧重城镇妇女就业的做法,对包括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在内的中国女性1980年以来的就业状况做了初步描述和分析。作者尝试用性别分析的方法,从女性就业数量、女性就业的产职业结构、女性的职业流动、在业女性的收入、女职工劳动保护、妇女组织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对1982、1990年人口普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我国女性相对于男性较低的就业状况和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为改进妇女就业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的萌芽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女性文学首次出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念也在不断进行着更新与变化。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权主义与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女性主义的文学观念,并促成了我国第一代女性作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女性对于美好环境的强烈要求注定了其对环保的关注。在中国,有一群出于对环境的热爱相对生命的美好追求而积极投身于环保的女性们,她们用女性特有的善良、坚持、博爱和包密,热情地传播着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7.
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2005女性世界博览会,德朗斯瑞士名表总裁茹弗很高兴与本刊读者分享她对中国女性的印象以及她个人的姐妹情愫。  相似文献   

18.
女性独立与女性主义、妇女解放有着千丝万缕的各种联系,当下女性独立的现状有令人欣慰的欣欣向荣之景,也有让人担忧的困境。究其原因,与影响中国的历史大事件(如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女性独立之路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但肯定是前途光明。本文从社会对女性独立的表现出发,浅析了当下中国女性独立的良好发展势头和遭遇的困境以及各自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永恒的主题。提高全中国人民的幸福和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持续支撑作用,而开展全民阅读是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最佳途径。女性是家庭的核心,积极开展女性阅读对促进家庭阅读、引导儿童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索促进中国女性阅读的方法和途径,由红旗出版社、中国妇女报社、人民网联合举办了中国女性书香“三八”幸福中国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丁玲女士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之一,在写作中一直坚持着女性立场,作品中深深烙刻着时代的印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女性作家。《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她的早期文学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一经问世,便激起千层巨浪,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丁玲这个名字,也因此耀眼地登上了中国的文坛。小说发表在1927年的中国,正值西方文化大举涌入大陆的文化冲击时期,作家在创作中受到了不同方面的影响,又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写下了《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莎》)。外来的文化思潮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西方女性的独立精神;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丁玲,走近历史,发掘文学的时代精神,这对今天的中国文学现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