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书香世家。中学时代因父亲逝世、家境困难而辍学。十八岁时前往越南经商.继转赴印度尼西亚从事树胶一L业,开创塑料薄膜.届印尼第一家。1958年移居香港.田氏看准市场前景,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发展人造革业。从椰城到香江.田氏以“诚”、叫吉”为本,开拓创新,实业日益发展,规模宏伟,竞争力强劲.誉满国际市场,被称为“香港人造革大王”.丰绩可碑。田家炳先生为酬工业报国之素志,鼎力协助内地各省发展人造革业,关心国计民生.曾向广东省政府捐献数百万元生产设备.…  相似文献   

2.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通报(1994年12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从1993年起每年进行一次“优秀编辑奖”和“优秀编辑学论著奖”的评选活动。奖金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提供赞助。1994年的评选工作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3.
<正>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虽然这一观点并不十分确切,但黄河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她和长江文化无疑是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虽然,她们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形式、作用和历史发展进程,但却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它们既相互冲撞、相互对抗,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两支平等发展的、并驾齐驱的文化系统。这种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文化联系,在血缘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统一体,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使大一统的中华文化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并给周围的海外文化以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论日本民族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权 《日本研究》2004,1(1):64-69
日本民族文化渊源于中华文化,日本从古代开始就吸收中华文化,正因如此,日本民族文化处处都印着中华文明的烙印,而且使中华文化与日本固有文化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略论杜甫对吴宓为人及诗歌创作的影响高益荣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著名学者、诗人吴宓先生的思想与诗歌艺术.其渊源师承来自于多方面。就其诗歌创作.受中国诗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杜甫。在他的身上和他的诗歌里,都明显地带有从杜甫那里吸收来的营养。他们两人都给中华文化留...  相似文献   

7.
《孔学堂》2015,(2)
作为一个文化守望者,庞朴先生对传统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在庞朴先生看来,西方辩证法是一分为二的,中国辩证法是一分为三的。"一分为三"是中华文化的密码。庞先生运用这一方法,解开了思孟五行说之谜,详细地分爬、梳理了早期儒学以及儒道关系。作为八十年代"文化热"的领军人物,庞朴先生提出的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观点。生活中的庞朴先生既新潮,又宽容,展现出学术大家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吴沚堂 《今日辽宁》2014,(11):96-99
晚清学者王湘绮言“松浮欲尽不尽云”,抱朴先生曾在此句下注云:“松浮欲尽,可见者夥矣。世人皆见云雾缭绕之美,而不知松之面目,可作一笑耳。”先生这一注语,让我想到时人对先生艺事的评说,人言抱朴先生是书家,我言此只见云雾而未见先生之真相。借着先生的注语,我倒想说说抱朴先生的学术与艺术,以便更好地认识先生。  相似文献   

9.
秦开凤 《唐都学刊》2013,29(3):88-92
陕西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地位独特,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中华文化复兴需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陕西文化对助推中华文化复兴具有独特优势。陕西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丰厚的历史文化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脉,光辉的红色文化蕴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新时期,陕西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力,使文化大省变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强省,在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他,年仅38岁,却接连被写进4本世界名人录,被誉为“发展事业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海外华人杰出青年实业家。”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来西亚太平局绅(j.p)姚美良先生。在全国政协大会期间,记者在姚美良先生下塌的友谊宾馆客房里采访了他。姚美良先生个子不高,但很壮实,戴着一副眼镜,双目炯炯有神,镜片里透出一股英武之气。姚先生在商不言商,谈吐不俗,一开口便有惊人之语:“对金钱的追求是没完没了的,大不了一千万后面再加个零。我不想以此来引起社会的共鸣。我只想阐述一个事实,华侨的移民史是中国近代史中特殊的重要部分,华侨是中华民族兴亡盛衰的一面镜子。我们中国曾在相当长的时期中独步世界,清代道光之后,政治腐败,外侮日甚,民族灾难步步加深,  相似文献   

11.
中华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与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特质、情感诉求、生活体验和社会交往等关系密切,是中华文化宝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部分。阐释了中华节日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功能,中华节日文化是时间认知的产物,是农耕文明的缩影,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是生命美德的呈现,是身份认同的载体。应发挥节日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促使广大青少年通过认知中华节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通过融入中华节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感情,在认知、理解、参与、融入中华节日的过程中,真切领悟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来的思想之美、精神之美、道德之美、艺术之美、山水之美和生活之美,从而更加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2.
王学理 《唐都学刊》2023,(2):99-106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深厚,传承载体之功首屈一指。从追本溯源到演绎历史,极具戏剧性。秦记事刻之于鼓形的石头上(“石鼓”),是对商周铜器铭刻记事形式的一种突破,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了先锋的作用。随历史的演进,从秦刻石、瓦书、简牍开始,再到汉碑、纤维纸的出现,各成系统,相继发展,使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绵延长久,独立于世界之林。而刻石作为记录文字的又一载体,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刻之于碑的形态在演进中走向固态化。完整的石碑由额、身、座三部分构成,形态俊美,尤其大面积的碑身除记事的功能之外,竟成了历代创作书法艺术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3.
论长江文化区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长江文化区的划分徐吉军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无疑是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虽然,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形式、作用和历史发展进程,但却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了相干的。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它们既相互冲撞、...  相似文献   

14.
“一从二令三人木”新考张晓琦,陈晓慧关于凤姐判词中“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解释,据笔者所知,已有20来种。若说它是《红楼梦》中最难破解的谜语,恐也不为过份。难怪胡适先生当年不无讥讽地说:“这个谜只好等上海灵学会把曹雪芹先生请来降坛时再来解决了。”①其实事...  相似文献   

15.
0.15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周祖谟先生提出了“词汇和语法构造一样,也是成体系的”命题(1959);60年代,黄景新先生对词汇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和论述,影响极为深远(1961),却也引发了刘叔新先生对其缺点的中肯批评,但其“词汇还不能说是体系”的结论也使人印象深刻(1964);80年代,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对汉语词汇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1983);90年代,刘叔新先生将汉语词汇研究纳入到词汇体系中来进行观察和论证,取得了喜人的成果(1990)。当代学者自汉语词汇学产生之日起就对词汇的体系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发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立场的时代坚守,体现了我们党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的基本态度,凸显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反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文化发展导向,适应综合创新人类文明的时代发展趋势。在文化建设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利于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自信中独立、在传承中发展、在服务人民中创新、在交流中传播。  相似文献   

17.
莱斯特·瑟罗先生在《21世纪的角逐》一书中武断地认为:“在20世纪,富国俱乐部只接纳了一个新的工业化国家会员一日本,在21世纪,如果没有一个国家能成为新的会员,那也不令人奇怪.”他同时认为,“21世纪是属于日本的”.在瑟罗先生看来,未来100年内,中国、俄国和其它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前途都是十分暗淡的,他们不仅没有资格和能力参与2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而且不会进入富国之列。对于瑟罗先生的武断结论,我们完全不能赞同.因为,瑟罗先生的论据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结论自然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兴盛则国家兴盛、文化繁荣则国家繁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灵魂所在。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也是中华儿女不断汲取力量的精神源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文化不断汲取新鲜营养,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在新时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最近仔细阅读了荣新江先生的《敦煌藏经洞的性质及其封闭原因》和方广先生的《敦煌藏 经洞封闭原因之我见》,得到许多启发。正如荣新江先生所说:“藏经洞的封闭问题涉及 到历史 、宗教、美术、语言、文学、考古等各个方面。”在此启迪下,我从心理学、逻辑学等角度 对藏经洞文物作了一些探讨。 我以为,藏经洞文物性质既有荣新江等先生主张的“珍藏”意味,也有方广等先生主张的 “废弃”意味,但其中更多的内涵,似乎应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其理 由简述如下: 当代有许多家庭将孩子使用过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里的教…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溥心先生艺术研讨会”在京召开1997年9月1日,北京满学会与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在北京恭王府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溥心先生艺术研讨会”,到会的专家、教授及溥心先生的亲族、弟子共三十余人。溥心先生姓爱新觉罗,名溥儒,字心。清光绪二十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